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达辐射源属性识别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雷达辐射源识别数据库比对法,在现有识别算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算法改进,提出基于属性测度的雷达辐射源属性识别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兼具识别准确度高和识别速度快的优点,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针对个体辐射源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谱分析的个体辐射源识别新方法.首先用双谱分析法提取信号的双谱对角切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从大量训练样本特征中挑选低维、低复杂度的特征矢量,并融合对分类具有显著贡献的辐射源属性参数作为识别特征矢量.最后采用势函数分类法实现雷达辐射源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双谱的识别法能...  相似文献   

3.
开放世界下的雷达辐射源融合识别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开放世界下雷达辐射源目标库不完备的现状,对开放世界下雷达辐射源识别的信息融合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不同类型雷达特征参数的模糊隶属度函数,采用待测样本与模型样本匹配的方法生成广义概率指派函数,并采用修正的广义证据理论算法融合多参数信息获取识别结果。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能在雷达辐射源目标库不完备的情况下,识别已知目标和判别未知目标,判别结果相对基于经典D-S证据理论和原始广义证据理论的融合识别方法更加可靠、有效,在雷达识别的场景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变换法的相位编码信号脉内特征提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信号脉内调制信息识别技术对密集和复杂环境中辐射源的分选和识别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技术识别相位编码信号的脉内调制信息的算法,分别基于计算机仿真数据和专用设备提供的仿真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结果证实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联合参数建模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代雷达采用复杂体制造成的不能正确识别辐射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参数建模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该算法首先对辐射源进行脉冲等级和统计参数等级的联合建模,然后将联合参数模型用于识别过程中,基于特征参数的不同描述模型构建不同的识别算法,其中特征参数的联合建模思想是本方法的核心。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对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的建模和识别。  相似文献   

6.
李楠 《航天电子对抗》2012,(3):40-42,46
针对复杂电磁信号环境下雷达辐射源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几何形状的辐射源识别算法。借助几何形状将辐射源空间特征向量转换为平面向量,计算向量各夹角余弦值,再同辐射源数据库进行比较,实现辐射源型号的自动识别。仿真验证了提出的识别算法,识别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提出了一种新的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即基于分形特征的辐射源目标识别。介绍了分形的相关理论,给出了分形维数中盒维数与信息维数的计算步骤,而后采用距离函数进行判决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分形特征的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能得到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雷达信号环境越来越复杂和对辐射源识别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提出特定辐射源识别的概念。根据特定辐射源识别的概念选择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作为特征参数,利用模式识别中的动态聚类的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再结合脉冲的重频、射频、脉宽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辐射源的个数和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ICA和小波脊的多辐射源调制类型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子侦察中多个雷达辐射源信号混叠时的调制类型识别问题,利用独立分量分析将多个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分离,再对分离后的辐射源信号采用小波变换,提取信号时频分布的脊线,最后计算脊线特征值,通过脊线特征值来判断辐射源调制类型.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数据挖掘可以提高大规模数据集的有效利用,是电子侦察辐射源数据库深入开发的方向之一.通过对现有的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归类分析,对不同算法的适用范围和处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详细阐述了电子侦察辐射源数据挖掘过程的一般流程,并针对不同层级辐射源数据设计了基于Weka平台的挖掘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