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最新研制的统一测控系统(WYCK)的组成、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和特点。该系统是集外测、遥测、这控于一体的新一代统一测控系统,它是由外测、遥测、遥控三个分系统和上行L频段信道、下行S频段自跟踪信道构成的测控站。其三个分系统既可同时工作,又可独立工作。  相似文献   

2.
遥测系统前端射频信道的技术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解调门限、误码率、外测精度及稳定性等重要指标,本文着重对信道内的频综予以介绍。文中分析了低相噪频综的设计原则,结合工程实际并积极跟踪先进领综的技术发展趋势,独立研制了电感分段VCO、DDS等电路模块,并总结了未来先进频综研制需重点突破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RS(255,223)编码器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大海  孙辉先 《宇航学报》2000,21(3):118-126
几乎所有的现代通信系统都把纠错编码作为一个基本组成部分。RS码由于具有强有力的纠错功能,已经被NASA、ESA、CCSDS等空间组织接受,用于空间信道纠错。本课题采用BERLEKAMP算法,用一片FPGA芯片实现了完全符合CCSDS关于遥测信道编码中的Reed-Solomon编码建议的RS(255,223)编码芯片可能单独使用,在突发噪声的信道中用于前抽纠错,也可以作为外码与卷积码级联使用,改善信道性能。  相似文献   

4.
一.天馈系统的设计要求Y9-2遥测系统是新一代可编程计算机遥测系统,它对天馈系统提出了新的严格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天馈系统必须是宽频带系统,以保证信道点频在一百个范围内任选。 2.以S波段为主,兼顾P波段。 3.通用性强。天馈系统适用于FM、PM、PSK等体制,满足多种型号的使用要求,接收不同调制体制的的遥测信号;同  相似文献   

5.
分包遥测有信道利用率高,对用户适应性强等特点。它是未来航天测控系统中遥测体制发展的方向。但它结构复杂,对信道质量要求高,冗余信息多,需要一定的条件。文中指出,我国采用CCSDS分包遥测尚存在下列问题:高水平的测控设备和网络;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增加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地面通信网难以支持;标准配套基础差。建议先做一些预研,为将来使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子计算机行业“资源共享”的概念,提出了遥测资源及其共享问题。文中对遥测的资源:遥测数据、信道和跟踪数据的共享现状等作了回顾,并就这些资源今后的共享前景提出了看法:今后我国应发展可以实现遥测资源共享、性能/价格指标优良的,以遥测为主、兼顾遥控、测距、测角功能的“精密跟踪遥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一、用途本机柜适用于宇航、地震、工业、各种飞行器等动、静目标的遥测信号的接收解调,实时显示,打印送来的各种遥测数据。二、工作原理本机柜主要包括“信道”和“解调”两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遥测系统误差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几种测定遥测系统传输精度的方法,重点介绍以单片机为基础的遥测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提出了一种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区间数据处理法.遥测信号发生器体积小、通用性强、适应性广、使用灵活,适用于遥测设备研制出厂检验、靶场验收和执行任务时的误差分析和精度检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美国频分、时分、编码遥测系统及遥测无线电信道的发展概况及目前的技术水平。对美国遥测技术从简单到复杂、从军用扩展到民用领域的发展规律、发展动力及用户选用遥测系统的原则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1.前言目前,S波段已成为国际上一个通用遥测频段。704所是我国研制S波段遥测信道最早的单位之一,现已有产品和遥测设备配套投入使用。由P波段改成S波段后,减少了通信信号干扰,且还可提高码速率,所以S波段遥测信道有广阔的前景。 2.S波段高频组合简介 S波段高频组合的主要任务是要求系统在信噪比变坏尽可能小的情况下,完成频率的转换作用,并提高有用信号的幅度,为后  相似文献   

11.
联盟号飞船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的设计方面有如下特点: 1.信道载波为分散型体制,也就是说跟踪测轨、遥控、遥测、电视和话音信道都各自占用一个载频。 2.载波频段:除交会雷达外,是超短波(VHF)和短波(HF)频段。 3.测控与通信的主要设备,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和天线等都被放在仪器(推进)舱的一段密封舱和轨道(生活)舱中。所以在飞船返回时,在离地面距离140km以下时,飞船不再向地面发送、接收任何跟踪测轨和遥测等信息。飞船的跟踪和落点预报完全依靠防空雷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六种频段的划分方法、无线电频段的有关使用标准和使用规定,然后介绍国外靶场遥测频段使用情况和国内靶场遥测频段使用情况。接着,定性分析了无线电传播特性与频率的关系以及信道容量、目标捕获、跟踪性能、天线低仰角工作性能、弹(星)上天线尺寸与频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 C、S、P 频段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比较,指出它们的长处和短处。在综合对比以后,作者提出我国靶场遥测频段选择的初步意见、即常规武器靶场主要使用 S 频段;卫星遥测除继续使用 C 频段外,应开辟 S 频段;再入遥测宜采用 S 频段,主动段遥测除继续使用 P 频段外,应立即开辟 S 频段。  相似文献   

13.
航天遥测技术现状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天遥测系统中,不断增长的遥测需求与有限的频谱资源已成为一对亟待解决的矛盾。针对此问题,对国内外遥测体制、遥测频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首先,介绍IRIG标准推荐的调制体制和无线通信新技术的遥测应用情况。其次,结合世界无线电大会的遥测频段分配结果,介绍国外C频段遥测技术的发展。最后,探讨我国的航天遥测调制体制和遥测频段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沈悦  张雷  傅忠谦  王建宇 《宇航学报》2012,33(3):380-386
为了更好地进行载波相位跟踪,Galileo L1F信号相比于GPS信号增加了没有导航数据的导频信道,使数据信道能够使用不受导航数据限制的鉴别器。但是Galileo L1F信号载波相位跟踪环中传统的鉴别器组合方式仍有不足。基于适用于单一导频信道的鉴别器性能优于适用于单一数据信道的鉴别器的原理,提出了新的鉴别器组合方式,并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在不同热噪声环境下传统组合方式的两种鉴别器组合和新组合方式的两种鉴别器组合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新的鉴别器组合在Galileo L1F接收信号的抑制噪声和防止失锁控制方面比传统鉴别器组合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2 Mb/s遥测信号的锁相调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再入遥测系统将要应用2Mb/s遥测信号的调频技术,这些技术包括锁相调频方案、调频特性分析以及S波段压控振荡器和晶振参考源的调频电路。文中简介锁相调频方案的构成及其电路,其次,对调频特性进行数学分析,指出特性成为平坦直线的条件,给出有关的电路。结果表明,两点注入式锁相调频电路具有平坦的宽带调制特性,适用于2Mb/s再入遥测系统的调频发射设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磁对抗和雷达技术的不断演进,雷达信号由传统的连续波、单脉冲形式逐步向宽带线性调频、捷变频、跳频等复杂波形发展,常用的频率测量方法在测频精度和测频速度等方面很难满足要求。针对宽带相控阵雷达目标回波模拟器瞬时信号带宽高达2 GHz、扫频或随机跳频信号带宽覆盖整个工作频段的特点,创新性地采用瞬时测频引导结合实时宽带数字信道化精测频技术,设计研制了超宽带、高精度的瞬时测频模块和相应软件,并应用于宽带目标回波模拟器的研制之中。通过实测和半实物仿真试验验证,测频精度、测频范围和测频的实时性等指标完全满足整体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具有一位纠错能力的简单遥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测系统总存在干扰。采用具有一位纠错能力的(12,8)汉明码来传输数据,可消除绝大部分信道干扰影响。当ε=0.01时,可纠正94.5%。该系统由输入部、数据采集编码发送部、光电耦合数据传输部、接收解码纠错及数据输出部组成,在发送端与接收端,均采用MC68HCOSSR3单片机。对汉明纠错编码算法作了较详的说明,之后,介绍系统的工作过程及信息帧格式及系统软件流程。系统用于测试飞行器表面温度和压力等。  相似文献   

18.
再入遥测信道是一个变参信道。它明显地存在不同深度和不同速率的衰落现象。造成再入遥测信道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弹头运动造成传输媒质特性的动态变化。本文将多径衰落信道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再入遥测。分析表明,除恒参信道中的加性噪声外,乘性噪声对再入遥测系统的设计具有更大的影响。因此,基于恒参信道的传输理论不能简单地用于再入遥测,特别是再入遥测的传输速率受到很大限制,从而给再入遥测系统带来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喷泉码在遥测应用中的误码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喷泉码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适用于删除信道的纠删码技术,可用于恢复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在火箭、导弹遥测信道下,不仅存在由于信号闪断而丢失数据的现象,而且存在由随机噪声引起的误码。若误码符号进入喷泉码译码器,则会引起严重的误码扩散现象。提出一种以喷泉码为外码、信道纠错码为内码的级联方案,并采用误码消除技术克服误码扩散问题,从而解决恶劣信道环境下(噪声信道+闪断信道)的数据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测控技术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的测量技术,基本上不可能解决多目标测量,为此,应采用频分加码分扩谱体制,以解决问题。要强化遥测系统的故障分析诊断功能,为此,应开展多项研究;测控系统应兼容IRIG及CCSDS标准;坚持旋转头磁记录器研究;要在VXI总线基础上实现测试遥测一体化;研制高精度的GPS外测技术;加强航天传感器的研制,以适应航天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