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二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牵出转矩特性。该特性不仅与步进电动机本身有关,而且与其驱动器也有很大关系,其性能的优劣是由步进电动机性能及其驱动器性能共同决定的。文章通过比较几种步进电动机驱动器技术,介绍了二相混合步进电动机在高速转动时,在电动机绕组中电流大小、相位和波形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电动机输出力矩的驱动器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运载火箭推力调节电机是一种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在开环控制方式下,步进电机在其加减速过程中易出现失步和过冲现象。本文介绍了一种运载火箭推力调节电机速度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指数型曲线,快速响应性能好,升降速时间短,实现了运载火箭推力调节电机的稳定精确控制,满足了飞行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原劲鹏  杨涤  孙小松 《宇航学报》2007,28(2):327-332,343
针对中继卫星单址天线与星体之间存在耦合效应以及单址天线需要高精度指向用户卫星的特点,将天线驱动控制系统作为星上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了设计。首先推导出了由两相永磁步进电动机驱动单址天线转动的动态方程,描述了系统存在的模型不确定性。考虑到步进电机的非线性特征,用DQ变换进行了反馈线性化处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天线驱动控制系统的H∝回路成形控制器,并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分析。数学仿真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使单址天线获得较高的指向精度,同时减小天线对星体平台的耦合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导弹方位瞄准的特点;确定了瞄准仿真训练装置的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讨论了用PLC控制步进电动机驱动模拟发射筒转动实现粗瞄,用空心杯电枢永磁直流电动机驱动反射直角棱镜转动实现精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可动点波束天线控制精度要求,文章设计了可变细分的步进电动机驱动器。可变细分由单片机控制,采用H型驱动桥作为功放开关器件。该驱动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低频运行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感应电动机正常使用时一般具有长寿命高可靠性,为在较短时间内预测感应电动机的寿命,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感应电动机加速退化试验方法:在电动机转轴上偏心安装圆孔叶片模拟电动机负载工作时承受的不平衡载荷,并且通过改变叶片偏心安装孔的位置模拟增大不平衡载荷。进行了3种应力形式的试验研究,以试验中测得的电动机轴心轨迹面积值表征电动机的性能退化指标,建立了轴心轨迹面积相对变化的漂移Brown运动和幂律加速退化模型,利用无偏估计法和最小二乘法得到模型参数的估计,外推获得叶片无偏心安装状态下的不平衡重力矩,以该值作为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承受的不平衡载荷,预测和分析了电动机正常工作寿命和可靠性,验证了加速退化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霍尔推进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等离子体模拟中的流体、粒子和混合三种模型,以及粒子模型中直接蒙特卡罗模拟(DSMC)、等离子体模拟(PIC)和PIC/DSMC混合模拟方法.给出了一维流体模型的假设条件和控制方程、DSMC的空间迭代和时间步进两种求解方法,以及PIC、PIC/DSMC混合法与典型二维混合模型的建立过程.讨论了三种模型的适用条件、局限性,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海洋一号(HY-1)卫星水色扫描仪(水色仪)在轨发生的转动机构与卫星间耦合振动对步进电机工作状态的影响,根据建立的步进电机 角速度振动环境、步进电机 卫星 太阳帆板两种不同模式的电机运动状态模型,在不同设计参数条件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步进电机会因与卫星耦合振动造成工作状态变差,影响步进电机在轨工作状态的主要因素是卫星结构基频.  相似文献   

9.
混沌二相编码雷达引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混沌系统在二相编码雷达引信中的应用,从雷达信号波形设计的角度,研究和对比分析了四种典型混沌系统产生的二相伪随机码的各种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这几种混沌模型的二相编码都具有良好的平衡性,随机性,游程性和模糊性,而这其中又以Logistic编码为最佳。根据对Logistic模型编码信号进行的模糊分析,认为在于该模型的二相伪随机编码在雷达引信波形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SRM点火瞬态凝相粒子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Fluent计算软件为工具、时均化N\|S方程、RNG k-ε湍流模型、P1辐射模型、颗粒 轨道模型为基础、美国“大力神4”运载火箭助推发动机PQM -1为算例,采用流固耦合传热的火焰传播边界条件,建立了二维轴对称纯气相流动和气固两 相流动模型,分析了大长径比SRM点火瞬态凝相粒子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与纯气相流动模型相比,两相流模型中凝相粒子的辐射、阻尼、拖拽等作用改变了火焰在 装药燃气通道、径向翼槽内的传播过程;两相流动模型可正确预示大长径比SRM的初始发火 点和火焰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步进电机转速稳定度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今宇 《上海航天》2005,22(5):54-57
在分析低速扫描中步进电机转速质量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用光电编码器测量转速稳定度的方法以及判定标准,并讨论了不同条件下步距角、惯性负载和微步距驱动对步进电机转速稳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航天用大力矩高精度超声波电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超声波电机与传统电磁型电机不同 ,它是一种靠摩擦驱动的新原理电机 ,具有低速大力矩、响应快和功率质量比大等特点 ,能直接驱动 ,适合航天领域的应用。先简单介绍超声波电机的特点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 ,随后介绍了所研制的一种低速大力矩超声波电机的结构、摩擦材料、特性和步进定位控制策略 ,其结构型式为纵扭复合型 ,样机直径为 80 mm ,堵转力矩达到了 13Nm,转速 12 .5 r/min,重复定位精度优于 0 .0 2 0°,纵扭振动的一阶谐振频率较接近 ,电机的工作频域较宽 ,近 7k Hz,起动时间在 5 m s左右 ,关断时间在 2 m s以内。  相似文献   

13.
应用分力合成的步进电动机驱动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航天器往往具有大型挠性附件以及步进电机常作为其主要驱动系统的特点,对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进行了讨论,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步进电机驱动挠性结构时产生的振动以及挠性振动对刚性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分力全盛方法的驱动方式。数值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星载二维转台伺服机构是一种高精度指向调节机构,目前在轨运动应用频带在1Hz~300Hz范围,步进电机在低频旋转时存在振荡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文章基于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in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PWM)提出了一种控制步进电机细分设计方法。系统以FPGA为控制核心,以LMD18200为电机驱动输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运动控制平台,实现SPWM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通过ModelSim软件仿真和实践表明,电机在低频时能运行平稳,有效降低了电机运行中的噪声和启动、停止时的振动,转台转动过程中抖动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5.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和喷管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是采用液体作为氧化剂,固体作为燃料的一种典型的混合火箭发动机.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中的燃烧和流动问题是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对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和喷管进行一体化计算很有必要.利用二维轴对称N-S方程和组分方程对选用液氧/端羟基聚丁二烯推进剂的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和喷管进行了一体化计算.计算采用LU时间隐式格式、MUSCL空间离散和Van Leer矢通量分裂方法,采用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对化学源相进行了点隐式处理.计算中分别采用了一步化学反应模型和两步化学反应模型方案,计算了多个氧化剂流速和燃烧室压强下的燃烧室和喷管流场分布,对化学模型进行了选择,为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机轨道模型在喷管两相流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徐旭 《固体火箭技术》2006,29(5):333-336,353
应用随机轨道模型对喷管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实验测量结果对使用随机轨道模型和确定轨道模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固相参数(固相质量比和粒子平均直径)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性能。研究发现,随机轨道模型对实际流动现象的模拟优于确定轨道模型,随着固相质量比和粒子平均直径的增加,喷管两相流损失增加,冲量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远程空空导弹性能,基于不死鸟导弹及其原有固体发动机的基本性能,开展了固液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远程空空导弹方案设计,通过固液火箭发动机的多次启动提高导弹飞行性能。采用多岛遗传算法,设计优化得到了替代不死鸟原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固液火箭发动机方案,对发动机总体进行参数化仿真,得到导弹模型,并对导弹进行了气动估算和飞行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固液火箭发动机可以显著提升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和速度特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流-固耦合的方法,在充分考虑混合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诸多复杂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可适用于不同工作状况下混合火箭发动机固体燃料表面退移速率预示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立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对模型发动机进行模拟的结果表明,混合火箭发动机中的燃烧、流动及固体燃料表面的退移速率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发动机中的固体燃料表面的退移速率沿轴向近似地呈“W”形状的曲线变化;在混合发动机中,突扩形状的预燃室和补燃室有利于燃料热解气体和氧化剂气体的扩散混合,可以强化对固体燃料表面的换热,提高固体燃为表面的退移速率。  相似文献   

19.
硝酸与固体燃料燃烧性能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固液火箭发动机燃烧性能计算模型,采用一维化学平衡(ODE)方法对以硝酸为氧化剂的固液火箭发动机燃烧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计算表明,固液火箭发动机的比冲、特征速度和燃烧温度以及燃烧产物组分等与氧化剂和燃料的配比有密切关系,氧化剂与燃料质量配比在3.75附近时,固液火箭发动机内部的温度较高,燃烧产物组分以及特征速度达到最佳状态,比冲最高。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build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hybrid rocket engine/motor and to validate it us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work approach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hybrid motor: the scalability, the stability/controllability of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and the increasing of the solid fuel regression rate. At first, we focus on theoretical models for hybrid rocket motor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already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from various research groups. A primary computation model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results from a numerical algorithm based on a computational model. We present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for several commercial hybrid rocket motors, having different scales and compare them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f those hybrid rocket motors. Next the paper focuses on tribrid rocket motor concept, which by supplementary liquid fuel injection can improve the thrust controllability. A complementary computation model is also presented to estimate regression rate increase of solid fuel doped with oxidizer. Finally, the stability of the hybrid rocket motor is investigated using Liapunov theory. Stability coefficients obtained are dependent on burning parameters while the stability and command matrixes are identified. The paper presents thoroughly the input data of the model, which ensures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by independent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