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铁海龙兽、木偶兽、机械邪龙兽和小丑皇是《数码宝贝》中有名的大坏蛋,小朋友称它们为黑暗四天王。《数码宝贝》中的数码世界应该指的是电脑里的虚拟世界,所有的物体本质就是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构成像人类世界一样的天地,产生像人类一样具有生命的数码宝贝。  相似文献   

2.
1996年2月23日,法国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正式宣布将对国防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未来国家防卫的要求。这项改革是全面性的重大工程,将触及国防的各个方面。从战略改革如将战略调整为核恐吓(Dissuasion nucleaire)、保护(Protection)、预防(Prevention)及投掷(Porjectione),战略执行能力的建构,到国防工业的革新等均被包括在国防改革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国海军正在建造的“弗吉尼亚”级核攻击潜艇,最初曾经被命名为“百夫长”,1991年继而被改名为新型攻击型核动力潜艇(ASSN),1998年9月,美国海军将其正式命名为“弗吉尼亚”级核攻击潜艇(SSN774)。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Matlab GUI环境开发的导航卫星RNSS发射通道分数码片绝对时延自动化标定软件的设计,该软件通过GPIB口控制高速数字示波器,对卫星下行导航信号和卫星钟的秒脉冲信号双通道高速数据采样,对采样后的导航信号进行平方律检波和FIR滤波等数字信号处理,寻找码片换相点,根据秒脉冲触发电平样本点和换相点,获取分数码片时延,根据设定的标定次数,自动完成导航卫星分数码片绝对时延多次测量,并求平均,从而得到最终测量值;软件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显示直观等特点,在导航卫星整星综合测试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2022年11月16日,美国新一代登月火箭“空间发射系统”(SLS)于肯尼迪航天中心(KSC)成功发射,携带“猎户座”(Orion)飞船和10颗立方星,正式开始执行阿尔忒弥斯-1(Artemis-1)任务,这也标志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主导的“阿尔忒弥斯”月球探索计划第一阶段任务正式启动。美国于2020年正式提出“阿尔忒弥斯”计划,旨在通过实现载人登月,建立常态化月球驻留机制,为未来载人登陆火星任务奠定基础。本文以国际合作和规则文件为着眼点,通过分析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国际合作目的、机制与特点,讨论《阿尔忒弥斯协定》(Artemis Accords)中的焦点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6.
口口最近,欧洲第2艘自动转移飞行器(ATV)被正式命名为“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3571—1630年)],以此纪念这位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并计划于2010年发射。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军导弹驱逐舰DDG-921“辽阳”及DDG-929“邵阳”军舰已于2004年6月1日正式降旗解除编制退役了,这是海军“武进”3“阳”字号驱逐舰退出台湾战斗序列的第二批退役军舰名单。海军方面预计在2004年底将排在第三批(应该是最后一批)的“建阳”,“德阳”两舰艇退役;预估保留最后一艘“沈阳”军舰(DDG-923),并将其改列为训练用舰艇(DDT)。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武汉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战略重组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集团公司将以战略重组长江动力为契机,在武汉打造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努力推进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国外动态     
<正>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式启动“10年月球框架”项目8月15日消息,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宣布正式启动“10年月球框架”(Lun A-10)项目,以指导美国在未来10年中月球综合基础设施的建设。该项目现处于为期7个月的意见征询期,基于建造、采矿、交通运输、能源、农业、医学、机器人、生命维持、试验(月球与行星相关)、通信、数字基础设施和定位导航授时(PNT)12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杭文 《太空探索》2012,(10):5-5
9月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揭牌,这标志集团公司对原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长江动力)的战略重组正式完成。重组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武汉市国资委分别持有新公司80%9020%的国有产权,将共同打造集团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提议将2009年定为以“探索我们的宇宙”(The Universe,yours to Discover)为主题的国际天文年。这项提议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支持,并在2007年12月20日由联合国正式宣布2009年为国际天文年。为使广大读者了解国际天文年的历史背景,编辑部和笔者共同策划了这个图说系列连载。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Catherine Cesarky说:“天文学是历史最悠久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人类智慧的集中展现,直到今天,天文学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刊载在这里的这些科学图片和历史图片,或许就是对Catherine Cesarky主席这一论述的很好注释。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必将是大众卫星通信服务市场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22年9月6日,华为公司产品发布会展示了新款Mate50系列手机将通过北斗卫星系统短报文服务,实现卫星短消息功能。9月8日,苹果公司(Apple)发布的i Phone14系列手机正式宣布将依托“全球星”(Global Star)系统,实现卫星通信功能。以上两场产品发布会,首次将卫星通信业务引入大众消费电子终端,在全球通信服务领域为“手机直连卫星”(satellite-to-cellular service)业务的概念进行了宣传推广,本文将从频轨资源的视角探寻国际商业卫星公司引领的新兴卫星移动通信浪潮发展概况,并对我国卫星移动通信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肖东 《飞碟探索》2011,(5):10-11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STS Columbia OV-102)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所属的航天飞机之一。“哥伦比亚”号是美国航天飞机机队中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它在1981年4月12日首次执行代号STS—1的任务,正式开启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太空运输系统计划的序章。然而很不幸的是,2003年2月1日,  相似文献   

14.
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爱国 《国际太空》2016,(10):67-72
随着全球航空航天国防预算自2013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各国政府部门在预算压力下都在考虑低成本的替代方案,包括引入民营商业公司,更多地采纳民用成熟技术,型号中应用更多的商用现货(COTS)等策略、手段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及一网公司(OneWeb)等一批私营企业的崛起,给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和研发生产模式带来了颠覆性变化。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低成本研发和低成本发射服务,使其快速占据市场份额,也使得中国在商业发射领域依托低成本和可靠性取得的优势面临挑战。在美国一些智库预测中国制造业无论低端还是高端,都会在未来10~20年全面超越美国的背景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却以“猎鹰”(Falcon)火箭和“龙”(Dragon)飞船为例,宣称这是一个创新战胜劳动力成本的一个实例。同样,一网公司在2016年4月正式宣布,其与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ADS)在佛罗里达的合资工厂将吸收飞机制造业的量产经验,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批产和测试,实现每周15颗卫星的批产和交付速率,并将每颗卫星的成本控制在50万美元以下,这同样颠覆了卫星价格高、小批订制的传统印象。  相似文献   

15.
苏新 《国际太空》1997,(6):13-14
1拖期后的发射计划“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原计划从1997年11月正式开始建造,但因俄罗斯服务舱的制造工作拖期,整个空间站的发射计划将推迟7个月。这样,空间站的第一个部件——俄罗斯制造的FGB功能货舱,将推迟到1998年6月由俄罗斯的质于号火箭发射入轨。随后,在1998年7月9日,美国将用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第一个美国制造的部件——配备6个舱口的增压节点舱,它用于连接空间站的其他舱段。为防止空间站计划推迟发射后再继续拖期,美航宇局(NASA)希望制造一种称为“临时控制舱”(InterimControlModule)的辅助推进系统,它将以一种原…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与中国空军进行了大规模空战,在连遭重创的情况下痛感需要一种能为长途奔袭内地战略目标的远程轰炸机提供有效护航的先进战斗机,而当时拥有的主要机种却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1937年10月,日本海军正式发出招标,要求研制出一种集高速(时速大干500千米)、强火力(20毫米炮2门以上)、  相似文献   

17.
欧洲空间局正式启动了一项称为“有生命的行星”(LivingPlanet)的新的地球观测卫星计划。这是一项长期计划,由许多较小的、任务较单一的科学和应用项目组成,主要目的是进行地球、气候和环境研究。该计划的另一目标是,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加强同工业界的协作,鼓励欧洲独立地开展地球观测活动。此计划将由欧空局、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气象卫星组织合作实施。欧空局管理人员估计,LivingPlanet同目前欧洲的大型地球观测卫星计划(如ERS和Envisat卫星)相比,每年可节省经费25%左右。它将借鉴“好、快、…  相似文献   

18.
美国空军特种部队(USAF 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战绩卓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印缅战场,作为其前身的空中突击队(Air Commando)便和奥迪&;#183;温盖特(Orde Wingate)准将指挥的“钦迪”(Chindiwin)部队联手出击,在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中神出鬼没。在漫长而悲惨的越南战争中,美国空军特种部队的足迹更是遍及中南半岛,在政客的擎肘和重重的作战规则限制下仍力挽狂澜,明知已不可左右时局。在退出东南亚之后又经历了“沙漠一号”(Operation Desert One)作战行动的挫败,但是美国空军特种部队仍旧秉承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军种本位主义和官僚心态的狭缝间奋力生存,争取有限的预算份额,更时时提防军事空运司令部(MAC)虎视眈眈的并吞野心。直到1987年美军特战司令部正式成立之后才正式确定了空军特战司令部和其它空军部队的平行地位,从此不再寄人篱下。在美军近年来的主要对外作战如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之师”作战行动(Operation Just Cause)、入侵格林纳达的“暴怒行动”作战行动(Operation Urgent Furious)、乃至于扬名立传的“沙漠风暴”作战行动(Operation Desert Storm)中,美国空军特种部都有极为优异的表现。是一把攻击敌军的利剑,堪称其部队座右铭:“勇往直前”(Any Time,Any Place)的最佳典范。  相似文献   

19.
1975年8月,吕应钟翻译出版《不明飞行物》(希代出版社)一书,并策划主编“宇宙文明系列丛书”22本,正式拉开台湾UFO研究序幕。1976年10月,傅鹤龄翻译出版《星球碰撞》一书(时报出版公司),加入台湾UFO宇宙研究行列。1977年11月,吕应钟创办《宇宙科学》月刊,为台湾杂志史上第一本探讨UFO及宇宙奥秘的刊物,并将“UFO”3个英文字母意译成中文“幽浮”,现已成为台湾惯用的名词。1977年12月,中国电视公司(台湾)“蓬莱仙岛”节目邀吕应钟上电视谈飞碟,为台湾电视史上第一次UFO报道。19…  相似文献   

20.
中美航天员共乘“神舟”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中美联合探月?这令人感到似乎不太可能的事情也许哪天真会成为事实。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言人迪安&;#183;阿科斯塔25日证实,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迈克尔&;#183;格里芬已经正式接受中国航天局的邀请,不久将启程前往中国访问,准备就中美两国未来在太空领域可能的合作进行商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