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上海航天》2006,23(5)
智慧一号成功撞击月球欧空局2006年9月3日宣布,格林尼治时间3日5时42分22秒(北京时间3日13时42分22秒),欧洲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慧一号(SMART-1)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的卓越湖区域。科学家希望探测器撞月时激起的尘埃等有助于研究月球的地质构成。SMART-1探测器的全称是用于先进技术研究的小型任务1号。作为欧空局尖端技术研究小型任务系列计划中的第一个研究项目,SMART-1探测器集中了当今多种尖端技术。其质量约366 kg,本体为边长1 m的正方体,太阳能电池板长14 m,装载有效载荷19 kg,用于完成10多项技术试验和科学研究。2003年9月2…  相似文献   

2.
<正>据sputniknews网站2015年9月4日报道,俄罗斯正着手策划高技术月球基地,该基地将是俄罗斯宇航员、实验室、探测器发射与着陆点,甚至是天文观测台的集成。距离人类最后一次在月球上行走已经过去40多年,俄罗斯航天局正在打算送探测器到月球上,以评估月球基地的潜在位置。月球-25勘察探测器将于2024年在月球南极着陆。月球-25正在建造中,一旦完成,探测器将携带8  相似文献   

3.
<正>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上携带的"菲莱"着陆器2014年11月12日成功地在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表面上实现软着陆,成为在彗星表面上登陆的首个人造探测器。此次着陆使67P彗星成为人造探测器登陆造访的第7个天体。另6个天体分别是金星、月球、火星、土卫六以及爱神星和丝川小行星。欧空局局长多尔丹称,继成为首个进入绕彗星运行轨道的人造探测器之后,"罗塞塔"彗星探测计划现在又再次被载入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2011,(6):9-9
据俄罗斯之声10月20日报道,俄罗斯科学家们日前确定了2014年将发射的月球探测器“月球格洛布”的降落地点。该月球探测器的发射,表明俄罗斯恢复几十年前开始的对月探测。  相似文献   

5.
肖择 《上海航天》2006,23(5):5-5
欧空局2006年9月3日宣布,格林尼治时间3日5时42分22秒(北京时间3日13时42分22秒),欧洲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慧一号(SMART01)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的卓越湖区域。科学家希望探测器撞月时激起的尘埃等有助于研究月球的地质构成。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与乌克兰联合成立的航天运输机构 (Kosmotras)明年将发射一系列美国探测器进行月球探测。这些探测器将由俄罗斯生产的“第聂伯”火箭发射 ,拍摄月球表面照片 ,之后登陆月球。最终这些小探测器能将商业货物运往月球 ,完成NASA的试验并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根据Kosmotras与美国转移轨道公司签订的价值 2 0 0 0万美元的合同 ,12月 2 0日“第聂伯”火箭将发射一个模拟月球探测器同时搭载 5颗分别来自阿根廷、德国、意大利和沙特阿拉伯的卫星。该合同下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将在 2 0 0 3年 10月发射 ,它将携带 2架相机…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9,(11):7-10
2007年10月24日.流传千年的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变成了现实.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蛾1号月球探测卫星飞向月球.并于2007年11月20日传回所拍摄的月面图像。它也是中国第一个深空探测器.成为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史上第三个里程碑。此举还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李浩悦 《航天》2010,(5):30-33
俄罗斯是世界上首先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20世纪60~70年代,前苏联曾多次发射不载人的自动探测器对月球进行考察,并取得巨大成功。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第二轮探月高潮的兴起,俄罗斯又开始酝酿新的月球开发计划。正在执行的《2007~2015年俄联邦航天计划》中,已经有两个月球探测器项目开始实施,进一步的月球开发计划也在拟议当中。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8月21日,据spacedaily网站报道,俄罗斯航天局8月18日表示,批准建造"月球25号"空间站模型,这是"月球–全球"月球探测计划开发项目的一部分,该任务计划于2019年开始。自动行星站"月球25号"将是俄罗斯月球项目的第一个任务。项目的目标是建造一个用于月球极区表面复杂研究的自动探测器。"月球–全球"开发项目将在3.5年内实现。所有工作都将在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言2013年12月14日,我国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虹湾地区,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月表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由于月球表面环境的特殊性,特别是长周期的月夜和深低温环境,将对探测器的生存带来严峻考验。月夜生存的关键是保证探测器内部仪器设备维持在其低温生存温度限以上,热量供给和漏热控制是两个关键环节。同时,月夜生存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4,(3):52-52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奥斯塔片科3月4日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说,发展无人月球和火星探测器技术将是新的俄联邦航天计划的工作重点。月球探测第一阶段将包括3项任务。作为第一项任务,已长时间推迟的“月球”25定于2016年发射,将在月球南极着陆。另两项任务将分别是2018年发射的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和2019年发射的携带寻找水冰用的钻探工具的一个极区着陆器。第二阶段将涉及采集月球土壤样品并送回地球。  相似文献   

12.
2010年9月16日,欧空局宣布了一项计划,该计划称欧空局将在2020年之前向月球发射一个大型着陆器,着陆器载有用于研究人类永久居住地点的“漫游者”机器人,着陆器和“漫游者”机器人总重将超过640kg。这次任务聚焦月球南极,该地区阳光充足,允许以太阳为动力的着陆器和“漫游者”运行长达6个月。  相似文献   

13.
雨水 《航天》2014,(10):62-63
2013年12月2日,携带“玉兔”号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面,“玉兔”号驶上月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实施探测器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为此国内相关单位制发了各种纪念邮品,它们见证和记载了这段辉煌的历史。现将个人收集的邮品分为发射篇、测控篇、落月篇、巡视篇介绍如下,希望读者喜欢。  相似文献   

14.
庞之浩 《航天员》2009,(4):38-42
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日本、中国、印度和美国纷纷发射月球探测器,从而使全球月球探测活动掀起了新的高潮。此外,俄罗斯、英国、德囿和韩国等国也在积极研制月球探测器,并将于不久以后升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第二次探月高潮。美国、俄罗斯、欧空局、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或组织纷纷制定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2004年,美国NASA宣布的重返月球计划更是让这次热潮再次升温。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6,(7):21-21
欧空局各成员国政府6月22日同意参加一项为期两年的计划,以研究用于执行国际空间站、月球和其它任务的机组运输飞行器设计。这项计划将同俄罗斯共同实施,日本也有可能参加。该计划是由俄罗斯提出的,原来称为“快船”,现已演变为一项更为适度的项目,称为“先进机组运输系统”(AC  相似文献   

17.
从1959年首次进行探月(前苏联的月球1号)以来,人类已对月球进行了近90次探测;赴火星的探测器也发射了30多个。到目前为止,除冥王星外,人类对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进行了初步探测。1998年以前,这些空间探测器的推进系统都是采用化学火箭发动机。1998年之后,陆续出现了用电火箭推进的空间探测器,如美国的深空1号、日本的缪斯C(又称隼鸟号)和欧空局的斯玛特1。为什么要用电火箭推进?它有什么特点?探测器飞行结果如何?本文对此作简要的介绍,以求引起人们的了解和关注。  相似文献   

18.
欧空局准备削减海因斯行星探测器经费欧空局官员透露,欧空局正在准备预计于1997年10月发射的再入宇宙飞行器的建造工作,并打算将其海因斯(Huygens)行星探测器的经费削减10%。海因斯探测器目前的经费为2.75亿美元,它可能是雄心勃勃的卡西尼(Ca...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生存危机的日益加深,向地外寻求生存空间已是必由之路.由于目前比较看好的地外星球是月球和火星,美国、俄罗斯和欧空局已经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大型地面模拟基地,为最终建成月球或火星基地做准备.  相似文献   

20.
欧空局月球南极考察计划欧空局最近提出了一项价值4亿美元的不载人月球着陆器计划,旨在下世纪初探测月球南极。带有漫游车的着陆器将于2001年前后抵达月球南极。漫游车将在月面上行驶48公里以采集原生冰层样品。该探测计划的一个目标是为今后开展长期国际月球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