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用钻头经过刃磨改进几何角度后,钻削铝镁合金零件,增加了切削性能,保证产品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以下是钻头的几何角度,以供参考。一、前角:外圆处为8°±3°,越近中心逐渐减小,接近中心处为-13°+3°,如果不把前角磨小当钻头占透时,发生零件往上跳动造成孔椭圆,甚至报废,把不住零件造成机床事  相似文献   

2.
R游标尺简介     
我们在生产中遇到不少R形状的零件,其中有些是没有圆心基准的R形零件,有些R是工作表面,有配合关系。工人在实际加工中需要通过测量、计算才能得知加工尺寸。由于测量不准确,操作、计算繁琐,常常影响精度,贻误工效。我们根据我厂产品中R的形状、尺寸及精度要求,利用直角三角形30°角的特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DEA是一种生产型三坐标测量机 ,采用TUTOR测量软件 ,其操作系统是 DOS。在使用三坐标机进行精密测量时 ,使用频率最高的当属 DEA测量机 ,测量中的一些质量事故也主要发生在其上。下面 ,就使用该机进行测量时 ,所产生质量事故一一列举出来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 .1 角度测量如图 1 :工艺图上要求角度为 44°2 0′,计量图  1人员在三坐标测量机上进行测量后 ,得到角度45°40′,然后用 90°减 45°40′得到 44°2 0′,似乎与工艺符合 ,因此判它合格 ,而实际上产品的角度加工成了 45°40′,不合格产品被判成了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4.
角度划线台     
在机械加工中,划线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各种形状的零件上划各种不同的角度线,是常遇到的工作。一般划角度线使用的工具是:角度尺、角度铁、分度头、万能虎钳等。有时,一个零件的划线需要使用多种工具多次装夹才能完成,工效甚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在划线时使用的工具和装夹次数,我们设计制造了角度划线台。此角度划线台,配合方箱,便具备有分度头、  相似文献   

5.
干涉法不仅能测量直角棱镜的|△90°|和塔差|γA|,而且能简便精确地测量△90°、△45°和γA.这些会给光学冷加工在角度修改时带来方便.本文叙述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六自由度平台角位置精度的测量大多采用激光跟踪仪等仪器进行,其测量成本高且测试原理及操作过程较为复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测量成本低、测试方法及操作较为简单的六自由度平台角位置精度测量方法,其主要包括六自由度平台的角位置测量精度以及角位置测量重复性。应用倾角仪对该平台横滚和俯仰两个方向的精度等进行了测量,使用光电自准直仪配合360多齿分度盘对该平台偏航方向的精度等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能够准确快速测量出六自由度平台的角位置测量精度及角位置测量重复性,通过实验测出某Stewart六自由度平台横滚、俯仰及偏航方向的运动范围均为-10°~+10°,角位置测量精度分别达到0.012°、0.009°、0.018°,角位置测量重复性分别达到0.005°、0.007°、0.001°,能够很好地满足六自由度平台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计算机1.计算齿根应力σ_F 大家知道,齿根危险截面的位置可以用多种方法确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抛物线法(图1a)及30°切线法(图1b)。由于30°切线法与试验结果相比有足够的精确度,而且危险截面的位置不因载荷作用点不同而变化,使用起来方便,因此航标是采用30°切线法来确定危险截面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用随机分析方法研究电加工表面形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电加工零件表面在互为45°的4个方向截面上测量Ra值,运用随机分析方法,分别求出每个零件表面4个方向上的幅度密度函数、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函数,并分析这些函数图形,对电加工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钛合金零件小直径螺纹孔的加工是生产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介绍用55°牙型角丝锥加工60°牙型角钛合金螺纹孔的原理、丝锥的设计以及钛合金零件螺纹孔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厂某航空产品零件主轴上有一段45°渐开线三角外花键,原采用花键卉刀加工。此类刀具的制造较困难,周期长,不能满足当时生产上的急需。所以我们决定改变产品的三角花键型面,由原压力角为45°的渐开线齿形改为直线形的花键齿形。  相似文献   

11.
三角翼低速动态大攻角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对后掠角分别为X=60°、70°和80°尖前缘平板三角翼模型和一个前缘后掠角为(76° 40°)的双三角翼模型在低速风洞中作大攻角俯仰摩波运动,振幅am=30°、60°和90°,缩减频率K=0.01~0.12,基于根弦长雷诺数Re=2.76×10^5~8.23×10^5。进行了六分量动态气动载荷测量,动态流动显示和70°三角翼上翼面非定常压力测量,并分别与对应的静态试验结果比较。分析了运动参数包括缩减频率、振幅和Re数、后掠角对气流动态迟滞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GB1017、HB1—218等技术条件标准中,均指明用界限卡规测量各种规格的90°和120°沉头螺栓、螺钉、铆钉的钉头高度。我们认为这样的界限卡规有如下缺点:精度高,制造困难;因受不同长度的限制,品种数量多,使用亦不方便。因而,我们对这种界限卡规及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见下图。  相似文献   

13.
我厂为各大船厂配套的船用起重机基柱 (crenefoundation)是起重机的主要受力部件 ,其中塔座天圆地方锥体与上围筒对接焊缝为主受力焊缝 ,且为不等厚 (最大值为 1 0 mm)非平对接 (± 1 5°内连续变化 ) ,该处应力较集中 ,故焊缝错边量要求高 (0~ 3mm)。装配后 ,因结构原因 ,用常规焊缝检验尺因测头固定在主尺内只能伸缩不能转动而无法直接测量 ,借助辅助工具测量又因结果误差较大且手续繁琐 ,难以得到第三方认同 ,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 ,认为采用万能角度尺的测量方法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将万能角度尺直角测头从测量面向上刻上刻度 ,最…  相似文献   

14.
我院在开门办学过程中,针对涡轮盘的加工,研制了75°—45°断屑车刀,经在工厂试用,效果较好,可断成2寸或1尺长的卷屑。刀具结构如图示。刀具特点如下: 1.120°~125°是代替刀具前而上的卷屑槽; 2.B的大小随走刀量改变,走刀量大B应大些,反之则应小些; 3.θ角的大小对断屑效果有直接影响,θ越大断屑越好,要根据被加工材料及切削用量试验选取;  相似文献   

15.
组合弯板     
小零件在铣削、钻削、磨削加工时,甚至手工去毛刺时经常需要固定。如图所示:把一对弯板依90°底面相连接,就变成一个单独的夹兵,兼有弯板和“V”型块的作用。弯板用S7钢制成,并经淬火和研磨,这种夹具可以精确的固定圆形零件或者是方形零件,具有多种用途。而且由于它能被很快组装成,所以可节约大量的生产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16.
在航空产品中,常常会遇到安装座、壳体、管接嘴等零件.这类零件接嘴端长度尺寸L(见图)为空间尺寸.在生产中,若用通用量具或用按照阿贝设计的专用量具测量,很不准确.这是因为:1.零件上两孔中心线交点“O”常因“R”(球)转接不好,O点的空间位置无法确定.2.高度尺寸“H”的公差±δ_1反应在L方向上的误差为δ=±δ_1sinα,误差是比较大的.为此,我们采用了一种简易专用测具来测量空间长度尺寸,测量精度较高.测具主要由支承板1、定位销2、支承座3、测量体4、限位螺钉5、测量杆6、半球形转接测量头7等部分组成(见图).这个测具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半球形转接测量头.在测量中,测量头能保持测具的  相似文献   

17.
铝合金的超塑性是指铝合金在特定的条件下,表现出异常高的延伸率和很低的流动应力。根据试验。国产铝合金LD5和LY12其超塑性温度分别为495°±5℃和480°±5℃,延伸率可达127%和240%,流动应力只有1~2公斤/毫米~2。这种情况给金属形成带来很大的好处,使复杂形状的零件成形有了可能,可使成形压力大大降低,可以用小吨位的设备成形较大尺寸的零件。图1为铝合金棒料经超塑性一次挤压而成的零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DS1 6 2 4构成的多路温度测量仪器。它具有线路简单 ,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在 - 5 5~ 1 2 5°C内 ,精度优于 0 .0 5°C) ;带有计算机接口 ,能够实现长时间连续测量。  相似文献   

19.
从叶片表面静压分布分析弯曲扩压叶栅的能量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规直叶片、正弯曲叶片及反弯曲叶片组成的3种平面扩压叶栅的叶片表面静压和出口流场在-5°,0°,5°及10°四个攻角下进行了测量,并给出了叶片表面静压分布特性及出口流场的能量损失分布特性。本文试图从叶片表面静压分布来分析弯曲扩压叶栅的能量损失机理,探讨不同弯曲叶片在扩压叶栅中应用的变工况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后掠角复合材料机翼的气动特性,建立了载荷模型;采用 K方法通过 Theodorsen函数推导得到了机翼颤振速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 0°、5°、10°、15°、20°、25°和 30°共 7种不同后掠角机翼的模态,得到了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仿真计算得到了机翼的颤振速度和发生颤振时翼尖的最大垂直位移。结果显示:机翼后掠角为 15°时,其颤振速度和翼尖最大垂直位移均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后掠角 15°,展弦比为 26的机翼为飞行器机翼设计最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