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六端口微波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端口技术是从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微波自动测量技术。经过十多年来各国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实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系统构成、误差分析等方面均趋于成熟。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微波计量、安全防护和工业在线检测诸部门。由六端口网络组成的自动网络分析仪,可望成为技术性能高的自动测试系统。本文分四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六端口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微波测量中的应用;几种常用六端口结的组成及其设计准则;六端口自动网络分析仪的校准及其测量方法,以及如何评定六端口网络分析仪不确定度等问题,供从事微波计量测试及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微带双环五端口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端口结是六端口矢量反射计的核心部件 ,其结构直接影响到六端口反射计的测量特性 ,因此如何设计能使六端口反射计获得最佳测量特性的五端口结一直以来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对微波网络相关原理及文献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利用Microwaveoffice软件对微带五端口双环对称网络进行设计、仿真与优化的新方法 ,根据仿真结果加工出实际电路 ,对该电路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 ,证明设计思想正确 ,其方法简单、灵活、高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七端口网络特性,给出了校准测量公式:将七端口和六端口网络作了分析比较,最后给出了新研制的七端口毫米波反射计测量系统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4.
由一个可匹配的互易无损五端口串接一个优良的定向耦合器组成的六端口。根据Engen所发展的理论,证明它具有理想六端口的特性。诸q点以120°间距分布在公共圆上。可匹配的五端口本身具有四路分配网络的功能,并与一个可匹配的非互易的无损三端口(环行器)非常类似。这种类似可用于设计几种可匹配对称微带线式的五端口,以便进行六端口测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四个已知反射系数的反射标准来校准任意的实际多端口反射计的简化方法。文中表明,这四个标准反射系数的模值可以使之都等于1。计算机模拟证明,反射系数的相位分布,在很宽范同内,对理想的和非理想的五端口和六端口反射计,不会出现奇异性(Singularity)。列出了对一种实际的简单六端口的一组校准结果,以表明这种校准过程;利用这些已校准的网络参数得出了某些测量结果,并与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所测得的数值进行了比较。计算机模拟结果和实际的结果值表明,在多端口校准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那些数值上的奇异性不是多端口的固有特性,而是与数学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采用二极管检波器的双六端口网络分析仪的性能,这种网络分析仪在2—18GHz频带内采用商品低势垒肖特基二极管。本文描述了校准偏离平方律特性的二极管的方法。给出的测量结果,揭示了六端口网络分析仪测量单端口和二端口器件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电子部第五区域电子计量站研制的2~18GHz六端口微波功率自动检定装置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及其核心具有接口的开关控制网络的设计原理、电路结构、开关网络的程序控制等内容。同时,也对数据的处理方法作了说明。最后,给出了开关控制网络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微波测量领域的几个基本参数,如功率、衰减、阻抗,相角的测量,数十年来经历了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法分头建立标准和测量系统的发展过程。随着微波电路理论的发展,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更有兴趣于微波电路的散射参数S的测量。S参数能很好地描述电路和元、器件的性能。把几个基本参数结合在一起,用统一的方法进行测量,这就是所谓多功能的问题,这导致近代自动网络分析仪的产生。第一代自动网络分析仪是以四端口电路为基础,采用幅和相测量,配以小算机实现了S参数的自动测量系统。七十年代出现了另一种自动网络分析仪,它是以六端口电路为基础,采用功率测量值,配以小算机实现S参数自动测量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第1期 六端口技术专辑六端口微波测t技术·············。·…‘二‘···································……周俊孟、谢丽珍(1)第一章六端口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微波测量中的应用····································……(2) 1.1什么是六端口···········································································……(4) 1.2六端口用于功率测量的原理·····…  相似文献   

10.
作者利用阿波罗纽斯定理(Apollonius law)进一步探讨了一种新型的反射计技术。首先,确立了模拟六端口反射计的一般数学模型及其相应的电路模型。然后,着重分析了几种单位矢量形成网络,并利用广义反射计响应方程的端面不变性建立所需的数学模型。简略介绍了几种实用的模拟六端口反射计电路。最后,讨论了一种网络分析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广义反射系数概念来分析六端口反射计测量技术,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六端口反射计——三级级联广义反射计,并确定了相应的校正技术。最后给出了在十公分同轴系统中试验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双六端口自动网络分析仪测量非互易二端口器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用同轴双六端口自动网络分析仪测量非互易二端口器件的原理,以及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数学模型。出了100~1000MHz频段内测量铁氧体隔离器参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用同轴双六端口自动网络分析仪测量非互易二端口器件的原理,以及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数学模型。出了100~1000MHz频段内测量铁氧体隔离器参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一种由带硅肖特基二极管检波器的WR-10波导构成的单六端口反射计的设计考虑,给出了测量结果,讨论了不同类型功率检波器的交替使用方法以及六端口接头的设计准则,比较了两种校准程序的优点。在94GHz的测量结果表明,q点和额定反射系数为0.1 的滑动失配的估计值和实验值之间达到了良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15.
微波六端口技术是七十年代初期(1972年)由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的G.F.Engen和C.A.Hoer提出的一种新的微波测量技术。十年来,发展很快。到目前为止,理论上趋于完善,应用上日益广泛。通过它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功率、衰减、阻抗、相位、复数电压比、复反射系数、有源和无源电路参数等等。这一技术的出现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有些单位进行了这方面的研制工作,并陆续有文章发表。为使读者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这一新的测量技术,我们将手头所收集到的有关文献资料,汇编成追溯性的目录索引,以便参考、查阅。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遗漏、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指正。在编辑过程中,曾得到卢荣润、黄伟嘉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介绍研制的一种实用Ku波段扫频双六端口网络分析仪。该仪器能同时测量双口网络的4个散射参数及单口网络的复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17.
同轴六端口反射计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由90°混合接头组成的30MHz、2-4GHz和2-18GHz的六端口结,由引进、国产和自行研制设备组成的半自动和自动六端口反射计测量系统。尔后较详细地阐述了六端口反射计的校准方法及标准选择原则。给出了在2-8GHzGR-900系统上,反射系数模及相角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一种由定向耦合器组成的六端口反射计电路,导出了它的数学模型,设计了频率范围在100MHz—1000MHz的集成六端口电路,并将幅度检测器与其制作在一块基片上面。这种六端口电路频带宽,容易实现,成本低。实验结果表明,其测量准确度能满足一般工程测量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六端口反射计的新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六端口反射计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仅用四个标准负载和一个非标准匹配负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用滑动终端来校准六端口反射计的理论和方法,证实计算获得校准常数的方程式是线性独立的,它的解是既定形式的解。文中还给出了如何用这些常数去计算六端口反射计测量的终端阻抗值的数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