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一、太空旅游与商业航天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巨额资金支持,目前世界航天大国发展航天事业所需巨额资金均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航天事业只有融入市场,通过"商业化"创造自己的盈利模式,才能形成"造血"机制,真正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太空旅游是商业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航天运载技术转化为太空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巨额利润反哺航天事业发展,还可以使航天产业链更好地融入国民经济建设。太空旅游存在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拉美国家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多个国家不仅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航天产业,且纷纷与中国达成了一系列的重要合作成果:"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委内瑞拉通信卫星"一号、"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和二号、"玻利维亚"一号通信卫星等都是突出范例。一、中拉航天合作概况截至目前,拉美地区具备一定航天基础且与中国展开过航天合作的国家分别是巴西、委内瑞拉、玻利维亚、阿根廷和厄瓜多尔。(一)巴西巴西政府始终坚持优先发展航天活动,希望成为世界航天大国,已拥有卫星、火箭、航天器和发射场。2003年,巴西阿尔坎塔拉发射场发生火箭爆炸,21名巴西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丧生,航天事业受挫严重。为推动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巴西航天局制订了 2005-2014年远景目标,提出巴西在这期间的航天研究应重点关注通信、地球观测和气象等方面。虽然起步较早,但巴西航天受限于政策和投入的不稳定,未能形成规模化的航天体系,近年来航天体系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7,(7):47-47
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是推动航天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产业如何更好的为航天工业服务,促进天地一体化建设,形成更加广泛的航天电子信息产业链,推进航天电子信息系统装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二、航天精神体系的基本内涵 航天精神体系集中体现了我国航天工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航天精神体系是以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了航天事业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和发展道路.二是体现了航天工作者崇高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三是反映了航天工作者过硬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5.
谢涛 《中国航天》2006,(1):11-13
每当神舟飞船上天时,总会掀起一阵航天热。众多网站、广播电视、平面媒体等对“神舟”连篇累牍的报道和事无巨细的全程播报,勾起了普通民众获取对科技尤其是空间技术的知识欲望。然而在媒体沸沸扬扬的背后,也凸现了航天科技辐射带动高新技术、航天产业、国民经济的端倪,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开拓了巨大的商业市场。  相似文献   

6.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质量建设的总体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载人航天,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同时也使航天工程质量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挑战。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0年来,历经方案论证阶段、初样研制阶段和正样研制阶段,已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如期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整个工程研制工作,在突破和掌握主要关键技术,进入研制、生产和试验阶段后,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千方百计保证飞行产品质量,保证飞行试验质量,为最终确保航天员安全、成功实施载人航天创造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非洲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在航天领域崭露头角,并以发展本国航天事业的崭新姿态加入国际航天事业的阵营中来。关注非洲新兴航天国家的发展规划、项目需求,借鉴欧美、日本等国的国际合作经验,将对中国航天企业抓住新机遇、探索新模式、开发新项目、扩大在非洲航天市场的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990年 4月 7日 ,中国首次实施对外商业发射服务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获得成功 ,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休斯公司称赞这次发射是在此之前发射的31颗休斯制造的卫星中 ,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对外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不仅可以为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 ,而且也是发展和增进国际航天科技交流的良好机会 ,对于促进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以及以法国为主的欧洲空间局等少数国家和航天机构有能力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发射能力获美…  相似文献   

9.
靳颖 《卫星应用》2013,(5):32-35
载人航天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它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是进一步大规模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载人航天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带动众多科技学科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和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载人航天所形成和带动的相关产业推动了太空经济的发展,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国都把载人航天作为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卫星应用》2013,(2):1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五年发展成就,"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对三大航天工程给予的高度评价,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航天事业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激发了航天人奋力拼搏建设航天强国的巨大动力。创造了这个民族伟业的航天人已从成功的光环中走出,又在寻找着太空中的新坐标,编织着中国更强大的太空梦想,将全力以赴向深空进军、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进。在新的发展时期,加速  相似文献   

11.
雨水 《航天》2011,(5):64-64,F0003
今年4月12日是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50周年纪念日,为了促进中俄两国航天文化交流、助推中俄两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普及航天知识、丰富活跃航天文化、展现航天集邮的发展,中国航天集邮协会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协商合作,于2011年3月24日至3月30日分别在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和北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了为期七天的中俄航天集邮文化周。  相似文献   

12.
廿世纪后半世纪,航天活动扩大了人类的知识领域,提供了新的信息和物质资源,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与此同时航天技术本身也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一项现代高技术,并已发展为新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3.
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航天测控系统对促进航天事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为适应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测控技术总体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测控网的整体功能还必须得到增强和拓宽。应尽快提高航天器测轨定位精度,测控通信覆盖率和多星运行管理能力;建成完善的天地一体化航天测控体系,并在天地应用数据传输和空间信息综合处理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航天测控系统的任务和目前技术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未来发展趋势与策略归纳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于航天飞行器的性能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从设计上已采用了各种新的系统、新的设计、新的技术以及各种新型的材料和新的工艺。  相似文献   

15.
<正>为深入探讨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模式与相关政策,促进商业航天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推动企业间开展更加广泛的项目合作和技术交流,10月30日,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导和中坚力量,航天产品研制、生产和发射的主要承担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在积极履行富国强军使命和责任的同时,高度重视商业航天发展,坚持技术领先与行业引领、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6.
正航天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对现代社会最具影响的高新技术之一,不断发展和应用航天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推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共同进步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同数十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航天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参与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首个航天日作重要指示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牢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文化融合在航天事业中,是伴随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优秀社会文化,对航天事业具有指导力、凝聚力和支撑力。本文在对航天文化形成和发展历程的研究基础上,界定航天文化概念,分析中国航天文化独有的特点与规律,挖掘中国航天文化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5周年。回顾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航天史就是一代又一代人才队伍为航天事业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历程.也是在实施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中培养、锻炼和造就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的历程。航天事业50余年的历史使我们深切体会到优秀人才对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深切感受到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对祖国航天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将"航天梦"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成为了"中国航天日";2016年12月《201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提出了航天强国的发展目标,同时从进入空间能力、航天创新发展能力、航天工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航天大国"和"航天强国"是相对的概念,目前对于这两个概念还没有各国公认的权威定义,也没有绝对的标准。航天强国是与其他航天国家相比较的结果,是指航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