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月16日—20日,由联合国外空司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载人航天专家齐聚一堂,交流、分享载人航天技术成果,研讨探索载人航天未来发展,共同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许达哲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探讨航天技术在21世纪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航天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航天技术的途径以及通过学术交流探讨合作开发空间的可能性,由中国宇航学会与国际宇航科学院联合主办的“航天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01年 4月 17日至 20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召开。 来自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意大利、挪威、比利时、日本、加拿大和中国的近150位航天界的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交流论文近50篇。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本次大会中方总主席刘纪原,中国国…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在全国航天技术应用与推广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Mr.ZhuGuangya,PresidentofChinaAssoci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gaveaspeechattheS...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为适应航天产业领域不断扩展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引导和保障航天产业有序发展,推动航天技术成果的固化,2012年5月31日,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技委在京召开航天国家标准体系及标准审查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审议中国航天国家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中国航天国家标准体系表,审查首批中国航天国家标准项目。  相似文献   

5.
航天技术交流中心于四月初召开了航天技术交流推广站务工作会,会议由科技司史宗田处长主持。五个地区技术交流站、十个专业技术交流站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各院、局、基地均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学习了国防科工委领导在国防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深刻认识到拓展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是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探月工程技术作为里程碑之一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嫦娥三号”即将发射的大背景下,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木专业委员会、中南大学、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探月工程与空间环境、新材料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1日在中南大学召开。这次会议围绕我国探月工程与空间环境、新材料的重大技术和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98国际空间技术应用展与研讨会在京举办3月18~22日,由中国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支持,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主办,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空间技术应用展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同时主办了’98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8.
动态新闻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7,16(6):103-106
国防科工委组织召开空间政策研讨会2007年9月1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组织召开国际空间政策与我国航天发展研讨会,国家有关部委、军队、企业和高等院校等30家单位的60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国际空间政策未来发展趋势与启示、中国空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9月15日,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承办的我国首次"中国商业太空飞行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科研机构代表、高校学者以及民营企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共同商讨中国人未来涉足商业太空飞行领域、开展商业太空活动的相关战略规划和发展建议。当前,国家倡导军民融合发展,鼓励并推动航天技术的民用化与商业成果转化。然而,开展商业太空飞行,仍采用目前的型号研制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到底该采用什  相似文献   

10.
气象卫星应用和自然灾害监测会议在京召开郭陆军由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在中国举办的第一次气象卫星应用和自然灾害监测区域工作组会议于1996年3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印尼、日本、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韩国、斯里兰卡、泰国、国际宇航联合会...  相似文献   

11.
《质量与可靠性》2010,(3):F0003-F0003
5月21日,北京世纪坐标科技有限公司在京组织召开了可靠性工程与综合保障工程技术研讨会。来自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业、电子、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等行业以及军队、高校的12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卫星应用》2013,(5):1
仲秋的九月,凉风习习,气候宜人。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大量与卫星应用相关的研讨会、展览会纷纷召开,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运营商们参会,共商卫星应用产业的未来和发展。9月4-6日,2013年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跨越从地面到云端的卫星应用"大会主题下,与会代表深入研讨了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大潮中的卫星应用,发展移动通信、推广Ka频段应用将是卫星通信领域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第二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在京举行(本刊讯)旨在促进和加强海内外华人航天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间的学术交流和相互了解,推动航天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探索中华航天发展未来的第二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于12月2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沛...  相似文献   

14.
每月一览     
《空中交通管理》2010,(2):64-67
民航局空管局 1月7日,民航气象中心工程关键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郭翔) 1月7—8日,民航局空管局工会主席苏玲一行到新疆空管局检查指导200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实践活动“回头看”工作,并开展新疆空管局2009年度领导干部考评工作。(姜航德)  相似文献   

15.
《宇航学报》2004,25(5):487-487
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太学会 (台北 )和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于 9月 7日至 10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参加本届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的近百名航天界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其中既有海内外的专家 ,也有青年学者 ,特别是涌现出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和在读博士生 ,他们齐聚一堂 ,畅所欲言 ,在航天器系统、航天动力学、运载系统、推进系统、结构材料与微重力科学等航天技术相关领域 ,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此次研讨会编辑出版了《第五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论文集》 ,共收入…  相似文献   

16.
<正>标准化工作在北斗系统工程建设和应用推广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北斗标委会)作为我国第一个军民共建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它的成立将从国家层面实现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工作归口管理,对确立北斗系统在国家应用主导地位,扭转我国时空基准受制于人、依赖于人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4月28日,国家标准委和总装备部联合在京召开了北斗标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  相似文献   

17.
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国际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航天技术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IAA)将于2010年9月5日至9月8日在中国上海联合召开第四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28日,第三届全国空间碎片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经过两天紧张的会议日程,于29日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4,(2):F0003-F0003
为有效应对空间碎片问题,加强空间碎片探测与清除技术研究,全国首届“空间碎片探测与清除技术研讨会”于3月4日至5日在天津大学召开。来自国家国防科工局、总参谋部、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相似文献   

20.
张叶 《航天员》2013,(5):30-30
2013年9月16日,由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和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开幕式后,举行了纪念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十周年的活动,由联合国外空司空间应用专家土井隆雄(Takao DOI)主持.来自世界各国的航天员、航天机构代表分别致辞表达祝贺,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高度赞扬。还对中国载人航天在未来太空探索中注重国际合作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