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唐向华 《航天器工程》2009,18(3):F0003-F0003
2009年3月31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范卫平司长一行三人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指导和交流航天文化产业工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李开民书记、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原民辉所长、杨宪敏书记和相关人员参加了交流。北京空间信息研究所代表我院向国家新闻出版署汇报了我院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2000年1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情。《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揭示了我国21世纪的航天特点,对于巩固和加强中国航天的国际影响和政治地位,对于促进中国航天全面协调发展,加快产业化进程,对于加强全民族的太空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位一体长期以来,我国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一直处于由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广大应用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部门分别规划、分割管理的局面。航天白皮书首次…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航天事业创立50周年之际,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之时,总结我国空间技术特别是航天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成功经验,探讨今后的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对于推动航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学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中长期纲要》),就以下五个方面,谈谈笔者对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航天三领域刍议——兼论空间技术优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航天活动领域三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指出了按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老三领域分类具有的优缺点,给出了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新三领域的定义、内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简述了在新三领域中应以空间技术为重点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空间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空间资源的概念和空间技术作为高技术的突出特点;概括了近40年来国际航天活动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空间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进一步发展空间技术将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1970年至1999年,中国已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68次航天发射,累计发射了84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国产卫星52颗、国外卫星32颗)和1艘无人状态的试验飞船,发射成功率约85%,现今,中国对空间技术体系的认识已得到深化中国的航天器进行太空技术术已位居世界关列,中国的航天信息应用技术已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7.
《卫星应用》2015,(1):78
为了顺应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需要,让与航天应用技术有关领导和专家能更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国内外最新卫星应用产业概况和各国卫星应用技术的现状与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的应用卫星系统研制、卫星应用产业和卫星应用企业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加强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内相关单位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卫星应用》杂志理事会。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空间技术的主要特点,并从军事、经济、科学和政治角度阐述了空间技术在大国的重要地位,展望了未来世界空间活动的主要趋势,以及国际航天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1970年至1999年,中国已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68次航天发射,累计发射了84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国产卫星52颗、国外卫星32颗)和1艘无人状态的试验飞船,发射成功率约85%。现今,中国对空间技术体系的认识已得到深化,中国的航天器进入太空技术已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的航天信息应用技术已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0.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0,(3):F0002-F0002
1期刊简介 《航天返回与遥感》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08所)主办,是我国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唯一学术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空间遥感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航天返回与遥感》2010年全新改版,并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主要为从事航空航天及高科技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高校师生及航天爱好者等。  相似文献   

11.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4,(4):F0003-F0003
1期刊简介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航天返回与遥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与创新,中国宇航学会拟于11月12日-13日在北京(暂定)组织召开"中国宇航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年会将云集我国航天领域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和有关单位的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和航天科技工作者,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年会将以大会报告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内容将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等相关领域。两院院士、航天及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将就航天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4,(5):F0003-F0003
1 期刊简介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航天返回与遥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顺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使与航天科学技术有关领导和专家更及时、朱雀、全面地了解国内外最新空间活动概况和各国空间技术的现状与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空间战略研究和型号研制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信息,加强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内相关单位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组建《国际太空》杂志理事会。  相似文献   

15.
<正>1期刊简介《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航天返回与遥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6.
<正>1期刊简介《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航天返回与遥感》面向国内外公  相似文献   

17.
<正>1期刊简介《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足我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航天返回与遥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航天返回与遥感》的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从事科研、教学、生产、运行的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8.
空间技术实验是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是空间技术发展的先驱和阶梯。本文以美国、苏联、印度、巴西为例说明空间技术实验在过去和未来对空间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文中研究了90年代世界空间技术实验的发展趋势和具体项目,探讨了我国空间技术实验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开展技术成熟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和研究技术与技术成熟度的涵义及其两者的关系,列表介绍了国外有代表性的技术成熟度分级情况,并结合国外航天领域技术成熟度划分等级以及我国空间技术的预先研究与技术开发实际,对我国空间技术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分级提出建议,对各级的"技术进展状态"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国际     
《航天员》2012,(2):8-13
美公布《NASA空间技术路线图与优先事项》 2月1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在历经1年分析后,公布了《NASA空间技术路线图与优先事项:恢复NASA的技术优势,为空间新时代铺平道路》报告。该报告是对2010年路线图草案的反馈,将帮助NASA排列出研究事项的优先顺序。委员会是基于NASA为新技术投资的每年约5~10亿美元的“可能”水平而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