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混沌二相编码雷达引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混沌系统在二相编码雷达引信中的应用,从雷达信号波形设计的角度,研究和对比分析了四种典型混沌系统产生的二相伪随机码的各种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这几种混沌模型的二相编码都具有良好的平衡性,随机性,游程性和模糊性,而这其中又以Logistic编码为最佳。根据对Logistic模型编码信号进行的模糊分析,认为在于该模型的二相伪随机编码在雷达引信波形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载波互补相位编码MCPC信号在应用中存在包络起伏大等问题,结合混沌映射和自适应混沌粒子群SCPSO算法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设计将编码信号的主瓣峰值与最大旁瓣值比PSLR作为单独的评判依据,结合混沌序列类随机的性质对混沌序列进行两级筛选,得到自相关函数旁瓣较低的混沌编码序列组。考虑到MCPC信号结构的特点,应用SCPSO算法调整子载波权重因子来优化信号的PMEPR。仿真分析表明,优化设计能在保证MCPC信号优良自相关特性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信号的包络起伏。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海杂波具有混沌现象的基础上 ,运用非线性预测的方法对海杂波进行预测 ,然后把雷达目标检测中经典的二元判决问题转换成为对信号序列预测误差的分析 ,最后利用真实的海杂波数据进行了仿真 ,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横流转捩模型参数不确定度量化分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横流转捩模型重要参数在不同工况下对转捩结果的定量影响规律并尝试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转捩模型预测结果,开展了基于非嵌入式多项式混沌(NIPC)方法的横流转捩模型参数不确定度量化分析、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其应用研究。不确定度量化分析方面,对基于γ-Re_(θt)模型的完全当地化横流转捩模型的重要模型参数进行了拉丁超立方抽样,通过有限参数样本的S-K低速平板和无限展长后掠翼的数值计算,运用非嵌入式多项式混沌方法,定量分析了模型参数在不同类型转捩流场中的影响效能。在应用研究方面,以不确定度与参数敏感性定量分析结果为指导,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横流诱导转捩条件下的筛选与标定,在NLF(2)-0415后掠翼、6:1标准椭球体以及DLR-F4翼身组合体算例中进行了验证,标定后的模型对多个算例的三维边界层横流转捩进行了较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基于MCU和CPLD实现了开关变换器的4种混沌调制模式:混沌脉冲宽度调制(CPWM)、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变占空比混沌载频调制(CCFM-VD)和定占空比混沌载频调制(CCFMFD)。实验结果表明定占空比混沌载频调制能够有效抑制开关变换器的电磁干扰(EM I),同时对输出电压的纹波影响较小,是一种较理想的混沌调制模式。  相似文献   

6.
蒋飞  刘中 《宇航学报》2007,28(2):484-488
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同步技术的混沌雷达信号延迟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混沌信号进行滤波;然后对滤波输出进行采样量化,采用数字技术延迟实现量化的信号;最后通过脉冲同步系统来恢复原信号,实现混沌信号的延迟。文章给出了方法的系统实现结构,并发展了一个新的脉冲同步方法。通过计算最大条件Lyapunov指数,研究了滤波器带宽和最小采样频率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采样和量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遥测数据在数据存贮过程中的特点 ,分析对遥测数据进行压缩的必要性 ,特别地还分析了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遥测数据压缩中的应用。设计了自适应的遥测数据压缩算法。系统中使用多种压缩算法 ,包括预测编码、Huffman编码、游程编码、1- 9编码等 ,通过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小波理论 ,将遥测数据信号转换到频域 ,再通过一般压缩算法进行压缩 ,在符合数据处理精度要求的前提下 ,引进有损压缩算法 ,达到最高压缩比。实践证明 ,使用多种压缩算法相结合 ,能使数据压缩率提高十多倍 ,远远高于压缩软件的压缩比。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适应控制、混沌同步及电路原理,针对Chua电路,设计了一种混沌自适应同步电路,并用Multisim2001对该电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能更好地实现两个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  相似文献   

9.
一类受周期扰动航天器的混沌姿态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恩米  唐国金 《宇航学报》2005,26(5):535-540,546
研究了航天器从绕最小惯量主轴到最大惯量主轴旋转的姿态机动过程中的混沌现象。考虑到航天器内部或外部的振动部件的影响,假设两个主轴的转动惯量为时间的周期函数,同时还考虑了航天器内结构阻尼以及稀薄气体阻力的影响。应用高维的Melnikov方法,求解姿态机动过程中产生混沌的条件的解析表达式,且得到的阀值条件是扰动系统参数的函数。最后对该阀值条件进行了数值验证。  相似文献   

10.
基于间歇采样收发干扰体制,针对采用相位编码信号的雷达系统,提出了部分接收、预测转发,形成导前假目标群的新型干扰方法。在介绍间歇采样转发的基本原理后,分析了相位编码信号匹配滤波器的群延迟特性,从群延迟的角度分析了移频转发干扰和间歇采样转发干扰不能形成导前假目标的理论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相位编码M序列的编码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间歇采样的预测转发干扰方法,并分析了对转发功率的要求。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形成导前距离不同的假目标群,而且干扰功率要求低,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混沌是非线性系统中常见的现象,混沌同步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实现混沌同步有多种方法,但各种实现方法之间差异较大,各有优缺点。这里通过mulitisim2001对电路进行仿真,用具体的实验数据和图形,说明驱动-响应同步方案及耦合同步方案两种方法,在原理、两同步子系统中是否相互影响,以及同步时间及应用范围方面的差异,并给出调整电路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带液体晃动和柔性附件的耦合航天器系统在液体燃料耗散和柔性附件扭转振动的作用下,经历从最小惯量轴到最大惯量轴姿态机动中的混沌动力学行为.将液体晃动等效为球摆模型并由此建立了带柔性附件充液航天器多体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首先推导出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并采用Melnikov积分预测受扰系统稳定与不稳定流形是否横截相交,得到了参数形式表达的混沌运动解析判据,这对航天器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发现,混沌的发生依赖于刚体形状,阻尼比,充液比和扭转振动频率.此外,在经过被动再定向姿态机动后,由于液体晃动的本质非线性特性,充液航天器最终将进行大章动角的周期极限环运动而非绕着最大惯量轴自旋.  相似文献   

13.
在扩频通信系统中,一族性能良好、数量丰富的扩频码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仿真了两种混沌序列产生方案,并对混沌扩频序列和传统序列进行了序列优选,比较了优选序列的相关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混沌序列的相关性能良好、数量众多、周期长;Baker变换法编程简单,易于实现,产生的随机序列众多,是一种很好的混沌序列产生办法。  相似文献   

14.
对改进型 L ogistic- Map映射作了改进 ,对基本混沌序列两端分布密集的缺点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 ,将所得到的混沌序列和修正了的对偶频带法相结合 ,又可以产生一类混沌宽间隔FH- CDM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仿真验证的结果显示 ,新序列分布比较均匀且有较好的汉明相关性 ,而且数量极多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针对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数据传输的概念;然后建立了遥感卫星动态信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验证了自适应系统与非自适应系统相比在数据传输中性能的提升,结果表明基于动态信道模型的信噪比估计方法使得系统性能提升效果显著,传输的数据量是非自适应系统的8.14倍,可有效解决系统资源浪费问题,最后对影响ACM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信噪比估计误差和延时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大,移位门限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信噪比估计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而延时则需要对信道状态的预测来减小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主要应用于大型星座等空间拓扑稳定的可预测组网技术,以及应用于空间Ad hoc、Mesh等网络需要灵活组网的空间自组织组网技术。针对空间自组织组网技术,对具备抗高丢包适应多跳网络的分批稀疏编码进行空间自组网的应用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高丢包的自组织空间网络中,应用分批稀疏编码后系统吞吐量得到明显提升。可预测网络的主要发展趋势是超大规模星座组网技术与精密编队组网控制一体化技术,自组织网络主要趋势为低开销高性能及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最大压缩误差可控的高光谱图像压缩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久路  谌德荣  曹旭平  弓宇 《宇航学报》2009,30(6):2303-2307
提出了一种可以实时控制压缩误差的高光谱图像有损压缩算法。该算法对高光谱 图像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奇异值矩阵和奇异向量矩阵;用部分奇异值及其对应的奇异向 量重构图像;根据测量系统精度要求确定量化因子并对重构图像与原始图像间的光谱误差进 行量化;采用预测编码和算术编码对用于图像重构的奇异值及其对应奇异向量进行无损压缩 ;设计了非零值编码算法完成对重构误差的无损压缩。对Luna Lake和Low Altitude图像的 仿真结果为:最大相对误差分别控制在0.44%和0.33%时,压缩比为41.5:1和24.6:1, 信噪比为 50.4 dB 和47.8 dB。
  相似文献   

18.
采取工程中常用的反馈法 ,结合主动隔振的控制原理 ,对Duffing振子混沌振动进行了主动隔振仿真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隔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了在混沌振动系统中应用主动隔振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用三轴气浮台进行混沌控制与反控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令云  周凤岐 《宇航学报》2007,28(1):99-102
以航天器姿态运动为工程背景,以三轴气浮台为物理实验平台,研究了混沌控制与反控制问题;提出了用外控制力矩进行混沌化,然后再将混沌控制信号施加于动量轮来进行混沌控制实验的方法;通过引入非线性解耦反馈,构造了一种易于物理实现的具有更强代表性的连续非线性系统,从中发现了一大类新的形态各异的混沌吸引子。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无失真压缩理论和多光谱图像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波段排序的谱空间预测算法(BRSS: Band Reordering Spectral and Spatial),结合Huffman编码完成了对多光谱图像的无失真压缩,和其它几种预测方法相比,BRSS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