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格-29参与的实战不太多,但战绩非常糟糕。海湾战争中,美军的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多次击落伊拉克米格-29:随后一架米格-29在躲避追击时,不慎坠地“自杀”:伊军有一架米格-29取得了战绩,但击落的是自己的米格-23战斗机:之后伊拉克的部分米格-29逃亡伊朗而被扣留:美军还摧毁了至少7架停在地面的米格-29。1991年,南联盟米格-29就曾经使用57毫米火箭弹空袭克罗地亚总统府,  相似文献   

2.
米格-29,是米格(МИГ)设计局为苏军设计的最后一代野战前线战斗机。北约命名“支点”(Fulcrum)。60年代末,苏联空军针对美国“FX”计划(后演变为F-15战斗机),提出对应的PFI计划。PFI意即“先进战术战斗机”。1971年,计划分为“TPFI”及“LPFI”计划。L代表Legkiy(轻),全称“轻型前线战斗机计划”,促生了米格-29。  相似文献   

3.
印空军战斗机中队的数量现在已由39个中队下降至30个中队,同时印空军已要求立刻将苏-30的年产量由8架提高至12架、组建另外一个米格.21bis战斗机中队。印度空军在过去几年里已有近6个米格系列战斗机中退役队,这迫使它采取技术创新的方法来保持其作战实力。这主要是由于老旧的米格-21、米格-23、米格-27战斗机退役和历届政府在过去20年里未能及时更换这些战机。  相似文献   

4.
1967年5月12日,越南河东地区上空,美军的一群F-105“雷公”正扑向“越共”目标。突然云雾中冲出了两架米格-17,美机连忙抛掉笨重的炸弹,调头迎战。战机飞舞翻滚,天空中霎时充满了武器的硝烟和轰鸣。混战之中,一架F-105咬住了一架米格-17,只见F-105的机炮射出一道鞭子般的红光,伴随着嘶嘶的低鸣扑向米格机。在远处,红光发散为一颗颗炽热的流星,撞进了来格-17的机身,米格立即带着浓烟倒头栽向地面。F-105成功的打退了米格,返回了己方基地。这门夺命的机炮,就是本文要描写的M61“火神”(Vulcan)加特林炮。  相似文献   

5.
军备较量     
俄罗斯将在柏林ILA-2006国际航空航天展上展出其最新研制的米格-29M战斗机。米格-29M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性能在米格-29家族中是最为完善的。该机装备有数字化的电传控制系统、矢量推力发动机和可探测“隐形”目标的新型雷达,火控系统中还整合了经过改进的光学定位系统,可在关闭机载雷达的情况下对空中目标实施远距离探测。  相似文献   

6.
在去年的莫斯科航展上,由于受科索沃危机的影响,俄罗斯亮出了几乎全部的家底,像米格-29、米格-31、米格-35、苏-27、苏-35、甚至技术验证机S-37“金雕”。今年初,俄米格1.44又完成首次试飞,一下子,俄第五代战斗机越吵越热,究竟S-37与米格1.44熟优熟劣呢? S-37采用前掠翼的气动布局,为此在莫斯科航展解说词中,解说  相似文献   

7.
《飞碟探索》2008,(6):53-53
1952年7月31日,美国新泽西州,帕索利亚。1952年,美国,华盛顿。1952年,朝鲜上空。这是1952年摄于朝鲜上空的有关不明飞行物和米格-15战斗机的录像带中显示的图像。  相似文献   

8.
周边军情     
也门 也门空军(UYAF)接收了俄罗斯米格飞机集团(RSK)提供的首批米格-29SMT单座战斗机和米格-29UBT双座多任务战斗机。这批米格战斗机于2006年10月初开始向也门运送。这是上述两种型号的战斗机首次销往国外。俄罗斯联邦空军(RFAF)分别于7月和9月授予了UBT和SMT型米格战斗机的出口证书。  相似文献   

9.
近日,有台湾官员表示,台湾派往美国训练的空军第21独立队F-16战机飞行员已经正式获准参加美国军方举行的本年度“红旗演习”。与美方战机飞行员和管制中心一起对抗“红军”战机。  相似文献   

10.
1999年3月24日,北约空军对南联盟实施狂轰滥炸。当晚,南联盟的巴塔吉尼卡(Batajnica)和尼斯(Nis)两个空军基地的警铃大作,装备米格-29的骑士(Vitezovi)中队携带R-27和R-73导弹迅速升空,准备迎击从意大利扑来的北约战机,不过,居绝对弱势的这批战机在当晚便有2架被击落,在开战不到48小时内更损失了6架米格-29。即使如此,南联盟空军从未放弃捍卫领空的使命,在战争期间始终奋战不已,即使损兵折将也在所不惜!骑士中队在战前原有16架米格-29,战后仅残存5架,该部队的奋战精神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并尊称他们是最勇敢的骑士!  相似文献   

11.
詹姆斯&;#183;杜立特尔是二战中的王牌飞行员。他因率领轰炸机群轰炸东京而被美国人誉为“民族英雄”,也因而荣获美国的最高荣誉——国会勋章。这位传奇的飞行员一生都在与飞机打交道。在他的生活中,驾驶飞机创造世界记录就像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2.
在北美洲有支属于欧陆国家的强大空中武力!这种说法听来不合逻辑.但却反映出德国空军在美国与加拿大的训练规模。现在每年有超过50架德国空军战机在北美洲上空进行训练.德国空军有四分之一的飞行时数都是在北美洲进行战术飞行训练的德国飞行员所创下的。德国空军在美国最初的飞行员与武器系统军官飞行训练分别是在德州与佛罗里达州进行.现在德国空军战术飞行训练中心及第20战斗机中队都位于新墨西哥州的何罗曼基地.为德国空军“狂风”战机与F-4F“鬼怪”战机飞行员提供基础与晋阶飞行训练。完成训练后的德国空军飞行是经常穿梭大西洋,前往加拿大进行低空飞行训练与参加演习。  相似文献   

13.
她有个不太雅观的怪名“鱼窝”,她曾经保卫了全世界4/5的人口,她服役超过40年.改型多达28种.装备了40多个国家.生产总数超过13000架(还在增加).她就是——第二代战斗机中宝刀不老的轻骑兵米格-211。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云模型的目标威胁等级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标威胁等级评估的实时性、正确性对于后续作战仿真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威胁等级评估的方法,通过对依据专家经验得到的对定性概念评估的隶属云图的贝叶斯修正,得到了标尺云.由战场态势信息对标尺云的匹配和处理,最终得到了目标威胁评估云图,实现了威胁评估.定性概念对战场态势的描述以及隶属云图体现了模糊性与随机性的较好结合,反映了空战时飞行员获取信息的不确定性的特点.通过实例验证表明:基于云模型的威胁等级评估的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对目标威胁等级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在二战后期,美国飞行员在海上飞行时都会携带一些小金属球,如果飞机不幸被击落而跳伞,落到大海上,穿着救生衣无助地漂荡,就要在海里扔一颗金属球。这些美国大兵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日本、德国军方得到这砦小球后,切开一看,里面除了空气什么也没有,也不知道这些“秘密武器”是干什么的。  相似文献   

16.
飞行环境综合因素对飞机供氧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行环境综合因素对飞行员的影响,尤其是对飞行员氧气防护装备性能参数的作用未见报道。本文测试了低空大速度飞行试验条件下飞行紧张因素对飞行员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飞行过载是飞行劳动中的重要生理负荷,但低空大速度飞行时飞行员的心理工作负荷是飞行中更重要的精神负荷,高度的精神负荷致使飞行员通气和瞬时需氧量明显增加,高达255L/min,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这对设计和计算飞机氧气呼吸装备的耗氧量,载  相似文献   

17.
2月29日11时25分,在莫斯科市郊茹科夫斯基航空城,“米格”人的梦想终于化为现实:一架矫健的新型战鹰从跑道尽头腾空而起,在蓝天中绕场飞行两圈后安全着地,米格1.44首次试飞大功告成!尽管它在空中只翱翔了18分钟,但“米格”人为此忍辱负重苦熬了6年时间,他们以雷鸣般的掌声表达出自己的心境。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俄罗斯空军正在试验,并将很快部署先进的K-37M战术空空导弹,这将极大地增强作战效能。导弹由米格-31BM战斗机携带,未来也可以用在其他作战飞机上。  相似文献   

19.
    
目前利用飞行员静态可达域和可视域对驾驶舱人机界面进行设计和布置无法保证飞行员在过载和振动状态下的操作特性满足飞行安全操作的需求.针对飞行员触点操作,基于LifeMOD人体肌肉-骨骼模型,利用正常状态下触点操作动作的捕捉数据对飞行员模型的肌肉进行训练,建立正向飞行员操作模型;在正向飞行员操作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含有肌肉力单元的飞行员人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能够进行逆向动力学仿真和分析.对模型加入±Z和+X方向的加速度以及ZY方向的振动等外部运动激励,模拟不同加速度和振动对飞行员触点操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控制台的触点操作受加速度和振动影响最小,应急操纵设备应布置在该区域,可保证飞行员在应急条件下及时、准确地操纵飞机,提高飞机的飞行安全性.非常规情况下飞行员触点操作能力仿真能够指导驾驶舱人机界面的优化布置,提高应急情况下飞机操纵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空中遭遇UFO     
飞行员,尤其是空军飞行员目击 UFO的报告,普通人大概是很少能听到的。因为军方不喜欢飞行员轻率地说,见到 UFO;再者,飞行员本人也不想陷入招致对自己舆论的是非之地,所以经常闭口不言。但是,反过来,如果有像飞行员那样真正可信赖的目击者报告,可以说将大大提高有关目击事件的可靠性。 与 UFO异常接近 1954年 10月 14日驾驶梅地奥双引擎喷气式战斗机的詹姆斯· R萨拉丁大尉在英国东南部埃塞克斯省的绍森德上空遭遇 UFO,两者差一点相互就发生冲撞了。   萨拉丁大尉将其后发生的事告诉了《飞碟评论》杂志的主编戴莱克·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