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解决微波毫米波幅相接收机的频率偏移超过中频带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中频正交接收机结合双边带抑载的优化结构.利用频率误差对消的方法,获得了稳定的低中频信号,不包含微波本振源的频率偏移且保持了2路输入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它的2路中频通道不对称,其中一路用一个晶体振荡器产生的正弦波预调制,对消过程用模拟乘法器和正交解调器在第1中频实现.与频率误差跟踪不同,它避免了锁相环引入的寄生调制和复杂性.分析了其性能,包括I/Q幅相不平衡的误差和校正.概述了一个实际的基于此结构的微波接收机,该接收机的特点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和小型化,性能测试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光纤陀螺在开机启动时零偏不稳定的问题,从机理上分析了2π电压初始对准及前向增益变化对零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调制方法,通过4种状态的调制、解调,实现了对Y波导2π电压的快速调整,有效缩短2π电压在陀螺开机时的初始对准时间,由5min缩短至1 s,克服了目前方波调制的缺陷.经频域分析和实验验证,该组合调制方法还可以抑制由调制引起的交叉干扰,能够有效抑制前向增益变化对陀螺零偏的影响,从而使前向增益变化导致的陀螺开机零偏变化由0.03(°)/h减小至0.01(°)/h.  相似文献   

3.
针对涡扇发动机过渡态多变量控制设计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抽功法在过渡态加减速线上的准稳态工作点处提取线性模型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过渡态主控回路闭环控制律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功率输入和功率提取解决过渡态动态特征提取难题,基于增益调度可作为非线性动态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将稳态多变量控制规律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设计方法推广到涡扇发动机过渡态主控回路闭环控制的设计中,并通过最小化矩阵迹优化闭环极点配置。针对2种不同过渡态主控回路闭环控制策略,分别设计了最小化矩阵迹寻优的过渡态主控回路的多变量闭环控制律,并进行从慢车到中间状态的基于涡扇发动机非线性动态模型的双通道过渡态性能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方案1过渡态控制双通道N1N2的调节时间不大于5.0 s,超调量不大于0.8%;方案2过渡态控制双通道πTN2的调节时间不大于5.6 s,超调量不大于0.8%。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捷变频率接收装置.包括设计方案、主要性能和实验结果。在该装置中,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大于70dB,本振信号的捷变速度小于4μs,IQ正交双通道的幅度平衡度优于0.1dB,相平衡度优于0.5°。  相似文献   

5.
力科公司近期发布WaveRunner6 0 0 0新系列数字示波器 ,共提供 5款型号 ,带宽从 350MHz至 2GHz。在350MHz至 2GHz数字示波器段 ,该系列示波器具有先进的信号捕获技术和容易使用的用户界面 ,它为台式数字示波器的性能提供了一个新的行业标准 ,供设计 /测试工程师用于开发及找出电路中的问题。WaveRunner6 0 0 0系列示波器在其覆盖的带宽段内具有领先的性能 /价格比。除WaveRunner6 0 30外( 2 5GS/s) ,每款WaveRunner6 0 0 0系列示波器都具有每通道 5GS/s实时采样ADC ,该ADC双通道工作时可叠加至 10GS/S采样率 (针对 1GHz的Wave…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一种用于DCP(数据采集平台)的新型频率合成及调制器的设计方案、理论分析及实现结果,方案中采用了新型器件实现±π/3BPSK、通过谐波混频调制跟踪锁相环路完成频谱搬移,与传统方案相比具有方案简洁、成本低、调制准确度高、频谱纯度高等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多套DCP系统。  相似文献   

7.
太阳射电爆发是一种潜在的导航系统干扰因素。通过导航信号模型推导,分析了其干扰导航信号的机理,提出太阳射电爆发干扰导航通信的影响方程与太阳射电爆发流量、接收机性能以及太阳–天线高度角有关,其中太阳射电流量总功率与信号的信噪比下降呈正相关;同时受到太阳–天线高度角和有效面积的制约,又与接收机环路滤波器响应函数呈卷积关系。通过对2003年10月28日、2006年12月6日和2015年11月4日事件中GPS失锁情况分析,发现同一次事件中同一站点不同接收机的失锁率不同;同一次事件中不同纬度的接收机失锁率不同,以及在同一次事件中L波段(1~2 GHz)太阳射电爆发频谱不均匀的条件下,L1和L2频段信号的信噪比下降情况也不同。从上述三个事件的观测表征验证了上述影响方程的分析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MBOC调制信号是Galileo和GPS系统的互操作导航信号调制方式。在研究MBOC调制信号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对MBOC调制信号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了MBOC调制信号,给出了仿真和测试结果。实验表明,该实现方式正确可行,对于新的导航信号结构的研究和新一代接收机的研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带约束碰撞角的顺/逆轨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逆轨、顺轨拦截模式,提出了带末端约束碰撞角的ACPN(Angle Control Proportional Navigation)、ACRPN(Angle Control Retro-Proportional Navigation)2种轨迹成型制导律.将线性的比例制导(PN)/负比例制导(RPN)作为标称指令,将碰撞角约束作为反馈指令,以相对加速度建立微分方程,得到了ACPN、ACRPN制导律.ACPN使用正比例系数,逆轨拦截目标;ACRPN使用负比例系数,顺轨拦截目标.与现有的研究结果进行仿真对比:ACPN具有耗费控制力少、末加速度小的优势;ACRPN的控制力、脱靶量、碰撞角误差较逆轨拦截优势明显.此外,分析了拦截高速目标的捕获区域.结果表明,ACPN比偏置比例导引的捕获区域大.当拦截弹的航迹角小于π/2+λi时(λi为初始视线角),宜采用ACPN(逆轨模式)拦截目标,拦截弹的航迹角大于等于π/2+λi时,宜采用ACRPN(顺轨模式)拦截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分析了振幅误差和相位误差对雷达性能的影响。为了简化起见,只考虑地杂波和单频干扰,且不考虑接收机的热噪声,文中讨论了单脉冲测角精度,时间域中滤波器抑制杂波的能力和空间域中滤波器抑制有源干扰的能力等6个有关雷达设计中的具体问题,结论简明,并给出了曲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感应传感是一种无接触、无磁体的感应技术,可用于精确测量金属或导电目标的位置、运动或成分,也可用于检测弹簧的压缩、拉伸或扭曲。针对当前感应检测装置功耗高、精度低等缺点,设计一种低功耗、多通道电感数字转换器。采用先进的两通道数字式转换器LDC1612作为传感器,用自制的PCB 线圈探测金属物,将感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IIC接口与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5529连接,可同时实现两路数据高速采集处理。实测结果表明:检测分辨率高达28位,精度达到次微米级。适合在苛刻环境中使用,不受非导电污染物(例如,油、水、污垢和灰尘)干扰。实现双通道无接触传感,成本和功耗更低,比现有感应传感具有更佳的性能、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GPS数字接收机中C/A码搜索算法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GPS信号结构出发,介绍了GPS时域/频域的二维序贯搜索原理.在虚警概率、检测概率与搜索速率分析的基础上,对几种序贯搜索方法性能进行了比较,提出并以实验验证了以并行12通道扩频相关器为基础的GPS C/A码捕获数字系统实现方案,改进的搜索算法的采用有效地缩短了码平均捕获时间并提高了捕获的可靠性,并成功地应用于GPS数字接收机中.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HP8902A测量接收机为主构成信号源、调制测量仪等仪器的自动检定系统,详细讲述了该系统的构成和软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15.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对GPS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存在可引起无线电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发生随机起伏, 这 种电离层闪烁现象会影响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的 性能, 降低定位精度, 严重时导致信号失锁.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对GPS性能的 影响涉及电离层物理、接收机设计和表征卫星几何分布的精度衰减因子(Dilution of Positioning, DOP)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通过对表征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参数 的分析, 根据GPS接收机跟踪环路和闪烁信号模型, 综合研究了电离层闪烁对 GPS接收机载波跟踪环和码跟踪环跟踪误差的影响; 结合实际观测, 评述 了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对单频和双频GPS接收机定位性能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及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机显示界面中字符编码的工效设计问题,以封闭模拟驾驶舱为基础,采用32名被试开展静态模拟实验,选取反应时间和反应正确率为工效评价指标,得出不同光照水平、颜色匹配和字符高度下显示界面呈现的中文、英文、数字及符号的辨识绩效.实验结果表明:中/英文、数字和普通符号的辨识绩效差异显著;0~600 lx范围内4个水平光照变化对字符编码辨识绩效影响较小;颜色匹配方式对字符编码辨识绩效影响显著,黄/白、绿/青的字符/背景色匹配方式辨识绩效较差,在字符编码设计中尽量避免使用.通过实验结论及对实验数据的深入分析,建立显示界面字符编码设计的数学模型,为飞机驾驶舱人机显示界面编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风云二号卫星应答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地介绍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应答机的功能、技术指标及研制过程中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如 :指令接收机的高灵敏度问题 ;遥控静噪问题 ;宽的跟踪调制带宽问题。这些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相关工程技术研究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Within the current Advanced Receiver Integrity Monitoring (ARAIM) scheme, the time offsets between different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constellations are estimated along with a position solution and the GNSS receiver clock error. This scheme is called the Time-offsets Estimated ARAIM, or the TOE ARAI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interoperability and compati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constellations, the time offsets are expected to be broadcast to users in future multi-GNSS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two new ARAIM schemes to make use of the Broadcast Time Offsets (BTOs): Time Offset Observed ARAIM (TOO ARAIM) and Time Offset Synchronized ARAIM (TOS ARAIM).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VPL performances of these two new ARAIM schemes rely strongly on the accuracy of BTOs. By varying the error model of the BTO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new TOO ARAIM scheme can outperform the existing TOE ARAIM scheme-even if the accuracy of BTOs for integrity is degraded to 4.5 m and the probability of a BTO fault is relaxed to 10−2 h−1. In addition, the new Time Offset Synchronized ARAIM scheme (TOS ARAIM) can also perform better than the existing TOE ARAIM scheme if the accuracy of BTOs for integrity can reach 0.75 m. As the TOO ARAIM also has a very relaxed requirement on BTOs and better VPL performance, the TOO ARAIM is regarded as a superior ARAIM scheme for multi-GNSS with BTOs avail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