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太空漫步     
1965年3月1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离开座舱,用一根绳索系在飞船上,到太空飘了十多分钟。因此,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人。  相似文献   

2.
飞出地球村     
神秘的宇宙浩瀚无垠。为了认识、开发和利用太空,揭示太阳系的形成和生命起源之谜,人类已进行了四十多年的空间探测活动。随着各种空间探测器相继升空,人类逐渐摆脱了地球的约束,飞向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并向着更遥远的星际迈进。从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到1998年11月7日美国77岁的宇航员格伦等7人乘“发现”号航天飞机从太空归来,美、俄两国已进行载人航天活动90次,共有700余人次宇航员升入太空,其中先后有12人登上了月球。月球、火星成为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重点。开发月球月球是…  相似文献   

3.
1965年6月3日,美国双子星座飞船第2次载人发射,爱德华·怀特手持机动装置步入太空,实现了美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 虽然,在此前2个月,苏联人已抢先实现了太空行走,但对美国人来说,太空行走仍足不可预知的险途。  相似文献   

4.
在航天飞机的每次飞行中,宇航员通常都是按曾在地面演练无数次的计划行事。而在1997年11月24日“哥伦比亚”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进行了一次应急行动,出舱把3天前刚释放进太空的“斯巴达”卫星又抓回来。像这种在太空临时计划在航天飞机飞行历史上还属首次。如图,美国宇航员温斯顿·斯科特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9日上午,当“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7名宇航员抵达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时,受到近百名母体记者和工作人员的欢迎。人们的掌声不仅仅是为了他们的到来,更是为了他们探索太空世界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气。同时。由于航天飞机自身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安全隐患,美国航空航天局已经决定2010年全面停止航天飞机的发射,采用下一代太空飞行器CEV取代之。  相似文献   

6.
10月11~24日,7名美国及日本宇航员乘发现号航天飞机飞往国际空间站,执行建站和为首批到站长期居住的伙伴“打前站”的任务。此次飞行是美国航天飞机问世以来的第100次太空之旅。自打1981年第一次升空以来,美国的5架航天飞机运送的货物质量累计已达1360吨。在发现号的这次飞行期间,有4名宇航员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了4次舱外活动。第一组在15日和17日出舱,第二组则为16日和18日。在总共历时27小时19分钟的太空行走中,宇航  相似文献   

7.
1961年 4月 12日,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在太空环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 108分钟后返回地球,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的首次太空飞行,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历史竟是如此的巧合-- 1981年 4月 12日,就在加加林上天 20周年之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航成功,它意味着载人航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以美国第一艘绕地球一周的军舰和首次登月的"阿波罗"飞船指挥舱的名字来命名的。航天飞机长 56米,高 23.3米,起飞质量 2040吨,起飞推力 2800吨,最大有效载荷 29 5吨。它由轨道器、外…  相似文献   

8.
在加紧空间站硬件制造的同时,俄罗斯正在“以人为本”,研制宇航员太空行走安全装置。这种微型的独立机动装置名叫USK,与美国航天飞机上出舱行走用的安全装置很类似。在宇航员进行出舱工作时,一旦系绳断裂,或宇航员搁浅、漂移时USK将会派上用场,因此有人也把这种装置称为“太空救生艇” USK由俄罗斯能源科学联合体属下的星辰宇航服制造厂研制,重40千克,使用时扣在“奥兰”宇航服的外面。它采用2组共8个加压充气小火箭来控制,每个小火箭可产生500克的推力,一台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原作者为美国女宇航员香农·露西德。文章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她作为美国宇航员参加美俄航天飞机—“和平”号计划时,在俄“和平”号空间站6 个月的生活、工作与感受,介绍了长期空间飞行所遇到的心理学及生理学上的问题,并指出了人类征服宇宙空间,特别是进行长期载人航天飞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日格林威治时间15时33分,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俄罗斯的联盟号运载火箭将联盟TM-17载入飞船送入太空。飞船载有2名俄罗斯宇航员——希波利耶夫和谢列布罗夫,1名法国宇航员让一皮埃尔·海涅雷。此次太空飞行代号为“牛郎星使命”,为期22天,将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12项科学试验,其中3项是全新的,即协同作用试验、组织试验、远距离救护。“协同作用试验”主要研究宇航员在地面和太空运动时的肌肉反应;“组织试验”是研究体液在宇航员体内的移动情况;“远距离救护”是研究能否遥控空间站上的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11.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绕地球飞行一圈后,平安返回地面,他虽然总共只在太空停留了108分钟,但却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前苏联东方号宇宙飞船共进行了6次载人飞行,其中包括1963年6月16日东方6号飞船把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送上太空。 继苏联人进入太空后,美国人也不甘落后。1962年2月2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格伦乘坐水星6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首次完成轨道飞行,而后美国又用水星号飞船分别把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美国水星号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宇宙空间研究计划的日程表上,近10年主要的空间活动有:1991年7月派3名宇航员搭乘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进行空间材料试验;1993年试射新研制的H-2型运载火箭;1995年利用H-2运载火箭发射不载人的“希望”号航天飞机;1998年向自由号空间站发射日本独自研制的日本实验舱,及承担向太空发射重达8吨的英国自由号空间站同轨平台的任务。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建造与自由号空间站相配套的  相似文献   

13.
6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华盛顿签署一项联合声明,双方将在空间领域进行密切合作。双方合作的项目包括: 1.1993年,俄罗斯宇航员参加美国航天飞机飞行,同年美国宇航员进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工作; 2.今后3年内,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俄国作为一个完全伙伴参加美国自由号空间站,它是不感兴趣的,但愿意按照合同向美国提供专门技术和发射服务; 3.美国将购买俄罗斯的联盟TM载人飞船,作为美国自由号空间站宇航员的营救飞船;  相似文献   

14.
5日美国航宇局局长戈尔丁和俄罗斯空间局局长高普捷夫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交换宇航员互乘航天器的协定,即俄罗斯宇航员将在1993年11月乘坐美国的航天飞机,而美国的宇航员则准备乘俄的联盟号宇宙飞船到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90天。另外,美航天飞机将载两名俄宇航员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去替换在那里工作生活数月的俄宇航员; 俄在1994年向火星发射的探测器上将搭载美国的科学仪器。 6日北京时间14时20分,中国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两颗卫星,即中国的第14颗返回式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和瑞典的“弗利亚”(Freja)科学实验卫星。中国的卫星将在太空运行8天,进行科学探测和微重力试验,其中一项实验是中国和日本联合进行  相似文献   

15.
85年10月底有两名西德和一名荷兰宇航员陪伴五名美国宇航员乘航天飞机“挑战者”号进入太空。这是载人空间史以来第一次有八名宇航员一起进入太空。他们完成了各种空间试验和发射卫星的任务。今后还有几个国家的宇航员将相继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6.
太空巴士     
人们习惯将城市里穿行的公共汽车叫巴士,它是现代都市中最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自从有了飞机之后,人们出门或到世界各地旅行,就可以乘坐又快捷又方便的飞机了,飞机便被称之为“空中客车”。人类要想上太空,乘巴士和飞机就不行了。航天技术的发展,除了能载一两人的飞船之外,还研制成了最理想的被称为“太空巴士”的太空载人工具──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现代航天技术的最新成果,它是一种能反复使用的、可往返于太空的新的航天飞行器。航天飞机最大的特点是既能像火箭一样垂直发射升空,又能像飞船一样在太空轨道上运行,能进行机…  相似文献   

17.
所谓远程宇航是指地球人类走出太阳系,到达银河系以及更远的星系、星体间的宇宙航行。太阳系内的宇航在目前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已可以实现了。自从1961年4月11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次进入太空以后,人类曾多次派出飞船和探测器前往月球及太阳系内各大行星进行查探,这些活动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考察成果。目前“旅行者”号正以17.2千米/秒的速度飞向太阳系的边界,将进入茫茫的太空。虽然它从1977年发射至今已近20年,但仍未走出太阳系,按这种速度计算,要在14.7万年以后才能飞抵太阳系外最近的另一颗恒星。这对于…  相似文献   

18.
“和平”号空间站是前苏联于1986年建造成功的 ,至1999年在太空中已飞行了13年之久。按照其设计寿命早已超期 ,因此“和平”号的退役是必然的。但是 ,在新的空间站尚未建成之前 ,“和平”号不得不继续肩此重任。“和平”号被送入太空后 ,原定使用期限为5年。由于缺少资金 ,无法及时进行“新老更替” ,在超期服役的过程中 ,虽然宇航员不断对空间站上的设备进行维修更新 ,但事故仍时有发生。1997年9月8日 ,一个集成块损坏 ,空间站中央计算机出现故障 ,并导致飞行自动定向系统失灵。同年6月 ,“进步”号飞船与“和平”号相撞…  相似文献   

19.
李建云 《飞碟探索》2006,(10):18-19
运载火箭与飞船的出现,使人类数千年来飞向太空的理想得以实’现。飞船与航天飞机相比,具有投资少、技术成熟和结构相对简单等特点。它在太空中可以环绕地球飞行,也可以做变轨机动飞行。飞船的外形其实并不像船,只是因为要在陆地和太空之间飞来飞去,充当舟楫之用,所以才取名为飞船。飞船还有载人和载货之分。  相似文献   

20.
日本航天员野口宗千将在搭乘重返太空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飞往太空,并进行三次重要的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