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林 《航天》2009,(9):10-13
继载人航天、嫦娥工程之后,在不久的将来,首个中国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将在更遥远的火星上空出现,中国将展开自己的火星探测活动。2009年10月,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搭载在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上,由联盟号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2.
《航天》2009,(7):9-9
5月2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党委副书记张伟强在第三届上海航展上向外透露,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下半年搭载俄罗斯火箭发射升空,并与同行的俄罗斯火星探测器联合探测火星和火星卫星。  相似文献   

3.
YH-1火星探测器设计及研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中国首颗YH-1火星探测器的任务功能、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给出了探测器设计中的火星探测超低温适应、深空探测自主姿态确定与控制、超远距离通信、休眠唤醒和剩磁控制等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解决途径。试验和验证结果表明:YH-1火星探测器的设计满足火星探测特殊环境的任务要求。其设计和试验技术可直接用于我国其他深空探测项目,为后续深空探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王小一 《航天员》2013,(6):35-36
2012年8月6日,NASA发射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盖尔陨坑,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好奇”号不断向地球传送着这颗红色星球的信息,从首张火星地表图片的传送到古河床的发现,“好奇”号不断勾画着人类登陆火星的美梦。最近,“好奇”号对火星表面土壤加热发现了丰富的水资源,这一惊喜发现是否也在预示着人类的火星旅行计划已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5.
山珍 《航天员》2009,(3):34-37
自1962年苏联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以来的近半个世纪里,世界各国先后发射火星探测器30多个。尽管这些“火星使者”中有2/3未能完成使命,但人类探测火星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以美俄为主的航天大国,在火星探测方面又开始暗暗地较劲。已充分掌握航天技术的中国,在火星探测方面自然也希望有所建树。2009年10月,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YH-1)将搭乘俄罗斯的运载火箭,踏上拜访火星的漫漫旅程。  相似文献   

6.
袁越 《中国航天》1999,(2):31-33
作为其长期火星探测战略的一部分,美国航宇局去年12月11日和今年1月3日又把两颗火星探测器送入太空。这两颗探测器将分别从火星轨道上和在火星表面上对该行星进行研究。美国两年前发射了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两颗探测器,拉开了其新的火星探索活动的序幕。它...  相似文献   

7.
作为其长期火星探测战略的一部分,美国航宇局去年12月11日和今年1月3日又把两颗火星探测器送入太空。这两颗探测器将分别从火星轨道上和在火星表面上对该行星进行研究。美国两年前发射了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两颗探测器,拉开了其新的火星探索活动的序幕。它的火星探索计划的目的是研究那里的气候变化、资源情况以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最近发射的两颗探测器的主要任务将是研究气候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欧洲的“火星快车”和“猎兔犬”2火星探测器由俄罗斯运载火箭送上旅程之后,美国航宇局又分别于6月10日和7月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用德尔它2型运载火箭发射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着陆探测器。这两颗探测器同属于“火星探测漫游车”(MER)计划,代号分别为MER-A和MER-B。包括发射、探测器硬件和运行工作在内,两颗探测器总共要耗资约8亿美元。这两次发射都因天气和技术上的问题而推迟。探测器在达到地球逃逸速度后按预定程序同德尔它2火箭的上面级分离。尽管发射取得了成功,但有关人员深知还不到庆功的时候,因为迄今为止人类的30次火星…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11,20(6):31-31
2011年11月9日,搭载有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由天顶-2SB41.1火箭发射升空,688s后探测器与火箭分离,进入近地点207km、远地点347km的椭圆轨道。  相似文献   

10.
易林 《航天》2014,(10):F0002-F0002
美国东部时间9月21日晚7点24分,美国国家航宇局(NASA)“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探测器”(MAVEN)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将研究火星高层大气。另外,MAVEN进入轨道后两天,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也进入了火星轨道并发回火星照片。  相似文献   

11.
袁越 《中国航天》2000,(10):28-30
由于运行位置的原因,人类发射火星探测器要‘相机行事”。适时发射可以使探测器在飞往火星时既省时,又省力。这样的机会一般每两年多才出现一次。为了加紧探索火星,美国几年前设立了火星勘测者计划,准备每遇一次机会就发射两颗探测器。1996年发射的头两颗探测器——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MGS)均顺利抵达目的地。1998年底和1999年初,美又相继发射了火星气候轨道器(MCO)和火星极区着陆器(MP)(统称火星勘测者1998),但这两颗探测器却在最后入轨和着陆的关头相继失踪,引起广人们对美国火星探索计划的强烈批评。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2.
李琳 《航天员》2014,(1):47-49
MAVEN:火星大气的考古学家 “火星大气和挥发物质演化探测器(MAVEN)”是NASA火星勘测计划的第二个任务,同时也是第一个致力于探索研究火星高层大气的航天器。MAVEN将会测量火星上层大气的密度,来帮助科学家理解这颗红色星球历史上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3.
孟萌 《航天员》2014,(6):72-73
2012年8月,“好奇”号天空起重机系统的巨大成功使美国火星探测向前迈进一大步,而今NASA又在紧锣密鼓得筹划着下一次同等级的火星“漫游者”计划。据了解,目前NASA正在研发新的火星探测器。并将于2020年登陆这颗红色星球。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中环绕器的研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星探测是国际深空探测的重点和热点,2020年,中国、美国、阿联酋的火星探测器相继发射升空。我国的首颗自主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巡视器组成,将一步实现火星的"绕、着、巡"。其中,火星环绕器作为探测器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地火转移、制动捕获、离轨分离、中继通信以及环火科学探测等重要任务。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火星环绕器的研制历程,介绍了环绕器的基本方案,分析了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攻关情况,指出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构建通用化环绕平台的构想,为后期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发射短讯     
<正>阿联酋计划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据2015年5月12日报道,阿联酋将于2020年发射一颗名为希望号的火星探测器,以绘制火星气候和研究火星大气层。目前,阿联酋发射过2颗小型地球观测卫星,希望号火星探测器是一次重大太空战略,探测器将携带光谱分析仪分析红外和紫外线信号,同时装配数码相机,其太空任务是测量火星大气层水、灰尘和其它微粒,试图了解火星如何从远古时期潮湿温暖过渡为现今干旱遍布灰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飞向火星     
火星——距地球最近的红色行星,与地球最为相似,让人类产生过无限遐想。近半个世纪,人类在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征途上前赴后继,前苏联、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共发起30多次火星探测计划,其中三分之二以失败告终,但研究一直没有排除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今年8月,美国新的火星探测器"凤凰"号再次升空,它有望成为首个在火星极区着陆的探测器,对寻找火星生命发起新的强有力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小力 《中国航天》2013,(12):29-33
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运载火箭11月5日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该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船”。火箭于当地时间下午2时38分(北京时间下午5时08分)起飞,约45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近地点246.9公里、  相似文献   

18.
中国     
《航天员》2011,(2):6-7
中国火星探测器模型曝光 3月7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在这次展览中,我国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模型首次与公众见面。  相似文献   

19.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4,(2):52-56
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火箭2013年11月5日在斯里啥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该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船”。作为印首项真正意义上的行星际探测任务,这项任务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多次发射推迟之后终于顺利启程 ,追随先行一步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 ,踏上了前往火星找寻水和生命存在的痕迹的旅程。“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 2 0 0 3年 7月 7日 2 3时 18分 (北京时间 8日 11时 18分 )由“德尔塔 2”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原定于 6月 2 5日发射 ,但是由于天气和技术原因 ,发射工作被连续推迟了 5次。如果一切顺利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和美国宇航局 6月 10日发射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将于 2 0 0 4年 1月在火星上着陆。美国发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