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据《航讯》一九八一年三月廿六日报导:上周晚些时侯美国海军第三次对靶舰成功地发射了1枚通用动力公司的“战斧”巡航导弹。据发言人说,这枚导弹是在三月廿日由潜离加利福尼亚海域的潜艇发射的,导弹命中了靶舰,而且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2.
肖择 《上海航天》2003,20(2):37-37
BGM 10 9“战斧”是一种全天候亚音速多用途巡航导弹 ,兼有战略和战术双重作战能力 ,是美军实施远程打击的“撒手锏”。美国海军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携带了 10 0 0多枚“战斧”导弹 ,第 1天“斩首行动”中就发射了约 4 0枚。由此可见 ,美军非常倚重“战斧”导弹对伊拉克进行外科手术刀式的精确打击。“战斧”Block 3型导弹射程为 16 6 7km(舰射型 )或 112 7km(潜射型 ) ,巡航速度Ma =0 .72 ,命中精度 3~ 6m。与 1991年海湾战争中使用的Block 2型相比 ,美军在本次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Block 3型作了一些改进。这主要…  相似文献   

3.
美国防部预计今秋实施战斧导弹现代化计划,旨在增进该武器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战斧改进计划着重于该武器系统的技术改进,其中包括采用具有穿透加固目标能力的战斗部和新的制导系统。这项改进计划还可以促进现有反舰型战斧导弹的改型,并将生产1700枚新型导弹。 该项计划于今年秋天进行招标,并于1994年春天签订承包合同,工程制造研制阶段为期4年。战斧导弹目前的生产者麦道公司和休斯导弹系统公司将就这项合同开展竞争。  相似文献   

4.
美联社加利福尼亚,穆古角七月三十一日消息:据官方报导,一枚从加利福尼亚海岸水下潜水艇上发射的巡航导弹星期四在内华达州预定的靶场接近目标处坠落。根据穆古角太平洋导弹试验中心的声明,这枚导弹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设施损坏。海军的这枚“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犁头鲛”潜水艇从在水下发射的,在圣克利门蒂岛附近出水。消息说,导弹在水面上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动作,然后继续飞越陆地,向着位于拉斯  相似文献   

5.
据《航讯》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三日报导:三月二十八日五角大楼成功地试验了通用动力公司的潜射型常规对地攻击“战斧”导弹。第一次进行这种试验时,这种巡航导弹是由潜离加利福尼亚海域的潜艇发射的,转入了巡航飞行后,这枚导弹约飞行了300海里,到达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的托诺帕试验场。在内利斯靶场,这枚导弹曾在各预定航向上执行全制导常规对地攻击飞行任务,在用降落伞回收系统回收这枚导弹以前完成了数次对地面目标的模拟攻击。  相似文献   

6.
许兴 《中国航天》1991,(9):32-33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从停泊在波斯湾、红海和地中海的水面舰只和潜艇上发射了约300枚BGM-109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TLAM)。战斧导弹原是作为战略核武器设计的,事实证明,它同样能用于常规战争。 在沙漠风暴行动中,战斧导弹首次用于实战。1月16日和1月19日,美国的邦克山号(CG-52)军舰和停泊在红海的路易斯韦尔号潜艇分别首次从水面和水下发射了战斧导弹。美国匹兹堡号军舰也发射了战斧导弹。  相似文献   

7.
尹怀勤 《航天》2011,(6):36-37
3月19日,美英法三国开始对利比亚实行军事打击。在当天进行的空袭行动中,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军和英军军舰与潜艇就向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郊区和东部城市米苏拉塔等地发射了11O多枚战斧巡航导弹,袭击了20多处防空设施和民事目标。在随后的几天里,每天又都发射了一批这种导弹。截止到4月1日,美军共发射了221枚、英军共发射了7枚战斧巡航导弹。那么,战斧巡航导弹究竞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呢?  相似文献   

8.
海湾战争爆发后不久,美海军就向伊拉克发射了216枚“战斧”巡航导弹,命中概率达80%以上,摧毁了许多战略目标.这是“战斧”导弹首次用于实战.美海军在海湾的20艘舰只装备了约500枚“战斧”导弹.“战斧”有BGM-109A/B/C/D四种型号,A、B为战略型;C、D为战术型.BGM-109C带“小斗犬”导弹的战斗部.战斗部重545kg.炸药340kg.BGM-109D带组合效应弹头,弹头装有166个BLU-97/B分弹头,沿导弹轴向配置.每个分弹头重约1.54kg.这次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是C型.  相似文献   

9.
据《航讯》一九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报导:美国海军调查人员已断定,本周早些时间“战斧”巡航导弹试验失败的原因是由于降落伞回收系统失灵。这枚通用动力公司的导弹是十二月十六日由一艘水下潜艇于加利福尼亚海域发射的。导弹由鱼雷管弹射出来几秒钟后成功地激发了水下助推器,冒出水面,但在转入持续巡航  相似文献   

10.
战斧多用途巡航导弹是一个导弹系列,它不仅能从不同的发射平台(如水面舰艇、潜水艇、陆地)发射,而且具有打击战略和战术目标的双重能力。 根据发射位置的不同,战斧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海射型,包括BGM-109A(对陆攻击核导弹)、BGM-109B(反舰导弹)和BGM-109C(对陆攻击常规导弹)。第二种是陆射型,即BGM-109G(为欧洲战场研制的地地核导弹)。第三种是美空海军联合发展的空射型,即战斧中程空射巡航导弹,又叫作战斧Ⅱ,其中AGM-109H为美国空军的机场攻击导弹;AGM-109L为美国海军的反舰/对地攻击导弹。下面分别介绍BGM-109A、BGM-109B、  相似文献   

11.
巡航导弹是远距离海战的一种有力武器。对于敌方的多目标编队,可以通过巡航导弹的大规模齐射实施饱和攻击。这项作战任务将主要由水面舰只来承担,因为只有水面舰只才装得下数量较多的巡航导弹,这个优点在采用垂直发射系统时就可得到最好的利用。这一点已为在“诺顿海峡”导弹试验舰(AVM-1)上的一次“战斧”发射试验所证实。  相似文献   

12.
雨丝 《航天》2014,(9):50-50
美国海军近期证实“科罗拉多”号将于加州的穆古角海军基地试射挪威康斯堡公司研制的“海军打击导弹”,并借鉴7月10日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中挪威“弗里乔夫·南森”号护卫舰于夏威夷附近的成功发射经验,此舰在演习中向退役两栖舰“奥格登”号发射了一枚“海军打击导弹”并直接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13.
奥托布鲁报道:几年来,MBB公司军械部(UA)主要是从事研制垂直发射的地(舰)空导弹.由西德国防部提供资金,MBB公司已为“垂直发射试验计划”制造了八枚实验导弹.实验成果有助于形成新一代的防空系统的构想.由军械部(UA)提出的这一试验计划提供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最新一代的地(舰)空武器系统并证实了迄今为止还是理  相似文献   

14.
所有新型海上导弹最重要的可能是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并由通用动力公司和麦道公司生产的战斧海射型巡航导弹(SLCM)。它与射程为1750英里的对沿岸目标攻击的战斧战略导弹不同。这种战术型战斧是攻击舰只的,最大射程450公里。到1988年底,海射型战斧的总采购量有可能达到1861枚左右。1985年底以前已交付了470枚左右。这种导弹由装在水面舰只甲板上的装甲发射箱或垂直发射系统发射,潜射型由鱼雷管发射。  相似文献   

15.
据《航讯》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二日报导:最近在波多黎各大西洋舰队武器试验场从加拿大护卫驱逐舰 HMCS “休伦人”号上发射了两枚导弹,从而成功地结束了“海麻雀”垂直发射系统的海上验证试验。验证活动包括垂直发射的“海麻雀”导弹的飞行试验。每枚导弹都装有雷锡恩公司研制的燃气舵控制器(JVC)。当导弹升空以后,JVC 使导弹机动,这样导引头可以截获由舰上火控雷达跟踪和照射的靶标。导引头在预定时间内截获目标,这时导弹由 JVC 制导自动地转换成由弹上自动驾驶  相似文献   

16.
皇家海军选用了垂直发射“海狼”舰空导弹,并将其装备在将于1988年服役的新的23型快速护卫舰上,作为主要反反舰导弹武器.垂直发射“海狼”以八管集装系统为一组,23型快速护卫舰将配备四组这样的武器系统,即32枚待发导弹.该武器系统能增  相似文献   

17.
“飞鱼 MM-40”面—面导弹发射试验的结束标志着由法国宇航公司战术导弹分部设计与制造的“飞鱼”导弹系列已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由于目前 MM-38导弹已作为一种经济有效而又可靠的反舰武器系统牢牢地占据了世界市场,同时空—面型 MM-39导弹也已投入服役,所以下一步发展目标自然是 MM-38导弹的后继型,它的重量应  相似文献   

18.
对常规海射战斧巡航导弹的改进主要是提高这种武器的对陆攻击作战能力,特别是在精度和灵活性方面。从传统上来说,由于对远程导弹的有效载荷的尺寸和重量限制很严,而且其精度也有限,所以这种导弹都要携带核弹头。投放精度不高的装核弹头的导弹,即使脱靶也可象常规装药导弹直接命中目标一样有效。因此提高精度是减少海军依赖某些核武器的一种途径。 美国海军目前有三种型号的战斧巡航导弹:反舰型战斧导弹TASM;对陆攻击型战斧核导弹TLAM-N和对陆攻击型战斧常  相似文献   

19.
自1983年以来,西德陆军一直在考虑将带有反坦克导弹的升降作战平台用于反主战坦克和直升机作战战场。这一计划目前被称为“黑豹坦克破坏者”。该计划的方案之一是研制装备霍特导弹的EPLA升降作战平台。目前已从第一台试验平台上成功地发射了5枚导弹。  相似文献   

20.
战斧,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90年代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使其名声大振。自1991年以来,美国海军平均每年要消耗100枚战斧导弹。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近千枚战斧从一艘艘美国战舰和潜艇上发射,使得战斧成为美国强权政治的急先锋,也成为对别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