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宏光 《飞行力学》1998,16(1):20-25
对某型第三代红外空空导弹的不可攻击区,即“黑洞”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数学仿真进行验证,证实了“黑洞”的存在,通过对攻击区中“黑洞”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在比例导引系数进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黑洞”的方法和工程实施途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效地提高导弹的制导精度,消除了攻击区中的“黑洞”改善了导弹的全向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2.
带有攻击角度和攻击时间控制的三维制导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张友安  马培蓓 《航空学报》2008,29(4):1020-1026
 在三维空间导引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假设目标静止,而导弹本身以恒速运动,根据实际的攻击角度与设定的攻击角度误差,分析和设计了期望的视线(LOS)角运动学,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了带有攻击角度控制的三维导弹导引律。为了对攻击时间进行预测与控制,假设导弹本身以恒速或者匀加/减速运动,先将导弹导引到预定的攻击角度上,根据待飞直线距离对待飞时间进行估算,再根据预测时间误差,确定导弹按照特定的圆弧轨迹机动飞行的指令和机动飞行的时间,通过机动飞行来对时间误差进行补偿,最后,再利用所设计的导引律攻击目标。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美国导弹防御局(MDA)在去年启动了一个“多目标杀伤飞行器”(MKV)计划,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同时击嬖包望磊矗导藉作战部和诱饵在内的多个目标的单一拦截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已分别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竞争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领弹的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一枚虚拟领弹按指定的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以直线飞向目标。实际导弹通过机动以"等待"虚拟领弹的到来,导弹与虚拟领弹相遇后随其一起飞向目标,从而实现导弹的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控制。对于这种导弹对虚拟领弹的轨迹跟踪问题,建立了控制设计模型并采用了分阶段控制设计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飞机敏捷性与空空导弹攻击区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飞行力学与控制,导弹制导与攻击区,计算机仿真等理论和技术,针对飞机的三轴方向提出了一种敏捷性矢量的估算方法,建立了求解攻击区的弹道方程组,并利用二分法求解导弹攻击区,通过数值计算求得两种情况,(即无敏捷性载机地敏捷性目标,敏捷性载机对无敏捷性目标)下空空导弹攻击区,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飞机敏捷性对导弹攻击区和影响规律和最优攻防策略,为空战决策和新型飞机的预研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导弹速度时变的攻击时间与攻击角度控制导引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导弹速度非定常情况下的协同制导问题,提出了两种分别满足攻击时间约束、攻击时间与攻击角度约束的导引律.首先通过求解导弹在比例导引(PN)及带攻击角度约束的偏置比例导引(BPNIAC)下的系统微分方程,得到导弹飞行的实际剩余航程,并根据指定的攻击时间与导弹的实际速度曲线构造标称剩余航程,将攻击时间控制问题转化为导弹实际剩余航程对标称剩余航程的跟踪问题.然后,在PN及BPNIAC的基础上附加反馈控制项使导弹实际的剩余航程跟踪标称值,从而实现导弹速度时变情况下攻击时间的控制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预测速度曲线及在线更新策略对标称剩余航程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7.
针对导弹饱和攻击所需发射导弹数量现行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饱和攻击时导弹命中概率与导弹发射数量的关系.建立了命中概率随导弹发射数量变化的动态计算模型,最后给出了计算饱和攻击所需发射导弹数量的一种新算法.  相似文献   

8.
雷达半主动制导中程空对空导弹,是现代战斗飞机的标准武器。典型的发射攻击方式是迎头拦射,用以截击低空或超低空入侵的敌机目标。本文讨论了拦射攻击的基本火控算法,以及导弹发射包络计算、信息显示和导弹装定参数计算等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种导弹攻击时间协同导引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具有攻击时间约束的多枚导弹协同导引律。首先,根据各枚导弹的估计到达时间来指定攻击时间,并由指定攻击时间设计期望的弹目距离,使攻击时间控制问题转化为弹目距离跟踪问题;然后,引入导弹导引非线性模型,采用反馈线性化的方法将其转化为线性模型;最后,利用线性极点配置的方法设计出稳定的控制律。仿真结果证明,所有导弹都能非常精确地按照指定攻击时间到达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多目标超视距空战是今后空战的主要形式,多目标攻击武器系统是当今航空武器系统研究的重点和发展的标志。本文分析了多目标攻击系统的特点,并阐述了用快速模拟法对导弹允许攻击区的计算方法以及单机多目标攻击的战术决策思想。最后介绍了多目标攻击系统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11.
对水面舰艇导弹被动攻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水面舰艇导弹被动攻击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导弹被动攻击的优缺点和在作战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导弹被动攻击对武器装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近日,美国国会批准拨款500万美元,就发展太空导弹防御系统开展独立研究。该计划一旦启动,意味着上个世纪80年代的“星球大战计划”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3.
姜欢  刘彦  邢晓岚  陈万春 《飞行力学》2007,25(3):26-29,33
越肩发射是空空导弹攻击后半球目标,实现全向攻击的新型攻击方式。采用程序转弯和空间比例导引复合制导以实现导弹越肩发射,并设计了相应的简单自动驾驶仪,分析了攻击区影响因素以及攻击区搜索算法,最后计算出了空空导弹的全向攻击区,验证了制导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三维空间导引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假设目标静止,而导弹本身以恒速运动,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三维导弹导引律。根据实际的攻击角与设定的攻击角误差,分析和设计了期望的视线角运动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带有攻击角度控制的三维导弹导引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张友安  梁勇  刘京茂  孙玉梅 《航空学报》2018,39(9):322009-322017
假定所成型的导弹飞行轨迹由圆弧段和直线段构成,直线段经过目标点且满足导弹末端攻击角度的要求,圆弧段起始于导弹初始位置且与直线段相切于待定的点,该点由指定的导弹攻击时间通过迭代算法得到。给出了可行的攻击时间范围。在轨迹成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虚拟目标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在圆弧段提出一种前馈加反馈的复合控制方案,在直线段提出一种带角度控制的比例导引方案。该方法是一种几何方法,易于工程实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同时对攻击角度与攻击时间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6.
理想视线制导律是一种沿理想视线方向的、对终端相对位置与终端相对速度进行控制的弹道成型制导律。基于此制导律,提出了一种圆弧假设并推导了理想视线约束角度与飞行剩余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设计了多导弹飞行时间协同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低速目标的多导弹协同攻击策略。该制导策略通过调节各导弹终端理想视线与相对距离矢量方向夹角大小的方法,有效地减小了各导弹飞行时间之间的差额。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制导策略可以很好地实现多导弹对固定目标的协同攻击并且有较强的容错性。  相似文献   

17.
余飞 《国际航空》2009,(10):31-32
俄罗斯战术导弹公司(TRV)在今年莫斯科航展上展示了几款新导弹:RVV-SD、RVV-IVE)和Kh-35UE。RVV-SD和RVV-MD分别是基于R-77(AA-12“蝰蛇”)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和R-73(AA-11“弓箭手”)红外近距格斗导弹改进的出口型。Kh-35UE则是Kh-35空射反舰导弹的增程型。TRV公司表示,这几款新型导弹的推出将进一步提高俄罗斯空空导弹在国际武器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反舰导弹攻击海面舰船目标时,通常根据目标的散射特征数据进行目标类型判定并做出决策。但是在高海况下:如果导弹横浪飞行,海浪对导弹命中目标的影响会变小,基本能保证可靠命中目标;但如果导弹顶浪飞行,则海浪会引起目标雷达反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起伏甚至突变,影响导弹对目标的锁定和判断。文章建立了不同海况和舰船目标的融合模型,并针对融合模型仿真计算了导弹不同突击方向时的 RCS,最终根据高海况时舰船横浪或顶浪航行的原则,按照捕捉概率最大的方向确定导弹的攻击方向。  相似文献   

19.
空舰导弹对典型目标攻击效果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建立了空舰导弹对典型目标的射击精度仿真模型以及目标易损性分析模型,利用仿真模型和解析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某型空舰导弹对典型目标的攻击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进行多目标攻击对导弹"同时"发射的要求,考虑多枚红外导弹连续发射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红外寻的制导空-空导弹红外辐射模型,并以此计算了导弹发动机喷管的红外辐射、尾喷焰辐射、蒙皮辐射和反射的环境辐射,将结果与目标飞机红外辐射进行对比,研究使用红外导弹进行多目标攻击的可行性问题,并给出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