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剧机翼失速(AWS)项目解决了飞机跨音速阶段的非指令性横向运动问题,比如机翼下沉和机翼摇摆。这一项目的起源是,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F/A-18E预生产型飞机在机动包线的中心位置出现了机翼下沉。通过前缘襟翼运动程序的修改和在机翼折叠处增加带孔整流板,解决了F/A-18E/F飞机的问题。尽管如此,启动了AWS项目,作为对F/A-18E/F研制时技术准备不充分的亡羊补牢之举。AWS项目的目的是,找出F/A-18E/F飞机存在问题的根源、获得对引起机翼下沉的气流机理的深刻认识、找到相应的方法和分析工具,使得将来的项目在试飞之前就可以发现此类问题。文章回顾了AWS项目的目标、技术水平现状、获得的成就以及研究结果的影响等。总结了经验和教训,以利于以后的项目,在试飞之前就可以预测到飞机的横向运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失速期间翼面上的流动原理,一个8%的F/A-18E模型在NASA兰利中心16英尺跨音速风洞中进行了跨音速风洞试验。使用的技术方法集中在力、力矩、压力以及压力敏感测量相关的静态(或时间平均)和不稳定风洞数据与不稳定风洞失速事件上。文章集中在F/A-18E飞机的试制批构型在M数0.90时获得的数据上。通过天平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压力测量以及通过对大量仪表信号的均方根(rms)计算,获得了机翼在失速过程中发生在机翼上的动态不稳定性。其次是概括了整个有关影响机翼失速过程的压力透视。通过分离迅速前移触发的不稳定事件观察8%F/A-18E模型感受的机翼急剧失速,在一个非常小的攻角增量范围内就能迅速地使分离从后缘前移到前缘襟翼铰链线。发生分离的攻角因试验而不同,攻角增量大于1。。使用压力敏感涂料观察了同时发生在两个翼段或不对称翼段上的机翼急剧失速。在深入了解发生在机翼上表面的流动结构和这些结构可能的不对称时,压力敏感涂料数据和机翼根部弯矩数据是必不可少的。8项静态数据试验进行的重复性分析为机翼急剧失速不稳定气动特性提供了一种快速、价廉的检验。重复性分析结果与用不稳定测量技术捕获的数据非常符合,该方法必将用于确定用专用仪表测量的、更复杂的不稳定数据的试验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F/A—18E/F的试飞中暴露出来的"掉翼尖"(机翼突然失速)问题,一度使得F/A—18E/F项目发展陷于停顿。为此,美国军方协调多方研究力量对F/A—18E/F的机翼突然失速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最终在实际试飞过程中找出了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运用静态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了解急剧机翼失速(AWS)现象的物理过程,确定静态品质因数(figures of merit),利用NASA兰利研究中心研制的TetrUSS模拟装置得到的纳维-斯托克斯算法是以四面非结构网格为基础的。通过在两种飞机上比较CFD模拟结果了解急剧机翼失速现象的物理过程。预生产型F/A-18E飞机构型在某些几何形状和气流状态下会出现急剧机翼失速,而F-16C飞机构型不存在这种现象。通过比较不同气流状态下两种飞机构型之间的详细流场,运用计算结果认识引起急剧机翼失速的原因。以这些方法为基础,开发了许多用来预测急剧机翼失速的静态品质因数。潜在品质因数包括升力的突然下降、翼根弯矩对迎角α的变化以及翼型升力随α的变化率。  相似文献   

5.
美国《波音公司网站》2009年3月11日报道:波音公司F/A-18E/F“超级大黄蜂”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项目已成功完成了一系列风险降低试飞,验证了该IRST系统在F/A-18E/F飞机上的兼容性和效能。IRST是一个无源的、远距离传感器系统,它能够搜索并探测在其视场内的红外辐射。  相似文献   

6.
钱锟 《国际航空》2011,(8):28-30
美国国防部曾协调动员各方研究力量和资源组成“国家队”来研究F/A-18E/F的跨声速机翼突然失速(AWS)问题,研究了一整套预测、模拟和解决战斗机跨声速AWS问题的重要方法和工具,这项研究成果,对预测和解决F-35的跨声速AWS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军用航空     
波音公司和美国海军正在试验用于解决F/A-18E/F试飞中遇到的机翼下垂问题的三种途径.现在美海军深信,耗巨资重新设计机翼将不再需要.F/A-18E/F在高亚音速机动飞行过程中,机翼下垂达30度,造成驾驶员在空对空机炮作战过程中难以跟踪目标.流过机翼折叠处铰链整流罩的气流被认为是引起机翼不对称失速从而导致机翼下垂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8.
员正平 《试飞研究》2001,(4):12-16,38
F/A-18E/F“超级大黄蜂”的起飞着陆能力验证,是工程、生产和研究(EMD)计划要求的内容之一。在对称和非对称装载下,人们希望飞机有最大侧风起飞着陆能力(直到30kn),以使舰载用户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在试飞计划中,最富技术挑战性的科目之一是研究将要推荐给舰载飞行员的着陆技术。这项技术必须保障在飞行员可接受的工作量内有令人满意的进场操纵品质。此外,若在甲板上着舰,其接舰时的着陆载荷和着陆滑跑特性对确定这项最佳技术都是至关重要的。本试验对几种侧风着陆技术进行了评价,其中包括侧滑法(WDTR)、侧航及侧航进场着陆;在接地前瞬间蹬满舵或半蹬舵。本文讨论了F/A-18E/F“超级大黄蜂”的侧风起飞着陆包线扩展试验的试验方案、试验技术、安全问题、试飞结果及结论。  相似文献   

9.
钱锟 《国际航空》2009,(11):46-49
有些翼展较大并采用薄翼型的现代战斗机,在跨声速机动飞行时有可能会发生一侧机翼突然失速(AWS)的非定常气动现象,即所谓“掉翼尖”,严重影响飞行安全。F/A-18E/F就曾一度受困于这一问题。目前,技术人员担心采用了更大机翼的F-35C可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由于现有的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和风洞试验技术手段很难精确模拟和预测“掉翼尖”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际的飞行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F/A-18E/F是现有F/A-18C/D攻击机的最新改进型飞机,它钭满足美国海军下代攻击战斗机的要求而进入21世纪。这一改进型飞机突出地有几项重大的机体改进,其中包括全新的所谓“caret”进气道设计。已经成功进进行了发展进气道的风洞试验,并把设计出的进气道融入总的F/A-18E/F飞机构型中。本文叙述了进所道的过程,包括对进气道的描述和各个阶段的风洞试验研究。风洞模型试验既使用了单独进气道模型,也使用了与机体本体化的模型。文章还评述了进所道设计的修改,这样才得出最后的进氨道构型。已经完成了亚、跨音速状态下进气道的验证试验和数据分析,并给出了试验分析结果。最后的超音速试验1993年5月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F/A-18E/F“超级大黄蜂”是美国海军最新型战斗机,其中F/A-18E为单座型,F/A-18F为双座型。这种飞机可以执行侦察、对地攻击、空战等多种任务。2002年才开始部署在航母上,今年年初又随美军航母进驻海湾地区,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在美伊战争中,“超级大黄蜂”不仅首次执行了攻击任务,还在后来每天的战斗中,成为美军对伊拉克进行空中打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文章叙述了由NASA/Navy/Air Force共同参与的急剧机翼失速项目计算流体力学(CFD)成就,论述了计算结果,提出了用于确定未来飞机研制早期设计阶段非指令性横向运动特性的方法和建议,提出了用于预测和定量表示急速、剧烈机翼失速趋势的程序和品质因数,以及计划方案的缺陷。还包括用于确定跨音速流区域非指令性横向运动临界参数以及影响预生产型F/A-18E/F飞机有害横向运动的主要几何参数。另外,分析了F/A-18E在急剧机翼失速区域稳态CFD和平均时间精确计算法的区别,并与用来测定非稳态方法的应用与准确性的非稳态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提出的可能作为急剧分离趋势因数的计算品质因数做了精确地评估,并提出了确定这种趋势的筛选程序。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特定的军用飞机项目中跨音速条件下出现的非指令性横侧运动的研究结果。为NASA/海军/空军共同参与的急剧机翼失速项目研制计划提供了有用的定性资料和定量资料。由于在F/A-18E/F飞机计划研制过程中,其预生产型飞机在跨音速条件下出现了意外的、剧烈的机翼下倾运动,所以开展了急剧机翼失速程序的研究。这些非指令性横侧运动降低了飞机主要任务技术要求。虽然后来F/A-18E/F批生产型的上述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一个专门的高级考察小组强调,对上述现象还缺乏清醒的认识,并建议:“启动国家研究计划,以彻底、系统地研究机翼下倾现象。”由NASA/海军/空军广泛合作的急剧机翼失速项目的目的是提供所需要的技术要求。研究工作是对过去飞机研制计划中高亚音速和跨音速条件下出现的机翼下倾的历史回顾。需要特别留意的资料包括:出现非指令性运动和运动特性的特种飞机构型;飞机的几何特征;出现问题时的飞行状态;有关数据,包括风洞试验数据、计算数据和飞行试验数据;用于分析的品质因数;以及用于避免出现上述问题的方法。总结了过去经验教训,并提出了以后的研制计划。  相似文献   

14.
美国海军和Raytheon公司2003年年初计划在夏季继续生产之前希望克服最后的障碍,以进行F/A-18E/F的新雷达的关键试验。 Raytheon公司从2000年起就开发APG-79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系统。据海军雷达项目主管部门称,在6月份签订一个低速率生产合同以  相似文献   

15.
经过改装的F/A-18E/F飞机将成为美国海军的主力,它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和优良的机动性,良好的短距起降性能以及低空飞行性能。装有世界一流的电子产品,是同代攻击机中的佼佼者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国际航空》2009,(8):5-5
波音公司鬼怪工程队最近公布了被他们称为第五代战斗机的F/A-XX的方案图(上图).该方案是根据美国海军去年提出的需求而设计的.即需要一种在2025年之后逐步替换现役F/A-18E/F舰载战斗机的后继机。当时美国海军曾表示,还未确定F/A-XX是采用有人驾驶还是无人驾驶.如果是无人驾驶飞机,至少具有50小时的续航能力。  相似文献   

17.
急剧机翼失速(AWS)计划已经用实验、计算和仿真工具研究了无指令跨声速的横向运动问题,比如自动倾斜问题。同时给出了制定AWS计划的背景以及计划的目标。为了了解导致预生产型F/A-18E不希望的运动的基本流动机制,从专用跨音速风洞试验和计算研究中搜集了定常和非定常流场详细数据。AWS计划也已经为跨音速流状态修改了自由滚转(FTR)风洞试验技术,该技术传统上用于低速横向动态稳定性的研究。这个FTR的能力首先在概念证明研究中被验证,然后应用于四个不同飞机结构的评定。对于两种已经被证实在全尺寸飞行状态(预生产型F/A-18E和AV-8B在极端飞行包线下)时容易发生自动倾斜的结构和两种没有表现出自动倾斜的结构(F/A-18C和F-16C)评估了静态试验和FTR试验的品质因素图形。已经从那四个飞机结构的气动力计算研究和F/A-18C与F/A-18E机翼之间的种种外形的影响计算量化中获得了正确的设计思想。最后,AWS计划在飞行之前对在模拟器中评定实验发现的横向动作对飞行性能的影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国际航空》2012,(6):6-6,8-10,12
美国海军对F-35的服役时间持怀疑态度,因而决定加快F/A-18E/F机队的更新速度。从今年夏季开始他们将测试计划于2013年装备的“分布式瞄准系统”(DTS),将在2016年年底之前为F/A-18E/F装备波音公司正在研制的一种新型“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吊舱,以减少因为需要安装内置式IRST系统的机身改装成本。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地进行TИΓ—21型飞机失速/尾旋理论培训和试验飞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飞行中的机载测试记录和体会,详细介绍了失速/尾族试飞的准备、试飞驾驶技术和失速尾旋特性。给出了MИΓ-21型飞机典型的正常尾旋和倒飞尾旋的试飞结果曲线。最后针对MИΓ-21型飞机的特点,给出了失速/尾旋试飞中特别的限制说明。供同类型飞机失速/尾旋试飞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F/A-18舰载战斗机的演进旨飞机平台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或者战场适应性强、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且市场和使用生命力旺盛,这是任何一款成功机型共同的特征。F/A-18舰载战斗机自1975年开始研制至今,已发展了A/B、C/D、E/F等多种型号,同时还衍生出了RF-18、EA—18G等侦察和电子战机种。它的研制、改进和发展历程、实战表现和市场业绩,足以印证它是一款成功的机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