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原苏联(俄罗斯)、美国等国外可靠性技术的分析,概述了可靠性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简况,并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考虑,提出必须解决可靠性技术的标准化问题,即明确可靠性技术标准化的主要目的、任务和标准基本内容与结构组成及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航天可靠性(含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技术交流与研讨,总结、研讨最新研究成果,引领学科创新发展,促进航天可靠性技术持续发展,拟于2016年11月举办"2016年航天可靠性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质量可靠性专家组、综合保障专家组,中国宇航学会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3.
技术沙龙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544+577+624
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为贯彻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11月23日,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分实验室(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次学术交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下简称国家实验室)是科技部2003年批准筹建的5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当前国内外主流商业可靠性软件工作模块完备性不足、模块"组合化"的特点与航天器全研制周期可靠性工作数字化、信息深度关联融合实际需求的差距,设计了航天器研制一体化可靠性系统。该系统架构为产品设计工作和可靠性工作提供同一工作平台,以统一数据库为基础,深度集成不同厂家的可靠性软件,满足航天器全研制周期的可靠性数字化工作需求;对产品技术状态管理、可靠性大纲与策划、可靠性报告编制等目前需要人工工作的部分进行数字化设计;基于统一数据库,深度融合可靠性建模、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潜通路分析等多种可靠性软件。在探月三期工程轨道器研制中的应用实践表明:一体化可靠性系统契合航天器研制特点,能够实现全研制周期的可靠性工作数字化,提高了轨道器可靠性工作的全面性、灵活性和方便性,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运用和推广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成果和经验,确保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制质量,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成果的交流,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和型号研制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交流会于2001年11月22日~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理论方法创新与应用。”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马恒儒副司长、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6.
通过新研运载火箭可靠性强化试验工程应用,结合可靠性研制现状,研究分析可靠性强化试验与环境应力筛选技术、可靠性增长试验技术、环境试验技术等融合的创新思路,并提出三个流程化、一个关联化的闭环固化新思想等。  相似文献   

7.
围绕国产元器件可靠性保证技术,研究了元器件可靠性的表征方式和保证模式,分析了目前宇航用国产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现状、存在问题和提高元器件可靠性的途径,提出了国产元器件可靠性保证技术的改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分析国外质量与可靠性技术发展状况及其可借鉴的经验,以期为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航天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发展趋势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剖析了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内涵,回顾了航天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历史,指出了航天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综合化、实用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和军民两用化发展方向,并作了简评。  相似文献   

10.
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导弹武器系统(机械和电气控制系统)对可靠性的技术要求、可靠性问题的意义、系统可靠性的概念、两种常用的可靠性计算方法、以及提高可靠性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电路功能可靠性仿真分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路功能可靠性仿真分析技术是性能与可靠性一体化设计工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面向工程应用的电路功能可靠性仿真技术的概念、技术体系和主要技术,还介绍了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质量与可靠性》2004,(2):58-58,F003
《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综合信息服务系统(1.0版)》是由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开发的以信息查询浏览为主要功能的工具软件。本系统软件的开发作为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已通过专家的评审验收。本系统软件全面收录了大量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先进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方法在型号中的有效应用,在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牵头,在2003年编辑出版了第一批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业技术丛书,包括《统计过程控制》、《软件质量管理》、《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故障模  相似文献   

14.
《质量与可靠性》是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综合性期刊,立足航天科技工业,面向整个国防科技工业,并为广大民用工业服务。本刊设有:质量方针目标、可靠性技术、过程质量管理、质量工程技术、质量监督和评价、外包外协质量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为提高长征四号(LM-4)运载火箭可靠性,在设计中采取的可靠性设计原则和各种技术途径;在研制过程中,为保证并使产品可靠性不断增长所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并给出了LM-4 01批产品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6.
航天控制系统潜在分析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学锋  钱玲 《航天控制》2000,18(1):26-30
潜在分析技术是提高控制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一项重要的分析工具,它对查询运载火箭或导弹控制系统潜在问题与设计缺陷,保证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国外潜在分析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和对国内航天控制系统潜在分析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重要结论:在航天领域应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工智能计算机潜在分析技术,以保证火箭或导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航天器研制中的可靠性需求出发,介绍了我国航天器可靠性工程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美国可靠性工程的特征,针对航天器可靠性工程在可靠性专职人员的配备、可靠性设计及应用、可靠性试验验证技术、软件可靠性技术、在轨管理可靠性技术和可靠性技术基础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航天器可靠性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1):2-F0002
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依托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是国内首个由3家单位联合成立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设立了4个研究方向,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分实验室(下简称分实验室)承担其中的两个研究方向:航天器环境工程与可靠性技术;可靠性与环境模拟、加速试验与验证技术。  相似文献   

19.
《质量与可靠性》杂志是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与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联合主办的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综合性期刊,面向整个国防工业,并为广大民用工业服务。  相似文献   

20.
《质量与可靠性》是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综合性期刊,立足航天科技工业,面向整个国防科技工业,并为广大民用工业服务。本刊设有:质量方针目标、可靠性技术、过程质量管理、质量工程技术、质量监督和评价、外包外协质量管理、元器件质量管理、软件工程化、信息动态等栏目。欢迎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质量可靠性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