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2019年5月22日,日本内阁府空间政策委员会召开会议,就新版空间科学和探索路线图进行了研讨,主要内容包括推动空间科学和探索发展的原则,天文学和空间物理、太阳系探测、空间工程三大领域的发展构想等。日本空间科学和探索面临的新挑战主要包括:任务规模扩大,难以独立开展空间探索活动;空间科学项目之间缺乏协调,研发资金分散;国际合作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8月18日,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承办的首届空间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学术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主题为"空间信息系统及有效载荷技术"。本届大会从"未来空间信息系统应用需求、发展趋势及体系结构研究"、"未来空间信息系统新概念、新  相似文献   

3.
1984年(万美元)1985年(万美元)1986年(万美元)一空间站 空间站 系统确定 技术与管理二、空间运输系统 空间运输能力发展 空间实验室 末级火箭 工程技术库 有效载荷操作与辅助设备 预研计划 系绳卫星系统 轨道机动飞行器三、空间科学与应用 空间科学与应用 天文物理学 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展 伽马射线观测台发展 航天飞机/空间实验室 发展及飞行管理 探险者发展 飞行操作与数据分析 研究与分析 准轨道计划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飞行试验 生命科学研究与分析 行星探测 伽利略发展 金星雷达绘图仪飞行 尤利西斯(以前称国际太阳极 轨道飞行) 火星观测…  相似文献   

4.
2008年11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新综合科研楼九章大厦二层多功能厅内花团锦簇、座无虚席,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空间中心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在此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5.
<正>在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空间科学学报》作为我国唯一全面反映空间科学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适应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新形势,经过第八届编委会的一致同意,于2017年第4期开始改版。新版在保留原研究性论文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科学前沿动态、战略分析、政策研讨、人物专访、重点实验室及机构介绍等栏目,拟在研究论文栏目中优先报道与我国科学卫星计划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性论文仍然是学报最重要的部  相似文献   

6.
<正>在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空间科学学报》作为我国唯一全面反映空间科学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适应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新形势,经过第八届编委会的一致同意,将从这一期开始改版。新版在保留原研究性论文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科学前沿动态、战略分析、政策研讨、人物专访、重点实验室及机构介绍等栏目,拟在研究论文栏目中优先报道  相似文献   

7.
《空间科学学报》是一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立足于空间科学的前沿,积极反映该领域内的新发现、新创造、新见解、新理论和新方法,展示空间科学发展的进程和水平,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空间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在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空间科学学报》作为我国唯一全面反映空间科学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适应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新形势,经过第八届编委会的一致同意,于2017年第4期开始改版。新版在保留原研究性论文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科学前沿动态、战略分析、政策研讨、人物专访、重点实验室及机构介  相似文献   

9.
《空间科学学报》是一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立足于空间科学的前沿,积极反映该领域内的新发现、新创造、新见解、新理论和新方法,展示空间科学发展的进程和水平,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空间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编的话     
<正>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于2019年10月25-28日在厦门举办。此次大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的"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凝聚全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以及空间应用领域的力量,助推我国航天强国梦早日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空间科学卫星工程以及相关重大任务的工  相似文献   

11.
正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单位: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协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宇航学会2021年10月25-28日北京中国空间科学大会系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于2019年发起并主办的全国性学术盛会,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将各分支学科集中到一起进行深入交流的全国性学术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大会的宗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凝聚全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和有志于空间科学事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于2019年10月25-28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大会以"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的"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汇聚全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有志于空间科学事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空间科学是以航天器为主要工作平台,研究发生在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乃至整个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及生命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空间科学探索人类未知的世界,探寻从宏观的天体到极端条件下原子与分子的基本规律,揭示客观世界的物质规律,是当今世界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沿。半个世纪以来,空间科学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认知领域,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与自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代初,印度就开始了一系列空间科学的研究活动。当然,这与联合国资助建造的顿巴发射场以及与其他空间大国的合作是分不开的。印度积极从事空间科学的目的,一是实地进行空间科学领域里的各种实验,为研制必要的设备和培养空间科学技术人员打下可靠的基础;二是促进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三是为国内用户,如气象、水文、地质等部门提供必要的科学探测数据。印度从事空间科学的主要部门是:艾哈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简称空间中心)将迎来50华诞。值此喜迎所庆之际,我们谨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空间中心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所友、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斗转星移,春华秋实。在50年的变革与发展中,空间中心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实践系列卫星、载人航天工程、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和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等重大任务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空间科学学科的蓬勃发展,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于2014年9月3~6日在天津市滨海高新区召开。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所属空间探测、空间遥感、空间材料、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文学等10个专业委员会近200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一空间科学学术盛会,其中包括多名院士。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空间科学—空间探索、创新发展,宗旨是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交叉、相邻学科的合作,使相邻和非相邻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对其他学科领域进一步相互了解、合作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19,39(5):570-570
<正>2019年6月11日,美国众议院科学、空间与技术委员会空间与航空小组委员会召开"发现空间前沿:探讨NASA科学任务"听证会,听取了关于美国国家科学院系列空间科学十年调查报告的情况。美国国家科学院约每十年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十年调查,针对NASA的空间科学计划,形成天体物理学、行星科学、空间地球科学与应用、太阳和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技术刊物 ,国内外公开发行 ,双月刊。本刊是我国空间科学技术人员的一个学术园地。它广泛地报道我国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技术成就、学术见解和经验总结 ,也报道有关我国空间技术发展方向的理论探讨和技术研究 ,发扬学术民主、百家争鸣 ,开展学术讨论。稿件内容 ,以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和科技述评等形式为主 ,包括空间飞行器、运载火箭和探空火箭的总体系统工程及其分系统设计 ,航天动力学、跟踪测控技术、再入与返回技术、空间电子学、空间遥感、空间能源、空间物理学、空间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技术刊物 ,国内外公开发行 ,双月刊。本刊是我国空间科学技术人员的一个学术园地。它广泛地报道我国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技术成就、学术见解和经验总结 ,也报道有关我国空间技术发展方向的理论探讨和技术研究 ,发扬学术民主、百家争鸣 ,开展学术讨论。稿件内容 ,以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和科技述评等形式为主 ,包括空间飞行器、运载火箭和探空火箭的总体系统工程及其分系统设计 ,航天动力学、跟踪测控技术、再入与返回技术、空间电子学、空间遥感、空间能源、空间物理学、空间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技术刊物 ,国内外公开发行 ,双月刊。本刊是我国空间科学技术人员的一个学术园地。它广泛地报道我国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技术成就、学术见解和经验总结 ,也报道有关我国空间技术发展方向的理论探讨和技术研究 ,发扬学术民主、百家争鸣 ,开展学术讨论。稿件内容 ,以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和科技述评等形式为主 ,包括空间飞行器、运载火箭和探空火箭的总体系统工程及其分系统设计 ,航天动力学、跟踪测控技术、再入与返回技术、空间电子学、空间遥感、空间能源、空间物理学、空间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