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介绍了目前国内机载设备校准技术的基本现状,同时介绍了目前国际上较为普遍采用的先进的校准技术--“零距离校准技术”。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19日,一航计测承担的三项“十五”课题:“角振动校准装置”、“正弦压力绝对法校准装置”、“惯性器件动态校准技术研究”通过了国防科工委有关部门的验收。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根据“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007年度集团科技奖励工作经过专家实质性审查、内部公布、评委会审定和集团公司审批,共评出2007年度集团科技奖获奖项目244项。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简称:一航计测)荣获五项奖项。其中,“动态力学量值校准理论和方法研究”获集团科技一等奖;“空间大尺寸校准技术研究”获集团科技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据航空报报道,2005年年底,填补国内机载光电配套设备行业空白的两项重要科研攻关项目——“某型光电雷达综合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某型光电雷达跟踪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在中国一航航空产品部主持下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这两项科研攻关项目是由一航计测和一航光电所共同研制生产的。  相似文献   

5.
达社会 《试飞研究》1998,(3):24-33,48
本文论述了全压静压管位置误差和攻角及侧滑角传感器的校准曲线的同步测定技术的发展情况。SCADS技术涉及到飞机飞行在一个“风箱”模型中时,记录的一组标准飞行试验数据和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的量度。这种同步校准技术为位置误差和气流角度的修正提供了校准程序,并且排除了在试验中接近地面飞行时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动态与信息     
我国完成光电雷达综合跟踪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据航空报报道,2005年年底,填补国内机载光电配套设备行业空白的两项重要科研攻关项目——“某型光电雷达综合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某型光电雷达跟踪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在中国一航航空产品部主持下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这两项科研攻关项目是由一航计测和一航光电所共同研制生产的。光电雷达综合和跟踪试验台是光电雷达研制、生产中最为关键的两台测试设备,其校准装置和配套软件的研制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光电雷达产品测试中激光回波参数、目标辐射源光轴平行性、目标辐射源均匀性、综合试…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空学会与珠海航展有限公司于1996年11月5日至8日共同举办了“’96珠海航空学术研讨会”。有关院所ZO个单位,近4O多名专家参加I航空计量技术专业分会的学术交流。报告的论文反映了近几年该专业的发展情况,体现了“八五”期间的一些科研成果和“九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会议出版了“航空航天计量测试专业分会论文集”。会议上,根据中国航空学会章程规定。原““动态计量热学组”换届组成“动态校准测试专业委员会”,并由主任委员董伟群博士作了题为“动态校准理论初探”的主旨发言,与会专家就动态校准的实质、概念和有关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8.
动态与信息     
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多项课题获奖  本刊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于 2 0 0 4年 6月 18日在北京召开了集团科技大会。会上对集团公司2 0 0 3年度获得航空科学技术奖的项目进行了表彰。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五项科研课题获得航空科学技术奖 ,其中 ,“高精度加速度计校准技术研究”获一等奖 ;“10 0 mm自动激光量块干涉仪”、“6 0米大尺寸计量标准”获二等奖 ;“超低速转速标准”、“建立一次及二次振动相位校准装置”获三等奖。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作为专门从事计量测试技术、计量标准、计量测试方法研究和计量器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航天测控网在跟踪测量航天器运行轨道时,应用自校准技术精确的比较标准,实现航天测控网精度自鉴定的技术途径。提供了几种自校准外测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并对它们的应用进行了评估。重点介绍了轨道约束“EM-BET”自校准技术的原理,它不仅对于提高测控系统测量精度鉴定的技术水平,而且对于改进和提高航天器的定轨技术,精确地确定轨道和预防,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0四研究所研制的“随机振动校准装置及其技术研究”和“轴向加荷疲劳试验机受力同轴度检定装置”同获1993年度航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这2项成果技术难度高,工作量大。经查新和专家委员会认定: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它们的研制成功将对我国振动传感器和疲劳试验机的同轴度校准与检定技术的发展起很大的推动作用。3O4所2项科研成果同获航空科学技术进步奖@梁云珠$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尾支撑测量形式的加工、装配误差会使系统内应力过大,影响测量精度。针对某“双机身”飞机CTS 风洞试验气动力测量需求,发展基于多维力天平内置的风洞分布式支撑天平测力试验技术;研制具有消除系统内应力功能的双支撑系统,提出两种6 分量双支撑天平校准及测力方法,并对数据处理和双支撑系统可靠性进行检验加载、对比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风洞分布式支撑天平测力试验技术能够有效消除双支撑天平系统由于过约束而导致的固有装配内应力,双支撑天平系统各部分连接、测量可靠;两种校准测力方法测量精度相当,均能达到单台应变天平测量误差水平,可满足风洞试验测量精度需求;综合考虑现有校准设备校准能力,最终采用“合成式校准测力”方法进行的风洞试验,获得了满意的试验测力精度。  相似文献   

12.
对基于“航向航迹”原理的侧滑角校准试飞技术以及三种不同的侧滑角测量方法(前支杆法,机身风标法和静压差值法)进行研究,总结民用飞机侧滑角校准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侧滑角是许多试飞科目(横航向静稳定性、偏航机动试飞等)开展的重要输入条件,局方要求必须进行侧滑角校准,且在飞机设计阶段就要完成。因此,作者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组织了侧滑角校准涉及到前支杆加装需求的论证工作,运用项目管理的科学办法对侧滑角校准他机验证试飞技术攻关项目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建立实验室质量体系审核的骨干队伍,1997年5月18日至21日,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在北京举办了“国防校准/测试实验室内部审核员培训班”。兵总所属一、二级国防计量技术机构和理化检测中心的50余名同志参加了培训。通过认真学习GJB2725《校准实验室和测试实验室通用要求》、《实验室工作导则》、《国防校准观u试实验室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教材》,全体学员基本掌握了实验室质量体系审核的内容和要求。考试合格的同志获得了国防校准/测试实验室认可委员会颁发的实验室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兵总“国防校准/测试实…  相似文献   

14.
对线加速度计校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包括校准理论、校准方法和相应的校准装置。通过综合研究单一环境参数的加速度计校准技术,阐述了多环境参数的复合环境校准是加速度计校准的主流发展方向,并对国内外加速度计校准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 0 3月 7日 ,“高精度加速度计校准技术研究”课题验收及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原三 O四所 )召开。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院、三院等单位著名专家组成的课题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的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动态半径测量及转速控制精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属国际领先 ;“高精度加速度计校准技术研究”课题是对高精度加速度计进行测量和建模的关键技术 ,它的研制成功 ,将对提高航空、航天领域使用的导航系统的精度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对远程计量校准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远程校准的概念、远程校准技术的优点,以及开展远程校准技术的意义和国际上的最新动态.最后介绍了一种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现场计量校准工作中的远程计量校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企事业单位计量技术机构周期检定测量设备时,出具“检定/校准证书”的要求,应考虑、注意的事项以及可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陈伟 《航空计测技术》2007,27(B11):25-27
对远程计量校准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远程校准的概念、远程校准技术的优点,以及开展远程校准技术的意义和国际上的最新动态。最后介绍了一种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现场计量校准工作中的远程计量校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JJF1152-2006《任意波发生器校准规范》中所采用的校准原则、思想和技术.针对任意波发生器实际校准和应用中需要面对的一系列问题,讨论了任意波发生器的技术内涵和实质;提出了其校准的主导思想:仪器设备的校准、波形生成能力的校准、波形生成质量的校准;确定了校准的主要内容:仪器设备极限参数的校准和失真特性的校准;介绍了任意波发生器校准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虚拟仪器模式下的模型化测量方法;讨论了校准仪器设备选取原则:通用性原则、溯源性原则和最简捷原则和高精度原则.针对主要校准项目参数,讨论了几种典型校准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0四研究所研制的《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推力系统校准装置》课题已经完成,并于1995年4月26日在京通过部级鉴定。航空发动机推力的校准是发动机研制和生产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它制约着新型飞机的发展。为解决这个关键技术,三0四所自1992年就开始技术攻关,经近4年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课题。该课题系国防科工委标准计量局“八五”计划项目。鉴定会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技术质量监督局主持,来自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等单位的专家对课题进行了鉴定,认为该校准装置准确度高、零漂小,能够满足发动机推力校准及测量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