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茂智 《西南航空》2007,116(9):112-116,118,120,122
以30多年新闻摄影工作积淀的阅历和修养,莫定有先生的图片无疑有着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宽泛表达。不仅如此,那些遥远的地方,那些自由荣耀的大地,那些迥异的民情风俗,那些生活自然而美好的人们,那些曾经走过的历史和庇护过我们灵魂的家园……也是这位资深摄影家多少年来致力表现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余茂智  朱林 《西南航空》2006,106(11):90-95
很多时候,人文摄影家朱林就像一位独行的侠客一样,无限深情地流连于中国西部这片风情浓郁、人文厚重的土地上。无论是那些我们所熟悉的乡村和城市,还是那些我们未知而遥远的地方,他都以其独特而朴实的影像创作手法和细腻的文字叙述,表达着他内心一再涌动的探知欲望和诗意情怀。  相似文献   

3.
余茂智 《西南航空》2007,118(11):90-95
三千年成都,物华天宝,历史绵长,人文荟萃。那么,这座"既崇且丽"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所养育的摄影艺术家,又该以怎样的艺术眼光,表达着对此方天地的热爱呢?多少年以来,摄影家朱建国就这样背负着他心爱的摄影器材,于这座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的大街小巷,寻寻觅觅。自由荣耀的故土,亲切而熟悉的父老乡亲,总是不断地激发着他创造美的灵感。加之摄影家细腻的内心世界,极其富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余茂智 《西南航空》2007,114(7):82-87
尤其在这炎热夏日,苏碧群先生那幅题为《雪梦》的摄影作品,在我心中愈加地鲜活起来:或许是昨夜的一场风雪才刚刚铺就了那湖畔的一地银装,或许是今晨雪霁初升的阳光才刚刚融化了那一湖的积冰;然而积雪依然,雪痕勾勒的那座残破码头和远处的房舍,却使我们得以想见这里曾经有过的故事。此时,宁静的湖泊倒映着这个晴好清晨深邃的幽蓝天光,而远处,阳光照射下的大地正升腾起曼妙的雾霭,于是不无猜想,那个清晨的阳光,明媚的该是哪方远山远水的生动呢?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我们领略到了摄影家寄情山水、以摄影之美盛赞生活之美的满腔热忱。  相似文献   

5.
《西南航空》2008,120(1):102-109
两年一届的四川省摄影艺术展12月8日上午在四川省美术馆大厅拉开帷幕,来自省内各市州摄影家的百余幅获奖摄影作品在这里展出,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四川省文联副主席黄启国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6.
初识陈锦先生,源于他的摄影集《茶馆》.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主流摄影以外的摄影作品,有丰富的化信息.而不是一张在构图和光线上很完美的图片。这样的片子对于研究社会学.研究民俗学的人都有很大的作用.这样的作品可以引起世界的关注.也能够扬帆在时间之河。那若干的影像作品着实在说明.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当代摄影家,他的镜头有一种穿透力,穿越历史与地域.直逼人的内心与明的内核。  相似文献   

7.
六年的军旅生涯,炼就了他坚韧的性格;走出军营,怀揣着“画家”的梦想,素描、色彩、创作、写生,日日勤耕不辍;第一次拍摄的照片,就放了几米大,自己也深为感动,由此“一发而不能自拔”;之后,远渡重洋,到美国知名图片制作公司培训,“国际化”的眼光,使摄影之路,愈走愈明朗;不仅走遍西部,更远赴欧美、非洲;不仅勤于创作,也重图片制作的经营……在摄影艺术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摄影家梁江川的风采,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  相似文献   

8.
《西南航空》2010,(7):22-22
6月10日,由中国旅游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旅游摄影作品大赛在柳江启动.100多位摄影家齐聚四川洪雅县柳江镇进行为期两天的全方位拍摄。  相似文献   

9.
余茂智  尹钢 《西南航空》2008,122(3):66-71
正值成都隆冬时节,天空飘零着细雨,气温一下子就比平常低了许多。但在成都红星路上的一家茶馆,我一边喝着水气氤氲的茶水,一边读着摄影家尹钢带来的图片。当那些长期为摄影家所关注的民生题材——展现面前的时候,川西高原一隅那些被大骨病病痛长期折磨的人们,神秘的尔苏人在艰苦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现状,川北农村今天依然留存的传统中医疗法等等。一下子就震撼了我的视觉神经。读着读着就读出了暖意。是的,除去影像所承载的视觉冲击力外.我更读到了摄影家在影像表达上的自觉历史意识,以及他悲天悯人的艺术情怀。  相似文献   

10.
余茂智  苏绍祥 《西南航空》2010,149(7):66-71
就在不久之前.应邀参加一次小规模摄影作品展.摄影家苏绍祥先生一副题名为《村头》的摄影作品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视线:午后绿荫蔽日的竹林下.七八名村妇正围坐一起.一边摆着龙门阵.一边巧手飞舞地编织草辫:而带顶光的侧逆光,打在夏风中徐徐飘飞、层层叠叠的竹叶上.那漂亮光斑渲染出来的浸透了阳光的绿意,  相似文献   

11.
200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摄影家罗红荣耀地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特别邀请,在其总部所在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了“地球,我们的家园”个人摄影展。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一次邀请一位中国摄影家在其年度活动上举办个人展览。谈到特邀的原因,联合国相关官员说,他们从罗红的作品中看到了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为之深深震撼,同时,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摄影家的个人才华,也显示了中国艺术家正在以国际化的视角来思考全球的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伟明 《西南航空》2008,(5):96-101
吴传明简介:首届中国十佳数码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优秀摄影家,四川摄影家协会理事,《四川日报》记者。  相似文献   

13.
影像集结瞬间,保存真实,可是影像背后,镜头之外,我们总有更精彩的故事。那些坚持的梦想和才华,最终会由影像变为永恒。——钟维兴2012年元旦,中国美术馆,《花椒欲望——管窥四川摄影30年摄影展》在这里隆重举行。30位摄影师的作品,基本涵盖了四川摄影的各种风格,清晰梳理了四川摄影三十年来的发展脉络。在这些摄影作品中,有一位非职业摄影师的作品引来诸多关注。  相似文献   

14.
天高云淡的漫射光线下,美丽的莲花湖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影调。蔚蓝的湖水清波荡漾.浓密的森林郁郁苍苍,浅浅的湖滩上,油绿的草甸与映着天光的湖水颜色一起搅和,而就在如此祥和宁静的画卷中俯瞰草甸,景况丰伟的天地之间,几匹骏马和几个牧马人,却又为画卷平添了若干生动的气息。摄影家孙有彬先生告诉说,为了拍摄这幅图片,他曾在湖边荆棘遍布、怪石林立的山崖上艰难地攀爬了两个小时。然而,如此祥和、宁静、生动的光景对莲花湖而言,却是再也不复存在了。由于当地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湖中脆弱的草甸已经招致破坏,这片山水独有的鲜明特色也就因此消失了。”而“消失了的风光”不仅仅只有莲花湖一处。所以这个新年之初,当我在孙先生位于成都城南的工作室里阅读他为数众多的风光摄影作品时,听到的却是他对一些地方所曾经拥有的美丽风光的记忆。为此,孙先生也就一再强调,“天人合一”是风光摄影的基本哲理,而环保却是每一个摄影人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5.
余茂智 《西南航空》2006,104(9):78-87
应该感谢摄影家田捷砚数年数以百次不知倦怠的艰辛西部航拍之旅,以及他在某种高度上忘我创作的数以万张的精彩图片,让我们心驰神往的境界变成可观可感的实际图像。[编按]  相似文献   

16.
余茂智 《西南航空》2005,94(11):66-71
古老的水磨房和榨油房,古法的造纸术和酿酒术,古老寺院里延续千年的雕版印刷术,以及依然存于乡间的传统炼糖工艺和砂陶制作工艺等等,那些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看似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场景,却在今秋一个飘拂着细雨的下午,在金平先生设于城南的摄影工作室内生动地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尤其是那些依托于古老民间工艺展现的影像是为质朴,让我一时以为自己就走进了儿时生活的乡间场景,让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先辈生产劳作的浓烈生活气息——那份纯粹创造的至美,那份至美传递的亲切无疑是让人惊讶而感动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和联合国教科组织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中,四川摄影家唐跃武获二等奖,专题组照《大凉山深处的彝族人》获得人物服饰类一等奖及体游艺类三等奖。这是本届年赛惟获得两项高等级奖项的中国人。参加本次大赛的有70多个国家.近2000位摄影师的3万幅作品。  相似文献   

18.
多年以来.摄影家王邦才一直徜徉在充满浓郁生命气息的西部大地.于山水之间.寻找创造的契机。西部美丽的风情和令人着迷的色彩.不仅是他实现艺术理想的载体.更滋润了他涌动诗情的创作灵感。于是.那些极富特质的山山水水.就通过王邦才所崇尚并不断探索的艺术手段.幻化为与众不同、洋溢灵动光影的影像.  相似文献   

19.
江达义  王海鹰  苏欣 《西南航空》2010,150(8):68-73
南极,被人称为极地天堂,神奇陆地,地球上没有国界的最后一片净土!对这个令人神往而又神秘的地方,目前中国仅有二百万分之一的人能亲历其间,而作为知名企业家、摄影家的萧景勋先生就是这少数中的幸运者。近日,我们慕名走访了他,聆听了南极探险之旅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董明 《今日民航》2010,(11):58-61
在摄影发展的初期,摄影和暗房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暗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似乎摄影也有了新的含义,不过仍有些人迷恋着胶片和暗房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