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载人航天飞行的时间长度和复杂性增加,对航天医学,特别是与航天员航天飞行安全、健康和职业寿命相关的医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增进对抗措施和巩固航天员健康以外,要想在长期航天任务中保持高水平身体状态,飞行后再适应期间的医学恢复治疗和身体系统机能的再适应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介绍了参加“和平”号空间站飞行的俄罗斯航天员飞后康复训练的几个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上的主要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102名航天员飞行前后问卷资料,证明在失重适应的最初的阶段,不是个别的航天员发生本体障碍,而是所有的航天员和机体感知系统的规律性的反应。描述在航天飞行过程中的错觉发生的特点,强度,持续时和动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载人航天的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 (简称医监医保 )是基于航天员选拔后的训练期、飞行期及飞行后所进行的经常性工作。本文主要概述俄罗斯载人航天飞行的医监与医保的组织、任务等。医监医保的目的是保障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及其工作能力 ;发现航天员在特殊环境下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包括疾病症兆 ;找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项工作也是医学预防、治疗、医学保健及生物医学、心理学的综合。采用医监医保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航天员的健康状况 ,维持整个训练期、飞行前、中、后各阶段的身心状况和工作能力。医监医保工作开始于制定选拔及训练大纲 ,…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的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简称医监医保)是基于航天员选拔后的训练期、飞行期及飞行后所进行的经常性工作。本文主要概述俄罗斯载人航天飞行的医监与医保的组织、任务等。医监医保的目的是保障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及其工作能力;发现航天员在特殊环境下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包括疾病症兆;找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项工作也是医学预防、治疗、医学保健及生物医学、心理学的综合。采用医监医保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航天员的健康状况,维持整个训练期、飞行前、中、后各阶段的身心状况和工作能力。医监医保工作开始于制定选拔及训练大纲,结束于飞行计划完成之后。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空间探索的发展,载人航天活动的时间长度和复杂性增加,对航天医学,特别是与航天员航天飞行安全、健康和职业寿命相关的医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增进对抗措施和巩固航天员健康以外,要想在长期航天任务中保持高水平身体状态,飞行后再适应期间的医学恢复治疗和身体系统机能的再适应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现阶段航天生理心理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和全面的概述。介绍了俄罗斯心理学家们在实施“和平”号及国际空间站长期飞行的心理医学保障过程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宝贵经验。从飞船居住的心理学特点、航天员的职业负荷、航天员交际心理学、航天员的作息制度、心理选拔和训练等多个角度,对引发航天员心理衰弱的原因和有效干预方法进行了论述。文中所述事实再次强调了发展航天心理学和航天医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制定修正和预防心理不适应引发危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9名在“和平”号空间站上飞行了125d~366d俄罗斯航天员的血浆蛋白。为了研究蛋白的组分使用了醋酸纤维膜电泳。用自动分析仪的缩二脲法确定总蛋白浓度。飞行后第2天平均总蛋白浓度和蛋白组分所占总蛋白的百分比与正常值没有区别。飞行后的第7~14天,发现总蛋白浓度有明显下降,α1球蛋白与α2球蛋白含量增加,γ球蛋白下降,而白蛋白和β球蛋白的平均含量没有变化。结果显示在长期航天飞行返回地面后,航天员在再适应的早期发生了急性期反应。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实施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2000,(7):30-34
载人航天是一项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系统工程。其中的航天员医学系统就是研究和实施航天员保健、提高工作效能和保障生命安全的医学工程系统。它的工作重心立足于航天员生命与医学工程保障、航天员健康的医学保障、航天员工作效能保障和航天环境医学基础与应用的研究。航天员健康的医学保障包括航天员选拔、训练、医监和医保,以及航天员生活与饮食营养等内容。这些内容有着重要的研究内涵,并在航天实践中充分地体现着“实施”的重要性和操作性的特点。美国将这些内容称之为载人航天“实施医学”(OperationMedicine),…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航天员的医学检查和医学监督刘世红刘述运一、前言航天员的选拔是以预测候选者能够很好地经受住航天飞行为前提条件的。这种预测是基于对候选者健康状况、身体机能在飞行这样的特殊生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的研究,研究中必须考虑飞行时间的长短、轨道、工作程...  相似文献   

10.
舱载常规医学保障设备构成舱载常规医学保障设备是载人航天器中航天员医学保障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按照俄罗斯国家标准50804.95、28040.89的定义,航天员医学保障系统是诸多相互关联的设备和措施的综合体,它们或者独立或者与地面医学机构联合,保障对航天员机能状况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1.
陈曦 《航天员》2013,(1):46-47
莫斯科时间12月19日16时12分,俄罗斯航天员罗曼·罗曼年科(Roman Romanenko)、美国航天员托马斯·马什本(TomMarshburn)和加拿大航天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chriSHadfield),搭乘“联盟”TMA-07M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开始近5个月的太空值守任务。  相似文献   

12.
动态     
《航天员》2012,(3):41-42
俄女航天员将于2014年飞天 据俄新社3月6日报道,俄罗斯航天员大队目前唯一的女航天员叶蓬娜·谢罗娃将于2014年9月首次前往国际空间站。届时。谢罗娃计划在轨道上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其中包括生物工程学和地球物理学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是一项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系统工程。其中的航天员医学系统就是研究和实施航天员保健、提高工作效能和保障生命安全的医学工程系统。它的工作重心立足于航天员生命与医学工程保障、航天员健康的医学保障、航天员工作效能保障和航天环境医学基础与应用的研究。航天员健康的医学保障包括航天员选拔、训练、医监和医保,以及航天员生活与饮食营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说明,航天条件对人体的致敏反应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研究不同的细菌过敏原和甲醛的致敏作用,结果说明航天后人体对这些过敏原的敏感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飞行后研究说明,随着航天时间的延长,发生致敏反应的可能性增加。重复进行长期航天的航天员,在下次飞行的检查中,其致敏反应状况与以前的飞行前检查没有显著的不同,与健康的供血者也没有显著的差别。但着陆以后,迁移指发生变化的航天人员人数增加了。对航天员个体反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11,(6):50-50
11月15日起,NASA开始公开招募新一批航天员,这是NASA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航天员招募活动。 这次招募面向美国全体公民,应聘者身高需在1.57米至19米之间,视力良好,血压正常;学历至少是大学本科。专业为工程学、生物科学、物理或数学;有至少3年相关工作经验或1000小时以上喷气式飞机驾驶经验。招聘启事中还写道。有教学经验,包括有教授从幼儿园到高中课程经验的教师也可以申请应聘航天员。鉴于美国航天飞机退役,航天员近期需要搭载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来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2009,(1):6-7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言人伦金2009年1月16日说,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当天在站内实施了修补技术演习,以应对空间站可能发生的泄漏事件。参与修补技术演习的包括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隆恰科夫、美国航天员迈克·芬克以及桑德拉·马格努斯。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载人航天飞行中,受各种不利飞行因素的影响,航天员身体主要系统的机能可能会出现变化,导致各种疾病和损伤。为有效地预防和处置这些变化和疾病,保证航天员健康、安全和高效,俄罗斯开发了长期航天飞行医学救助和预防系统(COMYI)。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对航天飞行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疾病及损伤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发了舱载药箱和各类药物。在“和平”号空间站飞行的各个阶段,该系统运行高效,保障了航天员的健康和工作能力。本文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特性、构成及改进。  相似文献   

18.
航天员在飞行中由于长时间受失重因素的影响,其体内的生理系统会产生适应失重环境的变化,导致航天员返回后的再适应能力下降。载人航天器在返回过程中还要受到较长时间的超重作用,据计算如采用15°的再入角,升阻比为0.1时,其减速持续时间约为200s,减速峰值可达9G,应激状态时可达15~16G。处于航天器中的航天员经失重飞行后心肺调节功能已明显下降,当遇到这样长时间的高超重作用时,有可能出现危险而影响飞行任务。所以,研究失重对超重耐力的影响和提高人体超重耐力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发展航天事业和航天医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常玉燕 《中国航天》1997,(6):39-40,4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现有4名航天员,其中一名曾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参加过空间实验。到2000年前后,当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加拿大和日本联合研制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升空后,日本将有数十名航天员与其他几个国家的航天员联合编组,每次连续在空间站上工作几个月。日本宇宙  相似文献   

20.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经验对于未来登月计划的实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主要总结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对阿波罗计划航天员的两次采访内容,其经验和建议涉及的方面包括:任务结构、航天服、便携式生保系统、月尘控制、自动控制系统、信息显示与控制、月球车和远程控制、使用工具、乘员训练、月面操作、疾病处置、药物与急救、辐射、乘员绩效、食品与营养、飞后康复、乘员互动等,这些宝贵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