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捷联惯导/星敏感器组合系统的在轨自标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捷联惯导/星敏感器组合系统中对陀螺仪和星敏感器进行在轨自标定的方法。分析捷联惯导系统和星敏感器的误差源,对陀螺仪随机漂移和星敏感器安装误差进行建模并列入系统状态,建立系统状态方程;利用捷联惯导输出的载体位置、姿态与星敏感器输出的姿态矩阵来构造量测,建立量测方程。设计卡尔曼滤波算法,经过滤波计算获得陀螺仪随机常值漂移和星敏感器安装误差的估计值,从而实现组合系统的在轨自标定。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在轨自标定方法能够标定出85%以上的陀螺仪随机常值漂移和95%以上的星敏感器安装误差。  相似文献   

2.
王进达  吉云飞  姬占礼  鲁浩 《宇航学报》2018,39(12):1372-1380
为解决混合式惯导在小型弹载惯导系统的应用问题,在论述混合式惯导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小型弹载混合式惯导系统所涉及的三项关键技术:小型化设计技术,抗振动高可靠锁紧技术和基于降维Kalman滤波的抗扰动自标定技术。重点对第三项技术提出具体的技术方案和实现途径。在建立惯导误差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姿态精度因子(ADOP)可观测度设计出混合式惯导系统的自标定流程,进行了卡尔曼滤波的降维处理和抗干扰观测量设计。开展了原理样机的标定试验、力学环境试验和导航精度试验工作,试验结果校验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自标定算法的正确性,为其在小型战术导弹中的应用提供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邱东 《航天控制》2021,39(5):56-62
针对弹载惯测组合加速度计面临振动环境下测量精度超差问题,构建弹体-惯测组合的两自由度动力学分析模型,配合有限元仿真手段,从全弹结构和惯测组合内部结构两部分进行分析.研究了减振垫刚度、惯测组合内部架构固有频率特性以及加速度计布局等因素对弹载惯测组合振动响应的影响机理.提出的设计准则包括:降低减振垫刚度有利于减小加速度计的振动响应,但需要避免弹体-惯测组合两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过于接近;设计保证质心接近惯测组合减振中心,在存在质心偏心时,需减小加速度计到惯测组合减振中心在垂直于激励方向的距离;优先保证惯测组合内部架构基频高于外部激励的最高频率,如无法实现,需保证内部架构线角耦合频率高于外部主要激励的最高频率.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多型号惯导测试自动化程度低、装备利用率低、数据准确性缺保障、高成本、故障诊断可靠性不足等重大技术难点,针对捷联惯导测试装备中的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工控为平台,自主研制采集卡和信号调理单元实现了多类型信号隔离采集在0.5%以内,24路脉冲隔离计数500KHz以内计数脉冲±1个脉冲误差以内,最小脉宽0.2us,晶振时间基准确度1×10-7以内。已长时间应用于工业现场,运行稳定,获取数据准确,完全满足目前的捷联惯导产品性能标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惯测组合是惯性制导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惯测组合测试,可鉴定其性能和质量,同其误差模型进行补偿,以供控制系统使用。本文主要针对二自由度挠性调谐陀螺仪,讲述了惯测组合(主要由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组成)的测试原理的方法,首先介绍耻组合的组成、静态误差模型,然后给出试验方法(有两个试验:速率试验和位置试验),最后讲述了试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原理。  相似文献   

6.
从质量控制角度,分析了某型号惯测组合在总装厂标定中实施质量控制的重点和控制方法,同时提出了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余度技术是提高惯性导航系统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微小型惯性组合导航系统中的惯性传感器多余度配置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了MEMS惯性器件构成的微型余度配置惯导系统,分析了微小型惯性组合导航系统的特点和误差特性,并经过测试分析,建立了惯性传感器的误差模型。针对余度配置系统静态标定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六位置转动标定算法,该算法只需要一个单轴速率转台就可以标定出IMU误差参数,并对采用低精度陀螺的惯性系统标定具有通用性。经过实际系统测试分析,误差补偿后的微型余度配置惯导系统的系统导航精度明显提高,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戚红向  王世会 《航天控制》2011,29(2):15-16,22
阐述了检查惯组参数稳定性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光学捷联惯组标定参数的物理含义,然后推导了将传统标定参数转换到与惯组固联的正交坐标系的方法.对于解决检查参数稳定性时惯组各次标定参数基准不一致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克服运载器在垂直发射时受阵风和振动等干扰产生的随机晃动,提出了一种新的自主式捷联惯测组合初始对准方法。该方法合理地利用了发射流程中捷联惯测组合所提供的信息,在不改变系统结构的条件下,改善了系统的可观测性。因此该方法缩短了初始对准时间,改善了方位对准精度。试验结果证明了该初始对准方法的正确性,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非全姿态惯性平台小角度射前自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非全姿态惯性平台全装弹状态下的射前自标定,提高导弹射击精度,提出了非全姿态惯性平台在小角度状态下射前自标定方法。通过对导弹飞行过程中平台的受力分析,确定了平台误差模型中产生漂移最主要的六项误差系数,设计了使平台转动到预设角度并自动锁定的控制电路,控制平台在初始和小角度倾斜两位置处锁定,使六项误差系数受到重力加速度的有效激励,最后利用构建的闭环力矩反馈回路进行测漂,分离出各误差系数。精度分析表明,标定精度能够很好地满足系统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案利用小角度倾斜状态实现三轴同时测漂,仅需平台在两个位置间转动一次,其自标定时间缩短为借助转台多位置标定时间的25%。  相似文献   

11.
旨在介绍一种大型高精度自动定心机床夹具的结构原理和设计要点,以及有限元分析在弹性零件设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此类工装夹具适用于加工轮廓尺寸大、薄壁、形状复杂的筒类零件。  相似文献   

12.
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由于因重力引起的沉降和对流趋于消失,细胞(或微组织)可以均匀悬浮于介质中,为细胞的真正三维生长、正常分化和高密度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但有利于提高介质的利用率和单位容积的产量,也有利于获得更加均一纯净的培养产物,从而使空间细胞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介绍了采用在线可编程CPU单元和16位串行逐次逼近型A/D芯片,实现8通道电压信号的采集存储与处理功能。解决了早期温箱实验设备不能自动采集温度的问题,确保了卫星产品在测试及环境试验中能够获得精确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单元测试面临的特殊性问题并进行分析,探讨了面向对象单元测试采取的策略和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最后对面向对象单元测试的充分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单元测试面临的特殊性问题并进行分析,探讨了面向对象单元测试采取的策略和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最后对面向对象单元测试的充分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多端口射频开关矩阵是卫星有效载荷单机产品自动检测系统的主要组成单元,文章主要介绍了多端口射频开关矩阵产品的射频链路构造设计、控制电路设计和控制软件设计,并给出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气针式穴盘播种机播种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播种装置的振动系统及吸种过程进行了分析与仿真。为提高播种精度和工作效率,振动机构中采用激振器使种子保持规律运动状态;设计一种多排气针式摆动排种机构,由连杆组合机构实现排种气针摆动,并实现不同穴距的种子播种。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面向装配单元的工艺路线规划方法,以装配工艺约束为优先对产品进行装配单元划分,以装配单元作为工艺数据组织基础,通过建立装配流程视图、工艺文档视图和装配单元视图以及多视图关联关系,实现设计、工艺、生产等相关信息集成。最后通过在某火箭实际总装现场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空间电源功率调节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空间电源功率调节装置(PCU)的分流调节器(SR),蓄电池的充电控制器(BCR)、放电控制器(BDR)和主误差放大器(MEA)的原理和技术现状。阐述了顺序开关分流调节(S3R)、混合型调节和顺序开关分流串联调节(S4R)三种基本拓扑的工作原理,并对三者进行了性能比较,认为S4R是目前最先进的调节技术。讨论了功率调节装置模块化、智能化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大功率的功率调节装置研制难点。  相似文献   

20.
台体组件是惯性测量组合的关键部件。根据某型号捷联惯性测量组合技术要求,采用 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型号惯性组合的台体结构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分析,确定了 最优台体结构。计算结果表明,该台体具有良好的刚度和动态特性,能为惯性仪表提供良好 的工作环境。最后,对台体上安装的减振器的参数、结构形式和安装位置进行了详细分析。 研究工作对今后型号研制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