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钱航 《航天员》2014,(4):62-64
航天员在太空种植植物,目前已成为他们在密闭的空间站内,调节身心的有效方式。不过随着未来太空技术的发展,太空种植将成为太空中的一种潮流产业,而那时如果还让身兼科研重任的航天员米负责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庞言 《航天》2011,(4):38-41
由于空间站具有寿命长、容积大等优点,是开发太空资源的理想基地。所以,在1969年美国载人登月成功后,苏联放弃了载人登月计划,而把建造载人空间站作为未来航天计划发展的核心和一项国策。经过艰苦的努力,苏联终于在1971年4月19日用质子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第1个空间站——礼炮1号试验性空间站送入地球轨道,它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人类有了在太空长期驻留的基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载人太空实验室的概念,及其与空间站的根本区别。简述了载人太空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载人太空实验室的概念,及其与空间站的根本区别。简述了载人太空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钱航 《航天员》2012,(3):38-39
我们都知道,空间站上的水资源十分有限而宝贵,而且在微重力环境中洗衣机无法正常工作。那么,在空间站日夜忙碌的航天员衣服脏了怎么处理呢?将来会不会有专门的太空洗衣机来为他们效劳呢?  相似文献   

6.
如果是在10年以前,谈到太空旅游,人们还会认为只是一种梦想,可是今天,它已经成为一种现实。这不仅是因为美国富翁蒂托2001年4月28日登上国际空间站,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游客。而且美国和俄罗斯正在认真地研究、计划、发展和实施太空旅游。可以预测,在21世纪的载人航天活动中,太空旅游将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甚至也可能是未来载人航天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陈曦 《航天员》2012,(2):60-61
在繁华的都市里,给汽车加油并非新鲜事,而在太空“加油”似乎不可想象.但这或许在不久后也将成为现实。NASA的机器人太空“加油”计划,在2011年9月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已经把太空“加油”验证模块放到它的永久位置——ExPRESS4物流平台上。如果后续试验一切顺利的话,机器人在太空“加油”就指日可待了。  相似文献   

8.
晨曦 《航天员》2011,(4):65-66
2010年12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机器人大赛在国际空间站内拉开帷幕。来自美国多所高中的10支参赛队伍,控制着它们的“零重力机器人”在国际空间站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太空争霸战。  相似文献   

9.
郭亚光 《航天员》2011,(2):24-27
太空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在空间站,人只要轻轻碰一下舱壁,就会像羽毛一样漂浮出去。在太空。铅球可以浮在空中。羽毛也可以浸入水中……太空与地球竟有着如此的“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0.
令飞 《航天员》2012,(2):25-27
去年,国际空间站参与国决定将其运行寿命由2015年延长到2020年。投入近千亿资金之后,美、俄、欧、加拿大、日本等成员国(组织)都在努力拓展其应用,让国际空间站能“物有所值”,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国际空间站作为教育平台的开发。其实,早在国际空间站建造初期,驻守其间的航天员就意识到了太空生活、微重力环境下的种种奇妙现象对于学生的巨大吸引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