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际空间站(ISS)的建造计划即将在下一次航天飞机任务后全部完成,但是,在地球低轨道上的建造热潮似乎至少还要持续十年时间。4月底,中国公布了将于2020年部署自己空间站的计划,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对该计划最详细的披露。中国的空间站计划似乎已经解决了不断的推迟以及来自内部的阻力问题,正逐渐成为中国初步发展起来的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辛田 《航天员》2014,(2):22-24
态度明确的俄、日、加 俄罗斯和美国是国际空间站项目两大主导国,负责建造国际空间站基础设施,在获悉这一消息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主管阿列克谢·克拉斯诺夫立即公开表示,国际空间站能够安全运行至2028年,在这之前完全没有必要退役。他同时透露,俄罗斯正在制定2015-2026年航天计划,制定过程中将考虑把再次延寿的国际空间站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3.
许文 《中国航天》1993,(8):26-27
当美国的自由号空间站正处在重新设计或被取消的困境时,俄罗斯的和平2号空间站却在政府的财政和政治支持下加速研制。和平2号空间站的主要飞行部件正在建造之中。促使该计划加速实施的原因有: 1.尽管俄罗斯面临着政治和经济危机,但俄政府还是批准了1993年对和平2号空间站的财政拨款,经济形势未对和平2号空间站造成影响。 2.俄罗斯空间局最近结束了对苏联解体后做过修改的航天计划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评估。在新制定的中长期航天计划中和平2号空间站是重点发展对象。  相似文献   

4.
许兴 《中国航天》1993,(5):18-18
美自由号空间站研制进展缓慢。据现任和前任的NASA空间站管理人员说,空间站计划中没有尚未解决的技术或科学问题,主要是政治问题,其次是费用问题。目前空间站各部件正在建造和试验之中。按计划规定在轨组装工程将于1996年3月开始。但由于空间站的组织问题尚未解决,所以,在克林顿政府和国会许多新成员上任后可能仍会面临一场政治风波。  相似文献   

5.
庞言 《航天》2011,(4):38-41
由于空间站具有寿命长、容积大等优点,是开发太空资源的理想基地。所以,在1969年美国载人登月成功后,苏联放弃了载人登月计划,而把建造载人空间站作为未来航天计划发展的核心和一项国策。经过艰苦的努力,苏联终于在1971年4月19日用质子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第1个空间站——礼炮1号试验性空间站送入地球轨道,它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人类有了在太空长期驻留的基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10,(4):46-47
NASA于3月3日宣布,国际空间站计划已荣获2009年“科利尔奖”。由美国国家航空协会颁发的“科利尔奖”是航空界最高年度奖项,颁发对象是美航空或航天领域取得的最高成就。国际空间站是5家航天局和15个国家的联合项目,是迄今建造的最大和最为复杂的航天器,已接近完工,2010年将是其连续第10年有人驻守。  相似文献   

7.
申斯 《航天员》2011,(5):25-29
当年,苏联在空间站建造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空间站领域技高一筹。究其原因,主要是苏联把发展空间站作为未来航天计划发展的核心,并且与当时苏联的国情相关联的是,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五年国外航天要闻综术周以蕴,王萍一、美航天飞机与俄和平号两次对接,拉开了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序幕为了试验国际空间站未来运行时所需的多项技术,美国和俄罗斯计划在1997年11月正式开始建造空间站之前进行7次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的对接。6月29日,亚特兰蒂...  相似文献   

9.
丹宁 《中国航天》1998,(4):26-28
加拿大为国际空间站建造机械臂丹宁作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国际宇航合作项目,国际空间站计划共有美、俄、日、加、巴西和10个欧洲国家参加。从表面上来看,加拿大在该计划中扮演的是一个小角色。建成后,这座庞大的空间设施上见不到标有“加拿大”字样的舱段,站内分给...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80年代初航天飞机试飞成功以后,就开始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批准了美国航天局提出的建造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的建议,并要求在本世纪末以前建成。这一计划不久又发展成由美国、欧空局、日本和加拿大参加的国际合作计划,并将空间站定名为自由号。 自由号空间站采用大型桁架结构,主横梁长达150米。建成后的空间站重达200多吨,可居住8名航天员,输出75千瓦电力,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1,20(6):49-49
据全球安全网站2011年10月18日报道,俄罗斯载人航天飞行计划负责人Alexei Krasnov表示,“国际空间站”的服务期限可能被延长至2028年。“国际空间站”的服务期限是2015年,  相似文献   

12.
庞之浩 《航天员》2011,(6):65-68
苏联/俄罗斯曾先后独立建造过8座空间站,在空间站建造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1993年,俄罗斯正式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使该站采用了很多俄罗斯空间站的成熟技术,从而节省了费用、少走了弯路、降低了风险、缩短了时间。目前,俄罗斯已为国际空间站研制和发射了5个舱体,今后可能还将独立建造新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13.
左永亮 《航天员》2011,(4):12-16
1998年11月20日,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第一个国际化的空间站项目开始建造。2008年11月,国际空间站建造十周年之际,我刊曾以“国际空间站:十年,这样走过”为题,对其建造历程、内部结构、设施设备。空间应用、故障失误、未来发展等进行了简述、分析、总结和报道。  相似文献   

14.
国际空间站确定组装飞行安排仝爱莲孙广勃由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和日本等合作建造的国际空间站的完工日期很可能会推迟到2004年以后,即比1984年该计划最早宣布时的预定完工日期晚了10年,同时也比美国航宇局1996年宣布的完工日期晚了约1年。去年11月初...  相似文献   

15.
庞之浩 《航天》2010,(9):36-39
2010年2月8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上天,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第三个、也是最后的节点舱——“宁静”号节点3号舱,以及欧洲“嘹望塔”号观测舱。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非俄罗斯舱段的建造已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工程已完成了90%。此后,航天飞机还将执行4次国际空间站任务。届时,耗时25年、花费数百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将基本建成,航天飞机也将光荣退役。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新型火箭发射空间站货运飞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 《中国航天》2009,(10):19-23
日本H-2B新型运载火箭9月11日凌晨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升空.发射了该国为国际空间站计划建造的首艘货运飞船“H-2转移飞行器”(HTV) 1。这是H-2B火箭的首次发射.也是HTV飞船的首次验证性飞行。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2,21(2):127-127
据中国科技部网站2012年2月1日消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载人航天项目负责人近期透露,国际工作组拟定了人类征服宇宙的专项计划。参加计划拟定工作的不仅有“国际空间站”建造项目的成员(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航天局),  相似文献   

18.
国际     
《航天员》2014,(1):9-13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分析是否结束载人航天计划;“进步”M-21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韩计:~112020年发射“韩国型火箭”;NASA计划2015年在月球种植植物  相似文献   

19.
回谷 《航天》2010,(9):56-59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1994~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曾9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工作,以取得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经验以及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和工作能力,降低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20.
空间站建造规模庞大,结构极为复杂,因此在其建造和应用过程中难免出现设备故障、人为失误以及意外事故。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多舱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超期服役10年,期间出现故障千余次;国际空间站建站以来的十年间,也是故障频发,本文将从舱外作业和舱内作业两方面分别讨论这两个空间站的建造和维修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