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LY2铝合金的激光冲击强化区硬度和残余应力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激光冲击处理对LY2航空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Nd:YAG激光器对航空铝合金LY2进行了激光冲击强化处理,测定其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结果表明,经过激光冲击处理后,试样表面没有受强脉冲激光和冲击波的破坏,而显微硬度和残余压应力明显提高,激光冲击处理后的强化区与光斑相当,深度约为1.2mm.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激光冲击表面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激光冲击是一种新型的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将激光冲击技术用于铝合金的强化处理,探讨了激光冲击处理的技术关键,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对铝合金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优选激光参数的条件下,激光冲击处理能显著地提高铝合金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3.
激光冲击强化——一种铝合金表面局部强化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铝合金的激光冲击强化机理,介绍了试验中所用的激光冲击强化装置,得到了铝合金7475-T761和2024-T62冲击和未冲击试件的拉-拉疲劳试验数据。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能有效地提高铝合金材料的抗疲劳断裂性能。  相似文献   

4.
金属板料激光冷塑性弯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激光冲击波来成形金属板料是塑性成形领域刚刚出现的新技术,同激光热应力成形和传统的机械喷丸成形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文章在分析了成形机理的基础上,用短脉冲(ns级)的强激光(GW/cm2)对LY12CZ航空铝合金材料进行了初步的激光冲击变形实验,探讨了冲击轨迹为直线情况下,激光脉冲能量、冲击次数、板料的厚度等对板料成形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板料变形量随激光能量的增大而变大,随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平缓;随板料变形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超声冲击处理对2A12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声冲击处理方法对2A12铝合金焊接接头进行全覆盖强化处理.通过弯曲疲劳对比试验,建立了未处理与超声冲击强化处理铝合金焊接接头试样的S-N曲线,分析了超声冲击处理对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接头组织、残余应力和断口形貌分析了超声冲击处理提高铝合金焊接接头抗疲劳断裂性能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使2A...  相似文献   

6.
激光冲击处理抗疲劳断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24-T62铝合金为对象.研究了高功率密度激光冲击处理对应力集中试件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处理可大幅度地提高应力集中区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技术对LY12铝合金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对处理前后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用SEN观察试样拉伸断口及陶瓷涂层形貌。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LY12铝合金表面陶瓷化后拉伸强度有一定提高,且随温度的升高,拉伸强度提高的比率增大,说明在高温条件下陶瓷涂层对铝基体起到了一定的隔热作用;表面陶瓷化对LY12铝合金的延伸率影响不大。试样为典型的韧性断裂,且断裂后陶瓷膜层没有出现大面积脱落,表明陶瓷涂层与铝基体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利用国产高功率兆瓦级钕玻璃激光器对航空材料7475—T761铝合金及30CrMnSiNi2A高强度合金钢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所产生的宏观及微观特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LY12CZ铝合金及其铆接/螺接件微动损伤的微观特征以及4种工艺措施对疲劳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LY12CZ铝合金对微动作用十分敏感,容易引起严重的表面损伤。微动作用使铝合金的疲劳强度急剧下降。铝合金经喷丸强化处理后。可将常规疲劳强度提高。并使材料的疲劳性能不受微动作用的影响。涂层—胶粘—干涉组合是防止铆接件产生微动损伤的有效措施;喷丸—涂层—胶粘—干涉组合是防止螺接件产生微动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技术对LY12铝合金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对处理前后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用SEM观察试样拉伸断口及陶瓷涂层形貌。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LY12铝合金表面陶瓷化后拉伸强度有一定提高,且随温度的升高,拉伸强度提高的比率增大,说明在高温条件下陶瓷涂层对铝基体起到了一定的隔热作用;表面陶瓷化对LY12铝合金的延伸率影响不大。试样为典型的韧性断裂,且断裂后陶瓷膜层没有出现大面积脱落,表明陶瓷涂层与铝基体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IDS的铝合金预腐蚀疲劳寿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模拟飞机服役环境,对航空LY12铝合金试验件做了腐蚀试验,然后通过疲劳试验得到LY12铝合金新试验件和预腐蚀试验件的疲劳寿命数据。分析了腐蚀对航空LY12铝合金的影响。通过观测断面腐蚀坑的尺寸,基于初始不连续状态(IDS)建立了把腐蚀坑看做表面裂纹的几种模型,并对几种裂纹模型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和实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把腐蚀坑看做表面裂纹是不合理的,考虑材料初始不连续状态所建立的表面裂纹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吻合;随着腐蚀坑的增大,裂纹模型2更为合理。所以,很难用一个合适的裂纹模型来描述腐蚀坑,只有把腐蚀坑分组才有可能得出更精确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对7050-T7451铝合金小孔件疲劳寿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采用ABAQUS对峰值压力2.7GPa下小孔构件孔壁与表面上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基于仿真结果对试样进行激光冲击强化试验和疲劳拉伸试验。结果显示,激光双面冲击强化在板料两侧形成一定深度的残余压应力影响层,而在中心形成一定范围的残余拉应力层,这也是导致疲劳源由孔角向孔壁中心转移的主要原因;在应力水平165.8MPa、195.0MPa和275.4MPa下,试样的疲劳寿命分别平均可增大451%、216%、116%;经激光冲击强化后,试样的疲劳源位置由孔角转移至孔壁内部,且疲劳裂纹扩展区面积明显增大。研究表明,激光冲击强化能明显改善铝合金小孔构件的疲劳性能,但强化效果随外加载荷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从疲劳断口形貌特征分析了激光冲击处理对铝合金LY12、钛合金TC4、高强钢30CrMnSiA疲劳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7050-T7451铝合金试件的三类不同试样激光冲击强化处理,研究其7组疲劳寿命值,并对铝合金试件的疲劳试验结果分别用单侧容限因数法和二维Weibull分布法进行疲劳安全寿命估算及比较.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作用大大提高了铝合金试样的疲劳寿命;在考虑置信度和可靠度的前提下,单侧容限因数法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疲劳安全寿命估...  相似文献   

15.
点蚀是航空铝合金材料在服役环境下常见的损伤形式,在疲劳载荷作用下容易形成裂纹,缩短结构的疲劳寿命。为了深入研究点蚀对航空铝合金结构腐蚀疲劳寿命的影响,基于铝合金电化学腐蚀机理和铝合金微观结构,以点蚀蚀坑尺寸为研究参量,对航空铝合金点蚀扩展行为进行建模研究,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LY12CZ铝合金点蚀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铝合金点蚀扩展模型较为合理地反映了铝合金点蚀蚀坑尺寸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s of laser shock peening (LSP) on improving fatigue life of aluminum alloy 7050 are investigated.Surface hardness is increased corresponding to a high dislocation density induced by LSP.The X-ray diffraction stress measurement shows that LSP results in prominent increase of surface compressive stress,quasi-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in the laser peened region.The fatigue life of the alloy 7050 in rivet fastener hole structure is notably improved owing to LSP.The sequence of LSP and fastener hole preparation also influence the fatigue cycle life of the alloy.  相似文献   

17.
铝青铜表面激光熔覆层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Al9-4铝青铜表面熔覆了一层Ni基合金层,以提高QAl9-4铝青铜的耐磨性.为了提高QAl9-4铝青铜对激光的吸收率,实验采用少量自制的粘结剂并配合压力机将合金粉末预置在QAl9-4铝青铜表面,然后激光重熔.通过对QAl9-4铝青铜表面熔覆层组织研究分析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无裂纹缺陷的存在;熔覆层组织受凝固速度的影响较大,其表面组织为胞状晶,中部为发达的树枝晶,结合区上部由于基体的激冷作用而呈细晶区,细晶区以下又以树枝晶和胞状晶为主.激光熔覆层的平均硬度是QAl9-4铝青铜基体硬度的3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