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电子设备冷却用空芯冷板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空芯冷板却电子设备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冷却方式。这种冷却方式以印制电路板本身作为热交换器,极大地缩短了热流路径,因而载热能力强,结构重量轻。对这种冷却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了空芯冷板壁温的数学模型,用实验证明了数学模型分析的正确性。并把空芯冷却板冷却试民现在广泛应用的导热冷却方式的热载能力相比较,证明空芯冷板冷却方式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热电制冷器(Thermoelectric cooler, TEC)的排布方式对机载电子设备冷却舱内空气自然对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遇冷后,温度降低,密度变大,并以缓慢的速度开始下沉,其运动形式由变形运动逐渐过渡到旋转运动。在舱内顶部布置TECs更有利于流场的发展,但空气下沉到冷却舱底部时易产生振荡解,出现分岔流和二次流,流动进入混沌状态。通过6种设计案例的对比分析,给出了具有最小的温度不均匀系数和最低的平均空气温度的最佳机载电子设备冷却舱内TEC排布方式。  相似文献   

3.
直升机动力舱冷却系统冷却孔进气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型民用直升机动力舱冷却系统冷却孔的进气性能开展优化研究,参考飞机辅助动力单元(Applicant power unit,APU)进气系统形式设计了两类收风装置。采用数值仿真手段,对比分析在多个速度的前飞状态和不同爬升率的爬升状态下3处冷却孔的进气性能。结果显示基于Scoop型设计的收风装置在直升机大速度前飞状态收风效果最好,但在小速度前飞状态进气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基于Flush型设计的收风装置同样具有改善进气性能的作用,其最显著优点是在所有飞行状态均保证较高的冷却进气量。为后续的优化设计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随机振动控制与随机激振模态分析实验中,频响函数测试是控制及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介绍一种基于随机化噪声对消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实现的新的系统频响函数温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子设备用冷板散热特性的二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冷板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电子设备散热方式,虽然冷板的温度分布是个典型的三维导热型问题,但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冷板加热面、冷却面的二维温度分布情况。本文首先对单片冷板的散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微分控制方程组。通过将电子设备发热量、对流散热量及厚度方向上的导热量当成冷板的内热源,将复杂的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为复杂模型的简化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用于机载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新型液冷环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决我国飞机大功率、高热流密度机载电子设备的冷却问题,本文提出了由制冷、冷却液循环、测量与控制等子系统组成的新型飞机液冷环控系统,阐述了冷却液的配制、系统多参数优化设计、冷板流阻特性曲线的准确模拟、机载电子设备发热模拟装置和建设全系统综合试验台等关键问题。分别完成了冷板换热器Q—p曲线测试、液冷系统流量分配试验、限流环尺寸确定试验和飞行环境下液冷系统性能模拟试验。研究表明,本系统是一种适用于高热流密度下机械电子设备经济的、高效的液冷环控系统。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两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并将这两种控制器应用于综合火力/飞行系统的耦合控制。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别在于获取样本的方式不同。方案1是通过对模糊控制方法得到的响应曲线采样获取样本,由Back-Propagation学习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得到一组固定权值。神经网络控制器采用这组权值以“联想记忆”的方式工作。方案2则从用模糊控制算法得到的控制查询表中获取样本。因为模糊控制查询表比较大,采样时依据该表构成的相平面图的特点,对采样点数进行了压缩,使所设计的神经网络的规模可以接受,其余的设计步骤与方案1基本相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控制系统都具有良好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钢--塑复合板材焊接生产效率和质量,研制了一种微机控制的专用组合焊机控制顺。控制器具有动作位置、时间控制混合控制和单一时间控制方式,能对焊接电流实行闭环控制,提高了机组的可靠性。生产应用表明,工作效率和焊接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典型飞行剖面分析计算,对目前电子设备吊舱所应用的各种环境控制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别分析了其优缺点.通过比较指出:动力涡轮驱动的逆升压式空气循环制冷系统是适用于电子设备吊舱冷却的有效方案之一.此系统在保证冷却涡轮处于设计工况的条件下,让部分冲压空气通过动力涡轮,因此,不会有非设计工况下冷却涡轮效率下降的问题,可以获得较大的制冷量.本文建立了该系统及各附件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系统设计计算方法,并分别以系统质量最小和性能系数最高为优化目标函数,提出了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单CPU的通用微机冲击振控制技术的独到之处在于,冲击驱动信息的生成、修正以及冲击响应信号的采样、分析等操作均由微机软件进行控制。主要介绍实现该技术的软件设计原理,并给出相应控制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于某型飞机的无刷直流机载起动/发电系统。该系统的起动/发电机采用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文中通过改进电机结构降低了起动时的转矩脉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转速变化的阶段性角度控制:低速采用标准位置查询起动,中高速采用随转速变化自动改变提前角的角度控制方式,使起动机工作在最佳状态。最后,完成了18 kW无刷起动/发电系统的样机制作及航空发动机的冷开车试验。试验表明:该系统的起动控制策略正确有效,起动转矩平滑,所需电源容量小,效率高,具有良好的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12.
冲压空气涡轮作为飞机上的应急能源,能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提供电能,保证飞机上电传操控和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本文以冲压空气涡轮为研究对象,基于机械运动原理对系统模型进行了简化,基于刚体假设,结合MATLAB软件从理论上研究结构在释放过程中的运动学问题。给出了冲压空气涡轮系统释放过程中各个关节空间位置的理论求解方法,得到了关节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和对应的速度时间曲线、加速度时间曲线,结果表明:冲压空气涡轮系统的释放过程在1 s以内,释放速度较快,且各关节在释放初始阶段速度、加速度响应较大。本文的工作可为后期不同冲压空气涡轮系统构型的初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指导冲压空气涡轮释放的仿真计算和试验。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两个角度研究了冲压空气冷却主起落架刹车系统性能随飞行条件、起落架舱反压等的变化。理论分析部分由冲压空气冷却系统进气口处的附面层理论,推导出冲压空气经过进气口的压力恢复系数,从而得到冷却系统各部分分流量的变工况特性。为验证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冲压空气冷却系统的全尺寸模拟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两者基本吻合,说明了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因此本文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可为设计主起刹车冲压空气冷却系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基于逆变器开关状态的无轴承异步电机悬浮系统独立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轴承异步电机悬浮系统的独立控制是实现其高速运转的有效工作方式。无轴承异步电机实现悬浮工作客观要求准确控制转矩绕组气隙磁场信息,因此对转矩绕组气隙磁链的幅值和相位的辨识是实现独立控制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基于逆变器开关状态的转矩绕组气隙磁链幅值和相位的辨识方法,并应用这种方法实现了悬浮子系统的独立控制。文中对无轴承电机径向悬浮力控制、基于逆变器开关状态的转矩绕组气隙磁辨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较好地满足了径向悬浮的稳、动态性能要求,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系统在实现悬浮工作的前提下保持了电机旋转控制策略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网络控制系统的随机状态反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网络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网络控制系统,其特征是系统各组件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交换信息。基于线性时不变被控对象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离散随机模型.讨论了网络控制系统在两种离散性能指标下系统的随机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定义了网络控制系统的随机稳定性、均方稳定性和均方指数稳定性,并证明了这两种最优控制器均可使网络控制系统均方指数稳定。最后,以网络控制下的釜式反应器为对象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开关磁阻电动机低速时的斩波控制与高速时的单脉冲控制方案,论述了控制参数的优化选择范围及其变化对电机效率和转矩的影响,在分析了模糊控制,比例积分控制以及系统本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上述控制方案的Fuzzy-PI复合控制算法,并详细地讨论了这种算法在开关磁阻电机系统中的实现,采用的粗调、细调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动态性能与稳态精度之间的矛盾。文章最后给出了在5.5kWSR132-8/6样机上的运行试验结果。试验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电控旋翼襟翼高阶谐波噪声控制规律,在电控旋翼综合试验台上进行了悬停状态下的噪声主动控制试验。首先搭建了用于旋翼噪声测量和襟翼控制的测控系统,基于该系统,施加了不同谐波阶数下的襟翼幅值、相位控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旋翼转速为500r/min时,旋翼噪声声压级最多可降低4dB;最佳的旋翼噪声控制襟翼谐波阶数为2/rev,襟翼谐波的最优控制幅值小于6°,最优控制相位在180°~300°之间。  相似文献   

18.
五自由度磁悬磨头电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的高速磨床电磁悬浮磨头电控系统尽量采用最新技术,在保证系统 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系统造价。在该系统中采用TMS320F240 DSP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同时控制磁悬浮轴承的悬浮和变频电机调速,采用运行效率很高的汇编语言编写控制软件,其中磁悬浮轴承是PID控制算法,电机调速为SPWM方式。磁悬浮轴承PWM功率放大器中采用能简化驱动的新型半桥电路,电机调速主电路中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动态刚度测试和高速运转实验表明,该电控系统满足高速磨床电磁悬浮磨头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