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在给定七种不同初始条件、不同目标机动和选取快、慢两种时间常数,不同升力,不同导引比及制导逻辑设计的条件下,采用简化控制模型,研究了BTT-90导弹的比例导引规律,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TT-90导弹采用比例导引规律是完全可行的,设计的制导逻辑是正确的。模型简单,计算精度好,工程上容易接受。本文及其计算程序为BTT系统参数(导引比、控制器时间常数,弹体升力系数等)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BTT-90导弹的一种最优导引规律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BTT-90导弹的六自由度弹道仿真计算中,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仿真计算表明,这种导引规律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导引规律由最优控制理论推得,它具有形式简单,物理意义明确的特点。理论质点弹道计算的结果,证明了将这种导引规律应用于BTT导弹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假定自动驾驶仪及弹体的动态特性为一阶环节,考虑了目标机动和导弹的姿态,用工作点线化方法,得到了以脱靶量和控制总能量为最小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及以法向加速度和滚动角速度为控制变量的BTT导弹的最优导引规律。用简化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推导的导引规律,可以拦截机动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引精度,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空导弹作战空域,射击目标速度范围的扩大及射击大机动目标能力的提高等,导弹在飞行中遵循的导引规律也在不断改进,为适应地空导弹作战性能的改进,在常用半前置法,三点法导引规律的基础上,发展了固定系数法,小高度三点法及复合导引规律,本文着重探讨导引规律参数选取,导引规律对弹道性能的影响及运用等,供设计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5.
指定入射角的飞航导弹末段俯冲弹道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保证飞航导弹末段的突防效果,提高战斗部的杀伤威力,要求导弹在 末段进行跃起俯冲并以一定的弹道倾角命中目标。根据惯导、高度表和雷达提 供的信息,设计了以弹道倾角为被控对象的导引规律,实现了以上目标。对于跃 起俯冲的高度与距离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 性。  相似文献   

6.
在空对空拦截中,寻的阶段是一个关键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时间短、寻的路径上的方位角速率低.其所以是关键,因为关于目标机动的任何误判都可能导致很大的脱靶距离.本质上这是由于目标实施躲避机动造成相遇航路误差而跟踪者来不及调整航路所致.因此要设计出能够对目标机动产生快速反应的导引律,目标加速度估计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空对空导弹目标跟踪器的综合还面临一些棘手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缺乏可观测性、建模误差以及高采样率引起的计算时间限制.本文给出了一个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新的跟踪滤波器.该滤波器以跟踪动态中固有的时间尺度分离为基础.结合一种筒单的自适应方法,该滤波器能够跟踪很多类型的目标机动,从计算量角度考虑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汤善同 《宇航学报》2002,23(6):38-42,61
本文根据现代战争敌我双方对抗格局,提出了防空导弹拦截高速大机动目标,采用微分对策强迫奇异摄动方法零阶组合反馈解析解制导规律。这种制导规律只需要导弹和目标的位置、状态变量和法向过载的测量量,易于弹上实时实现。为了证明该制导规律的良好性能,文中给出了另一种改进的比例导引制导规律,并以某防空导弹为研究背景,对两种制导规律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分对策制导规律的弹道参数特性比改进的比例导引制导规律好得多。  相似文献   

8.
未来战争中,空袭飞行器将通过低空、超低空突防、采用多变战术、施放强电磁干扰、使用反辐射导弹和空地武器等,对面空导弹武器系统构成愈益严重的威胁.因此,面空导弹应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战术来抗衡,这包括应具有对付多目标和抗电子干扰能力,解决指令制导和自主导引问题,发展红外寻的导弹,增强对付反辐射导弹和隐身目标的能力,以及大力发展超高速导弹、光纤导弹和高能激光防空武器.对面空导弹的各类防空任务亦作了详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BTT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非线性、时变、强耦合和不确定性的Have Dash II BTT导弹控制系统,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新的BTT导弹鲁棒控制器。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将导弹控制系统分解成了3个单输入单输出的二阶子系统,输出变量的选取保证了系统是最小相位系统。采用自抗扰设计方法,估计并补偿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和三通道之间的耦合,以实现控制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BTT导弹驾驶仪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作用距离和反应时间是武器系统的重要战术指标,它们密切相关.武器系统反应时间与目标特性和导弹飞行特性无关,它是导弹发射前各个分设备完成战斗动作时间的总和.不同的作用距离,战斗准备时间也不同.制导距离方程与弹上导引系统截获方式有关.在作用距离指标设计时,首先要合理地设计好反应时间,而反应时间的设计,涉及到武器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它不仅与雷达的搜索、截获时间有关,还与指挥仪的工作方式,以及发控装置、发射架的工作方式、发射延迟时间有关.最后提出了缩短反应时间的途径,列出了反应时间对距离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旭刚  周军 《宇航学报》2011,32(7):1445-1450
基于复角模型,研究了弹头偏转对于偏转头导弹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依据偏转头导弹的多体特点,建立了包含弹头和弹体动力学特征的滚转偏转头导弹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简化,得出了其复角模型。以弹头偏角作为输入,攻角和侧滑角作为输出,得出了滚转偏转头导弹的传递函数。分析传递函数发现,弹头偏转主要影响了导弹传递函数的零点,文中给出了满足系统最小相位的条件公式;当弹体绕纵轴逆时针旋转时(由弹尾向前看),导弹模型总为最小相位系统;定性分析了气动参数对于导弹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弹头偏转运动对于飞行稳定性没有直接影响的结论;动力学仿真表明,弹头与弹体相互作用,导致两者产生相反的角运动。本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选择气动和结构参数,并使导弹飞行过程中绕纵轴逆时针旋转,可以保证偏转头滚转导弹飞行过程中的运动稳定性,并有利于自动驾驶仪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新疆敏捷性导弹为了获得更高的机动性、敏捷性和好的导引精度,许多采用推力矢量控制方案,本文讨论了一类带推力矢量控制导弹的数学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此类新型导弹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案,采用双网络逆动态学控制结构,数字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对于系统内参数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变化具有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导弹高速飞行时,头部弹体材料和激波层流场由于气动加热产生的辐照在红外制导导引系统产生的干扰情况。根据导弹头部结构划分流场区域网格,确定辐照区网格,将导引系统第一镜网格化,确定相互间的空间关系,研究一种把气动流场的信息发送给在同一位置空间里辐照区的搜寻插值方法,建立导弹头部弹体材料和流场气体对导引系统的辐照干扰分布模型,并考虑导引系统的次镜向第一镜的屏蔽效果。计算结果是它们对第一镜的辐照干扰值的分布都是围绕导引系统第一镜中央呈圆环分布,第一镜的中央处辐照干扰最弱,沿半径方向逐渐增大到与次镜大小相等后,再沿半径方向减小。  相似文献   

14.
何庭 《中国航天》1992,(10):37-38
Laserfire是一种低成本、低空防御面空导弹系统,它是80年代初期英国宇航公司为满足中近东和拉美等国家需要而研制的长剑导弹系统的出口型,过去也称激光型长剑,具有全天时对付低空飞行目标能力,其射程为10公里。该武器系统由毫米波监视雷达、激光跟踪器、电视跟踪器和4枚长剑导弹组成。 Laserfire系统在晴天时作战性能最佳,因为大雨、高湿度和低能见度都会影响探测和跟踪系统的性能。但该系统在大多数气候条件下性能可靠。1990年在中  相似文献   

15.
考虑导弹自动驾驶仪动特性的三维非线性导引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三维球坐标系下目标-导弹相对运动方程,考虑导弹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应用递推Lyapunov方法设计了一种三维非线性导引律.在设计的过程中,不需要消去三维制导动力学方程中的非线性耦合项,使得导引规律的最终表达形式得以极大简化.该导引律有效地克服了导弹控制系统的动态延迟对制导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目标做大机动逃逸,导弹自动驾驶仪存在较大滞后情况下,这种导引律仍具有很高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16.
BTT导弹协调式耦合变结构自动驾驶仪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多变量不确定性系统的模型参考变结构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了某型BTT导弹协调中变结构自动驾驶仪,有铲地克服了通道间的交叉耦合效应,较好地保证了BTT导弹偏航衮动通道之间的协调动作,获得了较高的指令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导弹鲁棒动态逆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峰  雷虎民  李庆良  李炯 《宇航学报》2010,31(10):2295-2301
讨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导弹鲁棒动态逆控制方法。导弹的基本控制律采用动态逆方设计,针对存在动态逆误差的慢回路设计神经网络鲁棒逆控制器。用RBF神经网络逼近导弹慢模态数学模型,并把逼近误差引入到网络权值的调节律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鲁棒控制器用于减弱模型不确定性及神经网络的逼近误差对跟踪精度的影响。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仅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而且使模型不确定性及神经网络的逼近误差对跟踪精度的影响减小到给定的性能指标。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相对速度偏角的变结构导引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相对速度偏角的导引律。首先在相对运动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归一化的导弹-目标的运动学模型,然后利用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导引律。该导引律简便易行,仿真表明了该导引律能快速地消除相对速度偏角,实现小的脱靶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先用古典控制理论设计BTT导弹自动驾驶仪,采用比例导引规律,在导弹最大滚动角φ_(max)不作限制的条件下设计制导逻辑。然后,在不限制φ_(max)或限制φ_(max)≤±90°,有无偏航通道和是否考虑控制系统测量元件动态特性的不同组合条件下,进行全弹道数字仿真计算与分析。结果证明:设计的制导系统、制导逻辑和自动驾驶仪是合理的、正确的,具有工程应用价值。BTT导弹攻击范围大,跟踪性能好,在目标作较大机动时也能稳定击中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本世纪末和下一世纪初,防空武器仍将以中低空导弹武器为主.未来的中程防空导弹制导系统将更多地采用多功能、全方位的相控阵雷达和主动式导引方式.主动式导引头将大大改善导弹武器系统的性能.对未来主动式导引头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最大跟踪截获距离;射频频率和波束宽度;杂波下能见度;角噪声.应突破传统的以硬件为中心的雷达框框,与导弹软件结合,设计出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主动式导引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