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这场历时3年的局部冲突对新中国的发展、东亚局势和冷战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美国却成了"被遗忘的战争"。拿战争文学及影视来说,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远不如以二战和越战为题材的作品。不过在朝鲜战争刚结束的那段时间,美国的文艺界还是掀起过一个创作相关作品的小高潮,其中自然也少不了空中力量的身影。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猎手》(The Hunters),来看看银幕光影与战争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交集吧。  相似文献   

2.
《航空港》2005,(6)
张明川以其聪颖的才情和灵性,以新的题材、形式语言和表现手段活跃于画坛,表现出卓然不群的艺术才华。近两年,张明川进入了创作丰收的时期。他的军事题材创作以及山水画和大写意花鸟分别在全国重大展览中频频获奖。这是画家艺术灵性和创作实力的充分体现。张明川前些年的山水创作《梦回崂山》、《崂山魂》、《世纪交响》等一批作品,扑面而来是一种浩然之气,——种宽宏博大的磅礴之概,从其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创作的激情及勃发的精神和生命力。画家用塑造的手段表现壮美的山川,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形式感、厚重的体积感、悠久的沧桑感和伟岸的崇高…  相似文献   

3.
在战争中个人要承受生命中怎样无法言说的沉重,作家邓一光通过他的中篇小说《远离稼穑》进行有益的探索,刻画"我的四爷"这样一个有过三次特殊被俘经历的人物形象,表现作家以勇气和胆识对战争文学题材的开掘与对角度的拓展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航空港》2017,(6)
<正>有道是什么样的季节流行什么样的颜色,然而不知从何时起,电视剧开启了"白色"季节,医疗题材的电视剧正是流行时。医疗剧之所会得到观众的喜爱,除了人吃五谷杂粮孰能无病,每个人都免不了和医生打交道外,医疗剧确实还拥有比其他题材作品格外引人瞩目、引发热议精彩看点。题材:生死瞬间的故事最具感染力。生死瞬间的故事无疑最能打动人心,因此医疗剧对观众有着特殊的吸引  相似文献   

5.
Sherry 《航空港》2016,(4):36-39
2015巴黎高级定制周上,那永恒不变的繁花似锦给服装增添了春意,很多品牌都相继推出了很多以印花、刺绣等为主要元素的高定服装。Chanel的明艳色调结合布满全身的立体花朵装饰;Valentino华丽的蕾丝上镶嵌着无数精致印花;ElieSaab的华贵面料与精致刺绣镶嵌全身,"花团锦簇"可谓本季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吴泉棠早年专攻花鸟画,又经中国美院的基本功训练,已得传统绘画之精髓,笔墨功力坚实。20多年的艺术实践,使他在写意花鸟画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他的山水画从一开始,便在题材选择和艺术语言表现这两个方面,对传统予以改造和突破,注重描绘自己的感受和印象,强调自己感情的抒发。他没有像古代文人那样去画几无人烟的观念性山水,也没有像他的同代人那样走进名山大川去长林崇岗、旷野高山,更没有像"全盘西化"派那样照搬西方潮流,毁灭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7.
性别是韩少功小说叙事的重要场域,并且在不同的创作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早期的伤痕题材小说中,青年男女的城乡恋被置于"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叙述框架中,表现出启蒙与被启蒙的故事逻辑;在"寻根"小说中,通过男性身体的女性化叙述和女性对男性身体的依赖,表现出鲜明的性别焦虑;新世纪以来,韩少功小说的性别叙事从个体经验出发,强调历史化因素对感性欲望的作用,表现出现代人生活浮躁、精神虚妄的生存困境。韩少功的性别叙事意蕴丰富、视野宏阔,这都源于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追求,为我们索解世纪之交的文学话语提供了新的门径。  相似文献   

8.
高建群是当代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其文学创作中蕴含着世界主义精神,具体表现为对多元文化及思想的认同,对全人类生存状态和个体命运的关注,以及"大人类"与"民胞物与"的思想。其作品中的世界主义精神一直贯穿于他的创作生涯,从《遥远的白房子》《最后一个匈奴》到《大平原》,再到《统万城》《我的菩提树》,世界主义精神体现于他对各民族及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中,体现于他广阔的世界观中。发表于2019年的新作《我的黑走马——游牧者简史》,以历史上亚欧大陆各国族的交往与冲突为题材,全书对多元文化的讨论多有涉及,体现出比较成熟的世界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哲学对世俗生活一直持认同态度,这使中国的作家们对"世俗"一直抱有非常亲切的态度,在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台湾女作家萧丽红始终关注于世俗生活,并力求从世俗中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面并着力追求和弘扬,这正是她作品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余欣的山水画具有扎实的传统功底,使得他的作品更显示出醇雅秀润的气质。其绘画在技巧上追求笔墨意味,线条之抑扬顿挫和墨色的铺陈晕染都十分妥贴沉稳,令人赏心悦目。余欣的绘画中的确存在着与传统的气韵生动有血脉联系的东西,这是对于传统绘画在精神层面上的契合的一种物化表现。他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体悟上是极其敏锐的,他对中国画所拥有的领悟力,以及由数十年砍田耕耘炼就的笔墨功底,使得他可以在当今绘画潮流之外默默地营造自己的艺术天地。纷纭的画坛,风格流派之多,让人目不暇接;其中不乏自成一家的智者,冲破规范的勇者,他们为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1.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作品提出了"脱窠臼"的要求。他的小说创作确实遵照这一原则进行,但是他的传奇创作却不断出现直接借用自己已经出版的小说故事的情况。探究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除了可以借体裁的转变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之外,这种题材的借用也是明清传奇作者的共同习惯。而恰是从李渔对这种习惯的遵从中,我们更可以发现古代作者们对于小说与传奇两种不同体裁的文体认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心理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传统的健康观,认为躯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往往忽视了心理卫生的保健。现代的健康观,认为人的生命健康,不仅表现在身体上,而且表现在生活行为和人格精神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组织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  相似文献   

13.
从题材内容方面来看,南宋词人朱敦儒不仅拓展了题材范围,还在词中比较完整地表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精神世界,从而使词作带有一定的“自传性”。  相似文献   

14.
《航空港》2017,(1)
在人人追求国际时装潮流的当今社会,中国历代传统服饰如一粒粒明珠被遗忘在历史沧海之中。然而,就在国际时尚之都上海,却有这样一群年轻人,正溯源而上,追寻中国古代装束的纯正美学和最传统的手工技艺。这个名为"中国装束复原团队"的工作室创办于2006年。创始人刘帅当时是学习国画的美术生,只是出于个人兴趣,和朋友们根据出土壁画和陶俑复原了最早的一批古代装束作品,没想到作品发到网上后,得到了众多关注。渐渐地,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了进来,他们有的是化妆师,有的是大学老师,有的是博物馆研究人员,而更多的是从事着其他职业的爱好者,他们怀抱对古典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执着,一起探索前进。  相似文献   

15.
《航空港》2008,(5)
常言道"文如其人",同样,"画也如其人",画家的思想、观念、心态、性格、性情、待人接物、嗜好等,都能从他们作品的艺术主张和艺术风格中得到解读。如表现理念上重技巧还是重思想:表现形式上是细腻还是粗犷:表现手法上的飘逸还是精微;表现效果上的空灵亦或凝重……这是由先天的本性加以后天的养成浑然形成所决定的。任何形式组合的得体,是由你恰如其分地将自己的个性、理念、能力、擅长和它接上轨,所以  相似文献   

16.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历经数千年的沿革,中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包含了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建筑的"中国味"就表现在其文化气质上.  相似文献   

17.
《航空港》2019,(2)
<正>郑国谷的《幻化》于2019年3月31日至6月23日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重点展出艺术家的十二幅绘画作品,来自他在过去八年里创作的"大幻化"系列。这些绘画重组了传统唐卡中的形象,挂画的形式使它们可以成为冥想的工具。郑国谷用数码将唐卡中的丰富形象重叠并融合为一张幻影重重的图像,并运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将其绘于画布上。画面中元素密集,复杂性模糊其中。  相似文献   

18.
观文赏艺     
《航空港》2011,(1):90-91
《后传统:放大的切片》——第4届多伦青年美术大展2010年在后世博机遇下,将迎来第四届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展览主题设定为"后传统:放大的切片",也是基于接触了大量年轻艺术家作品后,捕捉到的这一特定艺术气质转向的现象,通过对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归类,把"后传统"这个话题和现象放大出来。展览时间:2010年12月25日-2011年2月11日展览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多伦路27号)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空间目标监测是建立在单目标状态估计基础之上,在面对突发产生的大量空间碎片时,由于碎片尺寸小,且密集分布以"群"的方式出现,传统单目标处理方法很难奏效。以"群"整体作为处理对象,基于随机有限集(RFS)技术,对"群"的状态特征进行估计。为了解决漏检目标密度分配问题和轨迹关联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量测的改进集势概率假设密度(CPHD)滤波器,并结合滤波后的信息处理过程,完成了对低轨空间碎片群的目标密度分布、群内目标数以及群内显著目标的状态估计。在仿真实验中,提出的滤波器表现明显优于传统滤波器和标准CPHD滤波器,且在某些传统滤波器和标准CPHD滤波器已失效的情况下,所提技术仍能有效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一年一度国内电视剧行业的重磅活动——"剧耀东方2018电视剧品质盛典"近日在上海举行。由于今年适逢中国电视剧四十年,本届盛典不仅表彰了一批在2017年表现出众的电视剧以及创作者,而且也是对中国电视剧四十年的致敬。张嘉译用作品说话获得奖项中国电视剧四十年杰出表演剧星凭借在2017年播出的《急诊科医生》《生逢灿烂的日子》等多部电视剧里的出色表现,张嘉译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