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人工心脏瓣膜的结构、材料和工艺生物瓣膜造价低廉,不用长期抗凝,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患者具有很大优点。但生物瓣膜的生物组织存在老化问题,依靠体外试验尚难作出寿命的估算。因此,人工瓣膜较生物瓣膜将更有前途。人工瓣膜的结构形式很多。有Starr—Edwards型球瓣,有Beall型盘瓣。以上两种结构其阀体都作上下移动。血液从阀体四  相似文献   

2.
人类制造的第一个月亮,将在1990年发射上天。这颗人造月亮比真月亮还要亮10倍,到那时,人们在月光下看书、写字都没有问题了!人造月亮是美国宇航局设计的,总重量有450吨。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造金刚石的应用正被人们所重视,但是人造金刚石的提纯,尤其是清除石墨杂质(约70~80%)是很麻烦的工序。目前,全国大多数人造金刚石的生产单位,仍采用高氯酸(HClO_4)氧化法清除石墨杂质,我厂也不例外,在分离石墨工序上,要消耗大量的高氯酸,操作中化学反应相当剧烈,高氯酸分解、蒸发要放出大量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氯气和剧毒的光气,不利于操作和环境保护,成了人造金刚石行业的一大公害。因此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电解加工设备中人造大理石床身的材料特性及结构设计,并与铸铁床身进行了比较。通过有限元法对人造大理石床身和铸铁床身进行分析,包括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对数衰减率计算以及瞬态响应分析。实践和理论分析结果均表明,人造大理石是作为电解加工设备床身基座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5.
在使用人造金刚石时,往往需要把它与金属焊成复合材料——金属与金刚石整体结构,才能制成各种钻头,砂轮,车刀,拔丝模等。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制造硬质合金与金刚石的复合结构。主要关键是钎焊技术问题。人造金刚石与硬质合金焊接有三个困难: 1.因为人造超硬材料的化学稳定性高,液态钎料不易润湿其表面,有时虽能润湿,但因结合力小,也不能获得牢固的钎焊接头。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造中国自己的大飞机一直是中国航空人的梦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力的增强以及中国航空工业55年来技术能力的不断增强,圆中国航空人造大飞机之梦的时日将不再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7.
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病理性心脏重塑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在病理性心脏重塑中心脏代谢的改变。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时心脏代谢紊乱,心肌从脂肪酸为主的代谢特征转变为葡萄糖为主的代谢特征,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本文综述了病理性心脏重塑中脂肪酸、葡萄糖和氨基酸不同底物代谢变化特征及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基于病理性重塑的代谢改变分析潜在干预靶点,从代谢调节的角度为药物研发提供新路径和理论依据,以改善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人造金刚石砂轮用于磨削硬质合金时,光洁度高,切削力强,不产生裂纹,优于其他磨削工具,已被普遍采用。但人造金刚石砂轮的打磨修整比较困难,是使用中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一般是用碳化硅砂轮、油石打磨,或用牙刷煤油来清除金刚石砂轮上的各种切屑。但实践表明,上述几种方法,效果均不好,切削力恢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最近二十年,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医学生物工程勃然兴起。碳以其优异性能又一次受到特别的注意,成功地被用于人工心脏瓣膜以及其它体内植入部件的制作。  相似文献   

10.
一三五厂铸造车间木模工舒元泉同志,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发扬敢想敢干、大胆创新的革命精神,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经过多次试验,初步试成了一种人造再生木材,为节约木材开创了一条新途径。人造再生木材是由木屑和高压聚乙烯混合加温加压而成。其加工性能比红松好,变形量比红松小。用它制做木模使用报废后,还可加温还原,再压成材,重复使用五次以上。若按重复使用五次计算,则成本为红松的一半。  相似文献   

11.
人造金刚石目前主要用作磨料,制成砂轮、油石、珩磨条、切削锯片、研磨膏等。广泛用于机械、光学仪器的加工。它的主要加工对象为硬质合金刀具及对零件的磨削、抛光。磨出的硬质合金表面一般没有裂纹和缺口,刀口尖锐,表面光洁度可提高二级。对于单刃刀具的耐用度可提高50%,多刃刀具可提高一倍,刃磨的生产率也可以提高一倍。人造金刚  相似文献   

12.
前言金属外科移植材料表面处理标准推荐用电抛光,而后在硝酸溶液中钝化来处理表面。电抛光之所以用于精饰外科移植材料是由于它能提高耐体液的腐蚀性能和改善血凝条件。电抛光是一种阳极溶解过程,起抛光和  相似文献   

13.
美国空军在今年9月首次使用人造合成燃料在一架B-52上进行了试飞.这是合成燃料在飞行器上的首次应用,对未来航空燃料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近年来,国外在研究金刚石等超硬材料的生长和合成的同时,对超硬材料的处理技术的研究也给予相当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超硬材料—金刚石的处理技术是金刚石研究领域内的一门新技术。它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使原来的人造金刚石或天然金刚石具有更优异的物理特性,使之更适合人们的特殊要求。一九七七年英国国家研究开发公司  相似文献   

15.
人造金刚石磨轮和铰刀,是我国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切削工具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刀具磨削和铸铁件的铰削方面。但应用在淬火较高硬度的钢件上较少,尤其对配合槽和精密孔等的加工则较更少。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     
可发光充氢气物在南京问世一种被称之为“人造月亮”、“人造太阳”的可填充氢气的充气发光组合件日前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成功,从而结束了氢气充气物中不能安装使用发光部件的历史。 各式各样的充氢气物因其可飘浮于空中而被广泛地使用于庆典、广告等场合。但因氢气易燃易爆,迄今为止还不能在充气体内部放置有源发光部件,致使在夜空中黯然失色。而氦气虽不会爆燃,但其成本高昂,约为氢气的 20倍,制约了商业应用。为此,南航经过 3年多的研究试验,攻克了在氢气中安装发光部件的难题,研制成功分别以氢气、氦气、普通空气为填充气体…  相似文献   

17.
以民航无线电英语通话用语为研究对象,在强调其言语行为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功能,归纳了语体特征.指出民航无线电英语通话是具有明显人造痕迹的英语变体.管制员、驾驶员应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特征,以利空中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8.
《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4):13-13,42,47
随着"阿特兰蒂斯"号2011年7月8日升空,美国航天飞机迎来了最终谢幕的时刻。回顾其30年历程,有人称赞它为人类探索宇宙立下功劳,也有人斥之为劳民伤财。无论怎样评价,一个时代即将落幕。1登场与谢幕1957年苏联第1颗人造卫星发射,拉开了美苏太空竞赛的序幕。按照美国的设想,航天飞机是一种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在"阿波罗"登月的1969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启动航天飞机项目。1972年美国开始建造航天飞机。4年后,首架航天飞机"企业"号问世,它只进行大气层内滑翔试飞。  相似文献   

19.
士元 《国际航空》2005,(8):14-16
“深度撞击”是人造探测器首次以主动撞击的方式来探测彗星,美国航空航天局已证实,其精度比科学家预计得还要精确,误差还不到1米(事先预计为1千米),因而可以说它代表了空间技术的一次大飞跃,并有望取得天文学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1980年9月的IEEE Spectrum这本杂志中简述了当前要解决的11个问题,即:对超可靠性的,专门的个人计算机的研制;远程通讯的组织;机器人;超导体的动力电缆;使用流体动力效应的动力装置;用于住宅和机关单位的计算中心;电力汽车;防止飞机相撞的航空系统;人造电子眼睛。本文将要研究的只是上述问题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