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美国运载火箭的发展情况,并较详细地报道了目前美国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的发展。同时对世界各国的几种主要运载火箭进行了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供火箭飞行所需的动力。苏联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制出了多种型号的运载火箭发动机。本文介绍了苏联各种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情况,其中包括最近才透露的N-1登月运载火箭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研制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本文专门介绍长征3号(CZ—3)运载火箭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商业航天发射领域最具有竞争力的两种运载火箭:欧洲的阿里安-5和俄罗斯的质子号,它们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并简要介绍了世界上其它商业运载火箭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运载火箭技术不断发展,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航天大国都在积极研制新型运载火箭及其动力装置,以提高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运载成本、增加可靠性和任务适应能力。本文介绍了俄罗斯新型安加拉系列火箭的研制情况,对其研制的总体思路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日本新型H-2A运载火箭于日本当地标准时间2001年8月29日16时首次发射成功。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的H-2A运载火箭及其主要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1959年4月29日,美国航宇局与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签订了生产德尔它运载火箭的合同。这是以雷神中程弹道导弹为基础的卫星运载火箭,自1960年首次发射以来,迭经改进,逐步形成了一个运载火箭系列。本文简要介绍该运载火箭系列的各种变型。德尔它(DM-19)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已经投入使用的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风暴一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和正在研制的长征一号D、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A等九种运载火箭的概述,介绍了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和发展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
随着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测发控软件的复用成为当前运载火箭地面软件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软件复用技术,该技术将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运载火箭地面软件的复用,在加快试验进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程序的可靠性。目前,该技术已被成功应用在某新型运载火箭的地面测发控软件中。  相似文献   

10.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于1988年9月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并获得了圆满成功。该火箭的第三子级采用了双向摇摆伺服机构,这在我国运载火箭史上尚属首次。本文介绍了这种伺服机构的研制情况、组成、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风切变与运载火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包括风切变在内的高空风场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它在运载火箭设计中的应用。其中综合矢量风剖面是运载火箭设计通用的规范性方法。风场的应用涉及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设计、制导精度分析和载荷分析计算等多方面的工作。这里简述其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已独立自主地研制了 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使读者概要了解运载火箭技术 ,本刊将对宇航出版社出版的《航天技术与系统工程丛书》的〈运载火箭卷〉部分内容分期摘编 ,介绍运载火箭概况、总体设计要求以及主要分系统组成与功能等。本期对运载火箭的组成、技术指标和基本概念等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垂直着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对动力技术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载火箭采用垂直着陆方式实现重复使用的需求对火箭各分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动力系统面临的挑战最大。垂直着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要求发动机提供正常的上升段推力外,还需提供运载火箭子级垂直着陆回收过程中的平稳减速力和稳健控制力,因而要求发动机具备可重复使用、大范围推力调节、二次起动、适应回收环境等多种能力,并具备较低成本。本文介绍了美国SpaceX公司开展FALCON 9系列运载火箭一子级垂直着陆回收技术研究和相关飞行试验的最新进展,研究并提出了垂直着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对动力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人工智能发展及2000年的展望。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军用、航天技术、导弹与运载火箭控制系统领域的研究工作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系列的一种型号。1988年,长征四号运载火箭首次使用即告成功,从而使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工作范围扩大到了能覆盖包括太阳同步轨道的全部地球轨道。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在改进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一、二级的基础上,新研制第三级而发展起来的。它在继承已有技术成果的同时,采用了不少先进的技术措施。控制系统采用数字式网络、数字式调零方案和双向伺服机构,三级推进系统采用定压全程氦气增压系统和主、副增压管路方案,三级发动机采用铌合金喷管延伸段,姿控发动机系统采用表面张力贮箱,三级贮箱采用高强度铝单层薄壁共底结构等。这些新技术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上都得到了成功应用。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自投入使用以来,两次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均获圆满成功,已经成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的多用途运载工具。 本文着重介绍了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等主要特点,展望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德尔它2运载火箭是目前美国中型运载火箭的主力。本文全面介绍和分析了德尔它2火箭在美国航天运载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它的运载能力、适用性、目前应用情况、发射卫星的种类、重量、入轨参数和成功率,并对其市场前景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文图并茂的方式介绍日本新型运载火箭 H—IA 的研制情况,逐渐完成运载火箭的系列化,以适应未来空间运输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运载火箭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介绍了提高电子设备可靠性的三种地面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情况和取得的成就,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目前七种型号的研制目的、技术性能、有关数据、设计特点、研制过程、发射结果及目前研制进展和使用情况,可供航天科学研究设计人员及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测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日本鹿儿岛和种子岛两个航天中心的概况。还介绍了种子岛航天中心最近新建成的H-2大型运载火箭综合发射场的建设原则、工作流程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