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树脂基复合材料点阵结构集点阵结构与复合材料优势于一体,是实现飞行器等高端装备结构轻量化、功能化与智能化的理想结构材料。然而,由于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材料高度各向异性、结构跨尺度、几何拓扑构型复杂、多功能集成设计需求等特征,导致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制造技术存在诸多难题与挑战。本文回顾了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发展历程,重点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在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与突破,根据点阵芯体的核心成形工艺,在给出制造技术分类与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点阵结构成形质量的关键工艺,进一步剖析了制约当前复合材料点阵结构制造技术发展的问题,最后对复合材料点阵结构制造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介绍了SVGA同步型LED图文显示屏系统组成原理及其实现的方法,对系统组成所需要的硬件,软件设计,及系统实现的技术特征和方法进行了论述,通过对系统的简述,突出了用此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这对开发新产品,LED显示屏上实现汉字(字符)具有任意不同的显示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今后该新产品在民航部门、用户的推广,使用中占据技术领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引擎技术,突破了传统加工技术的制造极限,为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高性能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可能。点阵结构因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低热膨胀系数和高比表面积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领域。依托SLM技术,结合材料–结构–性能一体化的创新型制造模式,现阶段点阵结构已经成为多学科领域所提出的轻量化、高性能及多功能的设计及制造的有效解决方案。本文详细介绍了SLM技术制造点阵结构的种类、工艺协同性及设计优化方法;对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能力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几类典型功能点阵结构在航空航天、医疗及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并就点阵结构在工程应用领域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新产品标准体系在型号任务技术论证时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新产品标准体系的研究、评审和确认,为型号研制工作在技术上提供了必不可缺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冷轧Inconel718合金在910℃加热条件下奥氏体点阵常数和δ相含量,给出了奥氏体点阵常数与δ相含量、奥氏体点阵常数与固溶合金元素含量和固溶元素含量与δ相含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点阵结构是一种三维规则排列的多孔结构,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及优异的散热性能,是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的主要载体。由于点阵结构零件的结构复杂,传统加工方法无法直接制备。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通过分层制造方式构建三维实体零件的新型制造技术,在复杂结构制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增材制造点阵结构零件可以极大地降低制件重量,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能源、车辆工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技术优势。本文对增材制造金属点阵结构、极小曲面结构、拓扑优化结构等复杂零件结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归纳,从力学性能、轻量化、能量吸收、散热吸声等应用方向进行了综述,最后总结并展望了金属增材制造点阵结构的优势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特种纺织技术实现了几种用纤维束连接的点阵结构织物,建立了模型细观结构的参数关系;对点阵结构的细观结构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对点阵结构的力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桁架点阵结构在飞机结构/功能一体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点阵结构技术随着3D打印等新兴制造技术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在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应用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它可作为多功能化的优良设计载体,实现承载、防热、隐身、变体等各项功能的有机融合。但一些关键技术尚待突破,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增材制造点阵结构在飞机上大规模应用。结合飞机结构/功能一体化需求,对点阵结构的制造工艺、性能特点和典型应用进行了综述,并从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性能评价等方面对制约点阵结构工程应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点阵夹芯主动冷却结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阵结构呈周期性规则形状,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轻质及换热效率高的特点,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结构。将点阵结构应用于主动冷却技术,形成点阵夹芯主动冷却结构是解决超燃冲压发动机热防护问题的有效手段。点阵结构的发展离不开制备工艺的进步,本文对传统机械加工工艺与增材制造技术用于点阵结构制备的原理与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文献调研归纳总结点阵结构单元、设计尺寸以及与其他强化换热结构的协同作用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点阵夹芯主动冷却结构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潜在应用价值,针对其工程应用提出下一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Inconel718合金奥氏体点阵参数与δ,γ″,γ′相含量的关系式,并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及奥氏体点阵参数与δ,γ″,γ′相含量的关系确定了Inconel718合金中析出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激光选区熔化(SLM)增材制造技术的制造方向对点阵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不同的打印角度,制备了4组不同相对密度的Ti–6Al–4V面心立方(PC)点阵试样,并开展了力学性能数值仿真、试样微观形貌观测及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打印方向引起的制造缺陷会造成点阵结构等效杨氏模量及失效模式的改变,低密度点阵结构呈现出无特定规律的“逐层坍塌”破坏,高密度点阵结构为整体“剪切”破坏;点阵结构支杆缺陷随打印方向与支杆夹角增大而增大,同时引起点阵结构等效杨式模量的各向异性,低密度点阵结构的制造缺陷对打印方向更敏感,在相对密度为0.1138时,不同打印方向的等效杨氏模量最大差异达14.6%;由于增材制造的内部缺陷,导致基于均质化理论的仿真结果相较试验值偏高。  相似文献   

12.
剔野预处理     
一、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目前,航天发射场将国产的“160—C”型电影经纬仪作为一种主要的外测设备。该设备具有良好的测量性能,采用了较先进的测量数据记录形式——点阵技术。这种点阵记录适合机器判读,给测量数据处理实现自动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然而,由于经纬仪点阵的误码和判读仪对点阵的误读,使判读结果中出现错误值,工程上称之为野值,因此解决野值的剔除问题,对实现自动化数据处理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Inconel718合金奥氏体点阵参数与δ、γ"、γ'相含量的关系式,并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及奥氏体点阵参数与δ、γ"、γ'相含量的关系确定了Inconel718合金中析出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钛合金空心点阵是典型的承载–功能一体化结构,采用单轴拉伸方法,在不同温度、应变速率条件下测定TA15、TA32钛合金的超塑拉伸延伸率,最大延伸率分别达到1450%和950%,后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扩散连接试验。根据超塑拉伸和扩散连接试验,确定了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Superplastic forming/diffusion bonding,SPF/DB)的最佳工艺参数为:920℃/1.5~2.0 MPa/2 h,制备了不同构型和几何参数的TA15、TA32钛合金空心点阵结构件。采用平压方法和三点弯曲方法测定了钛合金空心点阵的力学性能,压缩和弯曲强度最大值分别达到23.83 MPa、596MPa,通过有限元和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几何参数对钛合金空心点阵平压和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单面加热方法,研究了钛合金空心点阵结构的隔热性能,在400℃/1 h条件下,隔热温差达到276.3~310℃。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层点阵夹心结构的轻质化要求同其承压能力之间的问题,构建了多层点阵夹心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层数、金字塔芯子单胞分布密度、薄板厚度、流体压力及不同材料种类对多层点阵夹心结构承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层数、芯子单胞分布密度及薄板厚度均会有效提升多层点阵夹心结构的承压能力,但会增大该结构的质量;较大的流体压力会对多层点阵夹心结构中薄板及芯子单胞的组成提出较高的要求;弹性模量较大的材料所制备的多层点阵夹心结构的承载能力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点阵芯层的结构形式及杆单元以拉压为主的变形模式,基于连续介质等效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位移场假设,并以此编写了计算点阵夹芯复合材料屈曲强度的有限元程序.通过与不同试样的压缩试验的比较,对碳纤维增强点阵夹芯结构的屈曲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且验证了程序的有效性.同时,采用程序,讨论了点阵参数(包括杆单元长度、半径及倾斜角)对点阵夹芯复合材料结构屈曲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芯层体积分数相同的情况下,金字塔型和四面体型点阵夹芯结构的屈曲强度相差不大,后者略高.所得结论对点阵夹芯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源  李范春  贾德君  薛永广 《推进技术》2021,42(10):2325-2339
基于八角桁架点阵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涡轮压气机叶轮轻量化设计方法。在保证点阵轮具有可加工性的同时为了提高打印成功率,基于有限单元法对点阵轮不同激光功率、激光走速、激光宽度、铺粉层厚和支撑切割高度下的增材制造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打印参数下点阵轮打印过程的最大残余变形及最大残余应力。结果表明,激光打印参数(如激光功率、激光走速和激光宽度)对叶轮残余变形和残余应力幅值有较大影响,而铺粉层厚对残余变形和残余应力幅值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降低激光功率、提高激光速度和增加激光宽度,可以降低叶轮的残余应力。对于填充率为11.4%的晶格单元,点阵轮相对于原始轮质量可降低23.5%。加工完成后点阵轮的残余变形和残余应力均小于原始轮,本文工况下,点阵轮加工完成后的最大残余应力和变形可分别比设计轮最多降低8.72%和20.19%。这意味着采用点阵轮的设计方式在降低叶轮质量的同时,还将具有更接近于原始设计且更不容易在加工中损坏的优良加工性。  相似文献   

18.
航空航天类产品面临愈加剧烈的振动环境,同时对结构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轻量化需求。针对简谐基础加速度激励下的结构振动抑制问题,基于高比强度、比刚度的轻质点阵结构,提出通过优化点阵结构杆件的截面尺寸来降低结构动响应的优化方法。以点阵结构杆件的截面尺寸为设计变量,结构体积为约束,建立简谐基础加速度激励下结构关键点处位移响应最小为优化目标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模态位移法高效求解结构动响应及灵敏度,并通过GCMMA优化算法实现优化问题求解。数值算例和振动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点阵结构优化方法在保证结构轻量化的同时,能够大幅度降低结构的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19.
在散热性能分析中,解析地给出了点阵夹芯结构的整体传热系数和等效压降,定义了散热性能指标.通过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和经典的层合理论,并通过串并联模型给出了碳纤维增强点阵夹芯结构整体的刚度特性.在满足既定的承载要求和一定的散热要求约束下,提出了一种对碳纤维增强点阵夹芯结构进行多功能优化设计的协同优化方法,在设计中采用了更符合工程实际的基于分枝定界法的混合离散优化方法,得到了夹芯结构质量函数的最小值,从而实现了轻质的目的.同时对不同结构形式的芯子做了相应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金字塔型点阵夹芯结构在实现轻质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散热能力,而且承载能力更好,更为轻质高效.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期权思想的新产品滞销返回权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产品开发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方式,新产品滞销风险是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为实现生产厂商和经销商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的思想,利用实物期权的研究方法,设计了一种新产品滞销返回权,并通过对该返回权的合理定价,定量分析生产厂商和经销商所面临的新产品滞销风险,讨论了用于抵御该风险的成本可能取值区间。所建定价模型及其修正模型为经销商和厂商合理地对新产品返回权进行定价,签订对己有利的协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