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振动台超低频(0.1~1 Hz)正弦扫频振动信号周期长、非平稳、幅值实时识别困难的问题,采用变采样率的方法将极短时间内的正弦扫频信号近似变成频率恒定的标准正弦信号,结合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可以有效识别非整周期正弦扫频信号的幅值。仿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用敲击激振法代替传统电磁激振器正弦慢扫频激振技术测试直升机旋翼玻璃钢桨叶动力特性参数,以简化测试设备,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精度。文中介绍了敲击激振、FFT导纳频响数据处理的模态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试验分析中采取的措施和经验,最后给出Y—2直升机玻璃钢桨叶的试验分析结果及其在检验修改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芯片AD9850产生自动/手动可调的正弦扫频信号以获得本振信号,实现了10MHz-108MHz内全频范围、特定频率范围和指定频率自动和手动搜索,自动显示搜索到的外来信号频率并掉电存储,同时可鉴别外来信号的调制方式:调频、调幅、等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点正弦模态试验技术的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多点稳态正弦激振模态试验技术的几个问题,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正弦信号数据处理方法和实现,多点稳态正弦激振频响函数估计方法,利用测试频响函数确定多点正弦相位共振试验的适调激振力分布的奇异值分解方法,给出了两咎利用相位共振试验确定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由于其重量轻、比刚度高及可按承载情况进行优化设计等优点,已逐步为飞行器结构所采用。目前工艺上较成熟的是碳环氧加肋锥壳,但其机械性能对工艺因素较敏感。为解决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动态响应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希望能用试验办法确定其动特性——即确定各阶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过去求锥壳结构动特性的传统的方法是用激振器、振动台或扬声器做正弦扫频激励,用布置在结构上的若干加速度计或应变计求出固有频率及振型,用突然停振的剩余响应确定阻尼。其缺点在于试验周期长,设备复杂且试验结果会受到传感器质量及激励器附加刚度、阻尼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前言通过遥测,我们知道弹上仪器、设备的振动环境是随机性的,但现行的振动试验条件几乎都是正弦的,最早是单频耐振,后来发展为正弦扫描。由于正弦扫描试验使试件在较宽的频域中经受了考验,所以比单频耐振有比较大的进步。然而用正弦振动模拟真实的随机振动环境要有一个前提,即对试件来说正弦和随机振动引起的效果在某一方面是相等的。关于正弦振动与随机振动之间存在不存在等效关系这一点,国外早在五十年代初就有人从事这方面研究,一度成为热门研究工作。人们希望找出正弦与随机之间的等效准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飞行器有效负载的瞬态振动环境及其规范方法,讨论了正弦扫描模拟瞬态环境的保守性。为了解决上述模拟试验过分保守的问题,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帶谷正弦扫描试验的概念和方法,并给出了带谷试验所必须的响应控制值的估算方法。文末给出了估算的响应上界与理论值和试验值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二维离散正弦变换在数学图象处理中有重要应用,由于DST核的可分离性,2D DST通常可用行列法由一维快速正弦变换算法计算。将一维离散正弦变换-Ⅱ的快速递归算法推广到二维,提出了一种按频率抽取的2^m×2^m点矢量基二维离散正弦变换-Ⅱ的快速算法,该算法把N×N点DST-Ⅱ分解成四个N/2×N/2点DST-Ⅱ,重复进行这一过程直到最后分解成2×2点DST-Ⅱ。文中首先对1D FST算法作了简单的代数  相似文献   

9.
带谷正弦扫描振动试验,对于解决结构或设备在振动试验中所出现的过试验问题,是一个较为有效而易行的试验方法。本文介绍了用一台B&K1026实现自动带谷正弦扫描试验的方法。对于具有两个以上控制通道的其他型号控制仪,也可用本文方法实现自动带谷试验。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采用SPCE061A微处理器实现低频数字扫频源的方法。采用数字合成技术,产生频率步进的数字扫频信号。扫频采用按固定周期数控制步进的扫描方式,可直接输出1Hz~20KHz范围、峰-峰值2V的正弦波。适合于低频频率特性测试。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随机振动试验,对其实地模拟大多数试件的振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因为,飞机、火箭发动机,气动紊流等产生的扳动基本上是随机的而不是正弦的.这种振动,激振频域很宽并具有一个连续的能谱。虽然大家认识到了做随机振动试验的必要性,但由于设备的限制以及随机扳动试验技术和数据处理等远比正弦扳动试验复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指数扫频振动试验都是在不同频率上扫过共振峰的时间相同。因为应力造成的损坏效果与其循环次数成比例,而且相同时间内的应力循环次数与应力变化频率成比例,所以指数扫描的疲劳效果大小与构件共振频率的高低直接相关。为此本文推荐一种双曲线扫频振动试验方祛,能使不同共振频率的构件所受到的疲劳量级或应力循环次数相同。在双曲线扫描中,起始点是必要条件,扫过共振宽度的应力循环次数是与共振频率无关的常量,即  相似文献   

13.
二维离散正弦变换(2DDST)在数字图象处理中有重要应用。由于DST核的可分离性,2DDST通常可用行列法由一维快速正弦变换(1DFST)算法计算。将一维离散正弦变换-Ⅱ(1DDST-Ⅱ)的快速递归算法推广到二维,提出了一种按频率抽取的2m×2m点矢量基二维离散正弦变换-Ⅱ的快速算法。该算法把N×N点DST-Ⅱ分解成四个×点DST-Ⅱ,重复进行这一过程直到最后分解成2×2点DST-Ⅱ。文中首先对1DFST算法作了简单的代数推导;然后将该算法采用矢量基分解方式推广到二维,讨论了序列分解与Kronecker矩阵积两种表示方法,给出了信号流图;最后分析了计算复杂性,并与常用的行列法进行了比较。矢量基二维DST-Ⅱ的快速算法蝶形结构规则,数值稳定,与行列法相比,乘法运算量节省了25%。  相似文献   

14.
多点稳态正弦调谐模态试验是获取运载火箭/导弹的动力学特性参数的主要手段,但其辨识模态参数仍具有一定的误差.本文针对模态频率的误差,基于正弦调谐模态试验理论,建立了频率误差的分析原理,提出了频率误差的量化分析方法.运用状态空间法对八自由度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频率误差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单帧FFT法在正弦扫描结构动特性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弦扫描结构动特性试验中,当扫描速率过快时,传统的Hilbert法和同相正交分解法处理结果误差较大。针对上述缺点,采用了单帧FFT法,并通过单自由度理论仿真算例和试验对方法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单帧FFT法具有更好的精度,处理结果的频率和幅值受试验扫描速率影响小,且没有"旁瓣效应",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正弦扫描结构动特性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正弦扫描试验方法模拟平稳随机振动的原理及其在宇航器试验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法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原因和不足之处,并指出了它同随机振动试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航拍相机的轻小化,设计一款安装在某无人机前腹安装板上的宽幅面阵摆扫相机并对其主框架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根据无人机安装板的结构限制对摆扫机构进行总体设计;然后,应用OptiStruct软件对摆扫机构主框架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之后,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对摆扫机构主框架和摆扫机构整体进行模态分析、不同工况下的静力学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最后,为摆扫机构做Y向的正弦扫频试验。优化后主框架的质量为1.2 kg;摆扫机构固有频率避开了振源激振频率;摆扫机构最大应力为62.35 MPa,最大变形为1.03 mm;减振器共振频率处的频率值为27 Hz。宽幅面阵摆扫相机基本满足相机轻小化的要求,摆扫机构固有频率、应力和变形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种获取结构界面加速度阻抗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振动试验测量技术研究中,提出了一种获取结构界面加速度阻抗的新方法——不测力法。通过设计带有集中质量块的圆筒结构试验件,对其进行了正弦扫描试验,获得了试验件的界面加速度阻抗,通过与有限元及测力法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模态试验方法———空间正弦试验法,对试验方法进行理论推导,给出模态参数识别的具体方法,讨论方法的成立条件和特点,对模态试验程序提出建议,指出一条模态试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宽带随机试验在圣地亚试验室是占主要的。宽带随机试验意味着在整个频率试验区同时激振。但是,某些其他种类的随机试验,比如扫描随机、半宽带随机、磁带随机和正弦与随机组合试验,在某些情况下要比宽带随机试验来得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