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卫星技术、管理及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15年6月在京联合召开"2015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期一天。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航天报》、《宇航学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15,(4):19
<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卫星技术、管理及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15年6月在京联合召开"2015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期一天。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航天报》、《宇航学报》、《太空探索》、《神舟报》、《航天器工程》、《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空间电子技术》、《航天返回与遥感》、《真空与低温》、《航天器环境工程》、《国际太空》、《卫星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等协办,会议主题为"创新与融合",密级为公开。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0月31日,纪念国土普查卫星成功发射30周年暨第三届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主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遥感组承办。范本尧院士、赵文津院士、姜景山院士以及总参谋部、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民政部救灾  相似文献   

4.
陆征 《国际太空》2016,(3):85-85
2015年3月3日,第十二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本届学术年会首次由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和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原总参通信部杨千里副部长任年会主席,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和卫星通信委员会主任委员姚发海、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辉分别代表主办方领导致辞。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卫星通信天地一体化网络应用与发展”。来自政府和军队主管部门、教育和科研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用户等约3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金秋十月的北京,带着寒意向人们走来。然而,2015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则以其17年服务于卫星业界的不懈努力,使大会空前热烈,也许这正预示着卫星产业又一个春天即将到来!2015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于10月28-30日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和卫星通信委员会协办。大会同期还举办了"中国国际卫星应用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吸引了近60家卫星应用领域中外知名企业、卫星设备制造商、运营商、网络服务商、相关高校及科研院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有效载荷专业组的工作安排,拟定于2015年9月下旬在重庆召开"临近空间信息技术研讨会暨2015年卫星有效载荷技术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有效载荷技术专业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通信与导航有效载荷专业组、空间微波重点实验室、飞行器测控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重庆大学、空间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子学会空间电子学分会、中国宇航学会空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9月21日-23日,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副理事长杨长风,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石泉,外交部军控司参赞马升琨,国家国防科技与工业局系统工程一司副司长张宝红,德国航天局执行理事格尔德·格鲁珀博士等16位德国航天机构及企业代表,以及来自中国航天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校、部队等有关单位的3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了开幕式。王礼恒院士、杨长风副理事长、刘石泉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8月27日,"2015中国海上卫星应用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协办,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和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支持。来自工信部、国防科工局、交通运输部、海洋局、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相关卫星系统运营商、设备研制和销售商以及相关媒体等12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主题是"推广海上卫星应用,助力海洋产业发展",借此大会契机,各专家、学者总结和交流了国内外海上卫星应用的现状,以促进海上卫星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杨千里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正>9月21日至23日,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副理事长杨长风,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石泉,外交部军控司参赞马升琨,国家航天局系统司副司长张  相似文献   

10.
据来自第47届国际宇航联大会的消息,中国正计划开发两种新的小卫星。一个用于地震预报数据的传送;另一个是军民两用遥感卫星。前者的研制工作在国家地震局领导下实施,后者由中国宇航学会监督完成。 地震预报数据卫星的功能是数据的存储和传送。每颗卫星重50千克,将被发射到倾角60度的1000公里的轨道上。 中国的地震专家认为,通过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7月5日至10日,中国宇航学会组织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30届国际空间科学技术研讨会、第34届国际电推进研讨会和第6届纳卫星研讨会,代表团成员为来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正在墨西哥举行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由中国宇航学会向国际宇航联合会申请成立的"小卫星商业应用专门委员会",经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局和全体成员大会批准宣布成立。这是首个由中国主导发起成立的国际宇航联合会所属委员会,是中国深度参与国际航天组织活动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5月29日,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尚勇,党组成员兼中国科技馆馆长束为,学会学术部部长宋军,综合处处长赵崇海等一行莅临中国宇航学会进行座谈调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主持座谈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学钏、国际合作部部长胡忠民,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副秘书长龚金玉等陪同调研并出席座谈会。杨俊华汇报了中国宇航学会基本情况、重点工作和发展思路以及改革创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9月17日,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先进小卫星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减灾遥感分会、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承办的"遥感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于2008年9月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至今已稳定运行十周年。值此之际,本次研讨会系统总结了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在减灾及环保领域的应用情况、平台及载荷的技术优势、运行管理的经验。通过大量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首次专门为青少年研制、广泛吸引青少年亲身参与卫星有效载荷设计并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一颗小卫星——“希望号“奥运星,预计于明年适时发射升空。由北京奥组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宇航学会将于2019年4月23—25日在湖南长沙组织召开"第二届中国航天大会"。大会将结合"4.24"中国航天日开展涵盖政府、国际、学术、教育、科普、商业、展览、文艺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其中"第五届小卫星技术国际交流会"由中国宇航学会先进小卫星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承办,时间为4月25日。会议主题为"看见世界,看见未来"(See the world,See the future)。旨在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研讨,推动空间技术和科学发展,推动应用领域拓展,推动空间技术与交叉学科的融合,推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服务的建设,推动小卫星商业化和国际化发展。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航天领域领导和  相似文献   

17.
2016年10月26日,2016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于北京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协办,主题为"天地海三位一体的卫星服务".大会集主题报告会、设备展览会、卫星技术讲座、圆桌讨论会于一体,是业界探讨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卫星遥感与导航定位等应用发展方向的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18.
2016年4月7日,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2016小卫星发展与管理研讨会".张履谦院士、戚发轫院士及100余名政府主管部门和各相关单位的管理和专业人员出席了会议,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杨千里任大会主席.会议主要讨论了大量发展小卫星面临的法规与管理问题,包括小卫星发展现状、空间碎片监管、轨道频率申报和协调、业务运营模式和监管、小卫星发射和测控以及商业航天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2004,(7):29
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太学会(台北)和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曾分别于1991、1994、1997和2000年在香港、北京、澳门和台湾举办过四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研讨会弘扬了民族精神,加强了海内外华人航天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前四届研讨会的基础上,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太学会(台北)和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将于2004年9月7至10日在中国西安联合举办第五届海内外华人航天科技研讨会。研讨会将就以下几个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1)航天器系统(包括微小卫星、小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等)(2)航天动力学(3)运载系统(4)推进系统(5)结…  相似文献   

20.
<正>6月29日,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联合会在香港联合举办"国际宇航联合会卫星商业应用专委会"成立大会及亚太办公室授牌仪式。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谭铁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