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会一刊"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中国UFO研究会与<飞碟探索>杂志的创立,两者仅相隔不到一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广大UFO研究会成员把<飞碟探索>一直视如自己的会刊.想当年,在<飞碟探索>创刊10周年大庆之际,我作为中国UFO.研究会的理事长,在杂志上发表的纪念文章中曾赞誉,中国UFO研究会与贵刊为"一会一刊遥相呼应,相得益彰".25年来的实践,更加证明了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我是<飞碟探索>的爱好者,好几年来一直购买本期刊.我倾向于认为,有可能存在着外星人.宇宙之阔,无法形容,星系之外,无法统计.在其他星球上,只要存在生命可以生存的条件和环境,就必须要出现生命,只是早晚而已.  相似文献   

3.
中国篇 China 在1979年2月22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北京天文台科学工作者谈飞碟问题>的报道,这是中国重要报纸首次发表专业人士对UFO的评判意见.  相似文献   

4.
成都档案馆公布了珍藏已久的UFO资料,这堪称是2008年中国UFO事件的重头戏;武汉、无锡、贵阳、台湾……哪些是UFO经常出没的地方,在地图上将这些地方连起来,就是一份UFO的行程图,当然UFO也不会忘了<飞碟探索>杂志的所在地--兰州.  相似文献   

5.
新书<如何免遭外星人劫持>(安·德鲁费尔著)1998年8月的出版,受到大量飞碟和灵学杂志以及图书市场的盛赞.  相似文献   

6.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10,(7):28-28
<正>黄志丹:我是《飞碟探索》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阅读《飞碟探索》已超过10年。当初,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读高中后进入县城,也知道了书报亭这种新奇的东西,于是书报亭便成为我课余最常逛的地方,虽然每每由于囊中羞涩而只逛不买。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到了一本叫做《飞碟探索》的杂志,瞬间,我即被里面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探索宇宙的奥妙,挖掘未知的世界,开启思想的遨游……那天,我一直在书报亭站了好几个小时,最终在老板的一再催促下,我掏钱买下了那期《飞碟探索》。虽然只有少少的几元钱,但那可是我当时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啊。正是从那之后,我成为了《飞碟探索》的固定读者,每期必买。这  相似文献   

7.
UFO信箱     
云南田振志:我是在1996年结识《飞碟探索》的。近来读王中纲先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飞碟探索》2001年第4期)一文,对于王先生能有幸在黄河岸上一睹“没有光亮,没有声响,个头有轿车那么大,速度和轿车差不多”的飞碟,我是羡慕不已。但是,对于王先生文中称UFO“倒像是地球人驾驶的一种新型飞行器”的观点和其下的几点理由,我却不敢苟同。在此不揣浅陋,谈谈我对飞碟及王先生文章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有识的朋友来一起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关于飞碟是否客观存在、在地球上频繁出没的众多的UFO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8.
1978年 1978年7月26日21时40分,山西某机场的空军飞行教官沙永考在襄汾上空某空域飞行时,在3千米高度发现两个发光的不明飞行物在他的飞机上方盘旋2周后离去.同机的一位飞行学员也看到了.当时,他通过无线电向指挥塔询问,塔台的回答是,在他附近并没有第二架飞机.后来他向<飞碟探索>写信报告了此事.  相似文献   

9.
飞碟研究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古代史书就曾有关于飞碟的记载,现代飞碟现象的研究始于1947年6月24日在美国华盛顿州上空看到9个盘状飞行物之后.人类对飞碟探索了40多年,至今仍没能解开这个谜.现代飞碟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飞碟是外星人所为,是地外文明的表现,目前这种观  相似文献   

10.
谢湘雄 《飞碟探索》2006,(10):23-23
1981年,我出差北京时有幸看到刚出版的《飞碟探索》创刊号,一看就爱不释手,于是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一气将它读完。从此我每期必购《飞碟探索》(1982年起改为长年订阅),不仅全体通读,而且对于某些感兴趣的文章还原要反复研读,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知道飞碟这个名字,是在1981年上初中的时候。当时,一位姓季的要好同学同我交换杂志看,我用那个时代很流行的《电影介绍》和《大众电影》换着看他的一本已经破旧的《飞碟探索》,巧的是居然还是创刊号。我之所以被吸引住,开始是因为杂志名称上的“探索”两个字。那个时候刚  相似文献   

12.
《飞碟探索》2011,(8):26
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31日一、订刊优惠!订购《飞碟探索》12期,定价:60元,获赠30元的维普咨询网阅读卡,E卡通持卡人享受相应优惠。注:所订购的杂志,杂志社均免费平邮,请务必提供有收发室或信箱的地址,赠品请主动索取。二、"E.T.飞碟探索"淘宝店特别推荐!1996年—2006年,11年72册《飞碟探索》杂志打包发售:225.6元/套,仅需30元快递费,同时需要消费您的4U晶,可获赠《飞碟探索》精美书签一套。富士S4050,颜色:黑色,配  相似文献   

13.
赵亮 《飞碟探索》2006,(8):23-23
我第一次看《飞碟探索》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同学家里,那时我刚上小学二年级,不大识字的我被杂志中美丽的插图所吸引,再加上同学对我说,这是一本探索外星人的杂志,便将我幼小心灵中对宇宙的无限遐想和好奇都激发了出来。于是,《飞碟探索》便成了我最喜欢的读物。  相似文献   

14.
《飞碟探索》1995年第2期上刊登了我拍摄的两幅UFO照片之后,广大UFO爱好者从全国各地给我寄来了大量信件。由于信件太多,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在此借《飞碟探索》一角对有关的问题综合答复如下: 1.我拍摄的照片上显示的是一个UFO,并非天外来访的飞碟。如果是飞碟,也就不称为“不明飞行物”了。 2.照片背景颜色有异,是因为冲洗时电脑自动调色所致。当仪器对底片中的物体放大时(并非指照片放大),照片背景较暗,已经过自动调色。 3.由于索要资料者太多,本人经济上难以负担,请希望得到UFO资料的读者事先来信联系,并请不要忘记寄来复信的邮资。 4.有90%以上的读者认为UFO就是天外来客,但又征求我的意见。我以为凡事勿太早肯定,UFO  相似文献   

15.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10,(3):24-24
UFOUSO:飞碟探索的工作人员你们好,我要怎么投稿,写一些我对飞碟的看法,祝新年快乐!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怀念     
“中国土地辽阔,中国的天空上也一再出现过不明飞行物,中国应当有自己的UFO学家,中国也一定会有自己的U FO学家——这是我衷心的祝愿和期待。”这是一位老人在《飞碟探索》杂志1981年创刊号上留下的话语。25年后的今天,《飞碟探索》迎来了自己的25周年华诞,老人却早已溘然辞世,  相似文献   

17.
《飞碟探索》2008,(2):31-31
,..,一J尸口口.口.,,.,......‘口.r,.几.口抽.,,.《1)缴纳会费巧元或一次性邮购飞碟丛书50元以上者即可成为会员。《2)会员将获得由飞碟探索编辑部印发的会员卡。会员卡的发放在读书会收到入会者汇款后1个丹内完成.有效期为1年。会员每年邮购飞碟探索丛书票计3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飞碟探索》就35岁了。回首这35年的时光,那些或深刻或散淡的故事,就像阳光下水中的珍珠,时不时地闪出一道亮光。我想从水中拾起这些珍珠,将它们一颗一颗串起来,给自己的过去留一点纪念。2014年,我们捡起了第一颗珍珠——《飞碟探索》创刊号。现在,我们捡起了第二颗珍珠——《飞碟探索》创刊号纪念T恤。T恤图案元素取自《飞碟探索》创刊号封面,采用胶印工艺,印出的图案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布料是40支纱,含95%的棉、5%的莱卡,每平方米重180克,有黑白两色供您选择。经编辑部实测,将T  相似文献   

19.
正或散淡的故事,就像阳光下水中的珍珠,时不时地闪出一道亮光。我想从水中拾起这些珍珠,将它们一颗一颗串起来,给自己的过去留一点纪念。2014年,我们捡起了第一颗珍珠——《飞碟探索》创刊号。现在,我们捡起了第二颗珍珠——《飞碟探索》创刊号纪念T恤。  相似文献   

20.
带尾的光点     
带尾的光点我现在可算是一个UFO迷了,《飞碟探索》杂志我每年都订阅。可是20多年前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飞碟,然而,我确实看到了一次不明飞行物。那是197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当时我在湖南省零陵县冷水滩机场工作,部队晚上8点钟在操场上进行工作讲习,突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