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由于越南战争泥沼效应浮现,美国政府开始推动“越南战争越南化”政策,为了在美军撤出前巩固越南南方国防根基,美军大规模攻击胡志明小道,企图阻绝游击队的补给,使得猎杀车的战场阻绝任务比保护村庄的近接支授更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1967年5月12日,越南河东地区上空,美军的一群F-105“雷公”正扑向“越共”目标。突然云雾中冲出了两架米格-17,美机连忙抛掉笨重的炸弹,调头迎战。战机飞舞翻滚,天空中霎时充满了武器的硝烟和轰鸣。混战之中,一架F-105咬住了一架米格-17,只见F-105的机炮射出一道鞭子般的红光,伴随着嘶嘶的低鸣扑向米格机。在远处,红光发散为一颗颗炽热的流星,撞进了来格-17的机身,米格立即带着浓烟倒头栽向地面。F-105成功的打退了米格,返回了己方基地。这门夺命的机炮,就是本文要描写的M61“火神”(Vulcan)加特林炮。  相似文献   

3.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仅花了两个星期瓦解伊拉克部队的抵抗,美军势如破竹的地面攻势除了归功于各式战机、装甲车辆、导弹等高性能武器之外,在战场上大量机动的各种战术车辆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幕后英雄。但美军的地面攻势初期推进过快,使得前线的补给一度发生难以为继的情形,幸赖美军庞大的公路运输能力适时供应足够的粮食、燃料、弹药和其它补给物资.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战争。  相似文献   

4.
前哨 《太空探索》2003,(12):34-37
一提到太空武器,人们就会想到是在太空战争中使用的、给太空中的敌人和装备造成伤亡和损坏的武器。不过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因为美军目前正在发展一类对地太空武器,这种武器的特点是从太空发射和使用,但打击的对象是地面目标而不是太空目标,它主要是给地面上敌人的武器装备造成损坏。  相似文献   

5.
1939年德军的闪击战以步兵和装甲部队灵活的战术.搭配空中支援成功地袭卷欧洲,不仅造成欧洲与美国的恐慌,更唤起世人对坦克战术的重视。要抵御德军的攻势必需先对抗德军的装甲部队,但是美军内部对于反坦克战术与武器一直有些争议。1941年美军在北卡莱罗那州进行的一项兵棋推演中决定不以坦克对抗德军装甲部队而以反坦克武器为主;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19日,美军正式对伊拉克发动攻击。这场21世纪初爆发的战争.不但是先进军事科技展示的舞台.同时.美国国防部规划多年的网络中心作战在伊拉克战场进一步被验证,这标志着作战指挥管制的革命性改变即将来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世界新奇事”系列单元之一的《21世纪战争》节目,将带领观众目睹美伊战争中的高科技武器,了解武器何以或为战争中致胜的重要因素,美军如何运用新一代军事科技,赢得这场战事。  相似文献   

7.
2004年2月,美国空军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其2003年11月制定的《美国空军转型飞行计划》。该计划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美军转型的背景、美空军转型的目标、部队编成、作战理论与作战概念、武器装备与技术等诸多方面。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空军转型飞行计划》十分突出地强调发展空间攻防武器,第一次公开地、正式地列出了美国空军在研和计划研制的空间攻防武器清单。同时明确指出,空间攻防武器已被视作美国未来武器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实现空间攻防武器的各种技术正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8.
1973年1月27日南越当局在美国的压力下与北越代表在巴黎签署了“巴黎和平协议”,同时达成“停火协议”2月17日协议正式生效。依照协议规定所有美国和其它驻南越的外国军队和军事人员必须在同年3月底前全部撤出南越,台湾驻越“军事顾问团”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在南越要求下,台湾当局仍以“驻越建设顾问团”名义继续秘密派驻军事顾问。由于此事在当时属于机密,加上很多资料在“建设团“撤离越南时被焚毁.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界对于该“建设团”曾在南越的存在并不知晓。  相似文献   

9.
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发现美军的一种战力。美军通过这场战争再度翻新了高科技战争的涵义。战争开打前。美军不仅在陆、海、空三军传统武器方面有优势,更重要的是在资通领域拥有强大的与不对称的优势,这项优势大幅扩大了伊拉克部队与美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使得以逸代劳的伊拉克部队处于被动挨打,地面战斗仅历时21天便告结束。美军的伤亡轻微,仅有114名美军在战斗中阵亡。以这样轻微的伤亡赢得胜利,军事专家们没有预料。第二次海湾战争是个典型的高科技战争。这场战争充分印证了军事资通科技的巨大价值,使得世界各国和地区军方目前莫不在这方面积极努力。当然,台湾地区也不自外于这个潮流.这几年军方在资通领域投入庞大的经费和人力。耗费经年的“博胜案”已经成为三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台湾全球防卫杂志社有限公司与思科公司合作举办本次的研讨会。会上邀请了前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和思科公司多位专家与会并发表谈话。  相似文献   

10.
美军挟尖端武器之优势,以空中攻击结合纵深迂回方式,三风吹雨打内攻克巴格达,拉倒萨达姆铜像。伊军以弱示强,虚实兼用,适时地赞颂军民爱国情操与展示俘获美军,打下战机之战果,甚至睁眼说瞎话,气势盛壮驳斥美军记者会的报道,萨哈夫部长尽忠职守,硬撑至巴格达沦陷,媒体戏称这是大将军与新闻部长的不对称战争。双方在这一场战争中,均能降低减少伤亡人数和民生设施的破坏,显现战略谋略作为之细致与前瞻,颇值后人研究。  相似文献   

11.
美军为了剿灭伊拉克内部伊斯兰反美武装势力,确保伊拉克大选的安全,在11月9日于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统阿拉维的授权下发动“幻影愤怒”作战(Operation Al Fajr),猛攻伊斯兰反美武装逊尼派的大本营——费卢杰(Fallujah),作战目的为彻底扫除藏身在费卢杰,以恐怖分子扎卡维为首的逊屁派激进分子。为了配合美军作战,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统建阿拉维也宣布全伊拉克除了北部库尔德族自治区之外,全面进入紧急状态60天,实施大规模绥靖,意图借此弥平伊拉克境内层出不穷的伊斯兰反美武装激进派民兵游击队攻击事件,为2005年1月的大选铺路。  相似文献   

12.
美国从60年代初开始发射军用卫星,迄今已发射了数百颗。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气象卫星等。这些卫星在作战规划制订,武器精确制导,作战后勤保障和作战效果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5.56毫米AR15步枪是由美国人尤金&;#183;斯道纳设计,在1962年成为美军制式武器并且被命名为M16步枪,最初仅美国空军采用,到了1967年由于送战中发现M14步枪的后坐烽太大以致于不易连续射击,美国陆军才开始采用M16A1步枪。越战结束后,因此利时开发出穿透力的较佳的SS109(美军为SM855),以及鉴于原来M16A1步枪诸多功能缺失,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军提出新型M16A2步枪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虽然“自由伊拉克作战”(Operation Iraqi Freedom)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美军在伊拉克所面对的问题却是有增无减,其中又以伊拉克反美武装所实施的攻击为甚,虽然美军、联军和伊拉克过渡政府的保安部队坐拥15万兵力,但是却无法避免伊拉克反美武装对美军接二连三攻击所造成的有生力量伤亡,截至2005年2月18日为止,美军总计有1462名官士兵阵亡(含军方雇员),10968人负伤,换言之,美军在2003年5月15日结束“自由伊拉克作战”之后,在作战行动中阵亡的官兵仅仅只有109名,但是在战后因为伊拉克伊拉克反美武装攻击而阵亡的官士兵却已经堂堂突破1000大关,足足是作战阵亡人数的10倍,更不用提上万名的负伤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硫磺岛(Iwo Jima)战役是太平洋跳岛作战中数一数二的惨烈战役,为了夺下这座小岛,美军和日军进行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惨烈攻防战。刚刚取下塞班岛的美军虽然坐拥完全的作战优势,但是守岛日军完善的战场构建却让美军吃尽了苦头。即便经过强大海空火力轮番炸射.日军的强固工事阵地依然完好如初,而且良好的射击纪律让美军除非被射击,否则根本无法发现日军防御工事的存在。虽然美军最后还是成功拿下硫磺鸟,但是惨重伤亡也让美军对于日军的防战能力心存忌惮。  相似文献   

16.
美伊战争中GPS信号的干扰与抗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2003年美伊战争中的大规模运用,确保了美军“零伤亡”、“斩首”等一系列新战争理念和新战法得以实现,极大地提高了美军的战斗力。在此次战争中,最具威慑力的是精确制导武器,而GPS正是实现精确制导的关键和保证,是武器效果的倍增器。战争中使用的武器有80%以上使用了GPS制导,地面部队单兵也广泛装备了GPS接收机。由于美军对GPS系统的依赖不断加强,而且GPS信号自身具有脆弱性,所以美伊战争中GPS信号的干扰与抗干扰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1 美伊战争中GPS的应用 GPS是美国开发的一种利用环绕地球的24…  相似文献   

17.
在步兵的作战武器中,迫击炮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因为它的性能在不断地提高,迫击炮弹的有效载荷更大,杀伤力更强,射程更远,也更为便携和容易使用,美军在阿富汗边境反恐作战中发现,在山地作战时,各种身管压制火炮,战术导弹都很难有效攻击点目标,山地丛林和城市作战经验表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敌方作战人员可使用商业卫星图像来策划袭击美军,而大多数美军士兵却因技术或保密限制而拿不到同样的图像。五角大楼称,这一问题可通过能为配备平板电脑的任何美军士兵按需提供战场图像的小卫星群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候涛 《飞碟探索》2009,(9):34-35
1942年2月24日夜晚,美国洛杉矶上空突然出现了大批不明飞行物,美军地面部队立即用防空高射炮进行射击,但却无一命中目标.由于此时距珍珠港事件不久,美国军方认为不明飞行物是日本的秘密武器,它们可能是军用气球、小飞艇或是日军心理战武器.不过军方情报部门在经过仔细调查后,发现这并不是敌人的什么秘密武器,他们在递交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不明飞行物十之八九来自外太空".  相似文献   

20.
美国巴雷特12.7毫米M82A1反器材枪是当今世界知名,使用广泛的大口径反器材步枪之一,作为美军制式武器曾经历海湾战争的考验。目前它已装备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等27个国家的特种部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