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回谷 《航天》2010,(9):56-59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1994~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曾9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工作,以取得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经验以及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和工作能力,降低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庞之浩 《航天员》2011,(6):65-68
苏联/俄罗斯曾先后独立建造过8座空间站,在空间站建造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1993年,俄罗斯正式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使该站采用了很多俄罗斯空间站的成熟技术,从而节省了费用、少走了弯路、降低了风险、缩短了时间。目前,俄罗斯已为国际空间站研制和发射了5个舱体,今后可能还将独立建造新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3.
《航天》2014,(11):F0002-F0002
9月26日,俄“联盟”TMA-14M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女航天员叶连娜‘谢洛娃进入空间站,成为驻站的第一位俄罗斯女性。这也是17年来首次有俄罗斯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上一次是在1997年,航天员叶连娜·孔达科娃飞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  相似文献   

4.
杨孝文 《航天员》2014,(3):34-35
国际空间站在距地面约400公里的高度环绕轨道运行。俄罗斯的这一惊人决定并不会影响当前在空间站上工作的2名美国航天员和3名俄罗斯航天员,也不会影响已在计划内的将在未来几年实施的任务。据最新计划,空间站将至少服役到2024年。但由于俄罗斯因制裁而被点燃的怒火——尤其是禁止出口可能帮助俄罗斯军方的高科技产品——空间站的这一延期计划似乎成为一种不可能。  相似文献   

5.
子力 《中国航天》1998,(5):26-26
俄十年内需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上投资62亿美元据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最近称,俄今后10年花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部分的建设与维护上的费用将达62亿美元,其中建设工作将花去30亿美元,其余将用于维护工作。尽管俄近期在首批国际空间站组件的资金筹集上遇到了一些...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国际空间站(ISS)乘组的健康保健和工效维持体系主要包括方法、措施,以及通常所说的医学保健体系结构,这已经在俄罗斯“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在轨长期任务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文恩 《中国航天》1994,(1):30-31
俄罗斯继续在载人航天领域发挥优势今后10年,俄罗斯将继续在载人航天活动中起主导作用,除继续加速实施和平2号空间站计划以外,还将参与以美国为首的自由号国际空间站计划。自由号空间站由于存在经费及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迫使美国依赖于俄罗斯的先进经验。最近美俄双...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09,(1):6-7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言人伦金2009年1月16日说,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当天在站内实施了修补技术演习,以应对空间站可能发生的泄漏事件。参与修补技术演习的包括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隆恰科夫、美国航天员迈克·芬克以及桑德拉·马格努斯。  相似文献   

9.
简讯     
国际空间站开始住人 航天史上最大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国际空间站11月2日迎来了第一个长期居住机组,这标志着这座耗资600亿美元建造的长期载人空间基地开始长期有人居住。称为远征1号的第一个机组由站上指令长谢泼德(美)、联盟号飞船指令长吉德岑科(俄)和飞行工程师克里卡留夫(俄)组成,其中两名俄罗斯宇航员都曾到和平号空间站上飞行过,克里卡留夫还曾在1998年乘航天飞机到过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目前由恒星号服务舱、团结1号节点舱、曙光号功能货舱、Z-1桁架和一个增压对接适配器构成,定于2006年全部建成。远征1号机组是乘…  相似文献   

10.
江山 《航天》2012,(3):22-22
1月25日,俄罗斯进步M13M货运飞船在脱离国际空间站后成功施放了田凫M小型科学卫星。卫星已进入预定轨道并开始工作。这颗小卫星于2011年11月初随进步M13M飞船抵达空间站。  相似文献   

1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4):120-120
2007年7月上旬,NASA决定花费1900万美元向俄罗斯购买一套“国际空间站”上专用的厕所系统,新厕所交付后将于2008年运送到“国际空间站”的美国舱段。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1,(1):40-41
2000年10月31日,俄罗斯的克里卡廖夫、吉德津科和美国人谢泼德三位航天员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基地升空,两天后抵达国际空间站。在他们乘坐的联盟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舱口打开,他们踏人了空间站。从那一刻开始,空间站上就一直有人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3.
《航天》2010,(3):26-26
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总裁兼总设计师维塔利·洛波塔1月26日透露,国际空间站参与国已经就将国际空间站使用期限延长至2020年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4.
庞之浩 《航天》2010,(9):36-39
2010年2月8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上天,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第三个、也是最后的节点舱——“宁静”号节点3号舱,以及欧洲“嘹望塔”号观测舱。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非俄罗斯舱段的建造已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工程已完成了90%。此后,航天飞机还将执行4次国际空间站任务。届时,耗时25年、花费数百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将基本建成,航天飞机也将光荣退役。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09,(4):52-53
随着国际空间站第20长期考察组乘组人员搭乘俄罗斯“联盟TMA-15”飞船升空,国际空间站这一寄托了世界航天界某种合作理想的“太空小家园”终于名副其实,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五年国外航天要闻综术周以蕴,王萍一、美航天飞机与俄和平号两次对接,拉开了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序幕为了试验国际空间站未来运行时所需的多项技术,美国和俄罗斯计划在1997年11月正式开始建造空间站之前进行7次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的对接。6月29日,亚特兰蒂...  相似文献   

17.
易林 《航天》2012,(6):26-26
2012年3月1日,加拿大、欧洲、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航宇局首脑齐聚加拿大魁北克市,召开国际空间站成员国会议,会议公布了《国际空间站:造福人类》和《国际空间站利用统计》报告。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12,21(2):132-132
据新华网2012年1月26日报道,俄罗斯航天部门于莫斯科当日3时用联盟-u运载火箭发射了今年第一艘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进步M-14M货运飞船。这艘飞船于莫斯科时间1月28日与“国际空间站”的码头号对接舱自动对接。该飞船装载了2.6t多的各类货物,其中包括“国际空间站”所需的燃料、氧气、水、衣物、新鲜蔬果、医疗和科研设备,以及给宇航员的各种包裹。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国际空间站开始住人航天史上最大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国际空间站11月2日迎来了第一个长期居住机组,这标志着这座耗资600亿美元建造的长期载人空间基地开始长期有人居住。称为远征1号的第一个机组由站上指令长谢泼德(美)、联盟号飞船指令长吉德岑科(俄)和飞行工程师克里卡留夫(俄)组成,其中两名俄罗斯宇航员都曾到和平号空间站上飞行过,克里卡留夫还曾在1998年乘航天飞机到过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目前由恒星号服务舱、团结1号节  相似文献   

20.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6):83-83
2008年9月24日,“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沃尔科夫和奥列格·科诺年科收获了1个月前种下的日本生菜。1个月前宇航员曾在空间站收获了大麦,这次收获的部分生菜将和上次收获的大麦一样,被冷冻起来,然后在今年年底交由航天飞机带回地球,供俄罗斯、美国和日本专家研究。培育蔬菜的“太空温室”除了保证宇航员能吃到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