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山 《航天》2014,(5):13-13
3月28日晨,在因技术问题而未能以快速对接模式在发射后约6小时就同国际空间站对接后,俄罗斯联盟TMA12M载人飞船同空间站顺利对接。飞船是在3月26日发射升空的,原拟在升空约6小时、绕地球飞行4圈后就同空间站交会,其间船上的火箭发动机需准时进行一系列的点火工作。  相似文献   

2.
杭添仁  五轩 《航天》2012,(7):12-15
6月18日14时07分许,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刚一接触,飞船尾部4台发动机随即点火,将飞船轻轻推进天宫怀抱。不到8分钟,对接机构先后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4个过程。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组合体以7.8千米/秒的速度绕地球飞行,中国首次载人自动交会对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12,(5):63-63
据Nasaspaceflight网站2012年8月1日消息,莫斯科时间当日23时35分,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用联盟-U火箭发射进步号M-16M货运飞船。据悉,M-16M在绕地球轨道飞行4圈之后成功与“国际空间站”(ISS)快速对接,向ISS运送2.5t补给,包括食物、水和科学设备(包括用于生物技术实验的菌根真菌发酵罐和细胞材料等)。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3):268-268
舱门快速检漏仪是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运输飞船和目标飞行器结构与机构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发射前航天员进舱后、飞船在轨飞行完成交会对接后以及航天员返回舱内关闭舱门后,对飞船舱门或者对接面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以判断舱门或者对接面是否密闭合格。由于舱门快速检漏仪的重要性以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国防科技工业真空一级计量站经过多年研究。  相似文献   

5.
边广龙 《航天》2011,(10):34-36
目前,在世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俄罗斯和美国。苏联/俄罗斯是世界上进行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最多的国家,其对接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无人飞船与无人飞船的对接,有载人飞船、无人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以及空间站模块舱间的交会对接和组装等。苏联/俄罗斯在航天器的空间交会对接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舱(船)一起构成组合体。  相似文献   

7.
许斌  陈晓光 《中国航天》2011,(11):18-19
天宫一号飞入太空预定轨道后,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如何与神舟飞船精准地实现交会对接?当航天员乘坐神舟飞船与天育一号实施交会对接时,人们又如何了解他们在太空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着3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出发,开始执行第二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6月26日,神舟十号飞船独立飞行3天,与天宫一号组合体联合飞行12天,完成了三次交会、两次对接、一次绕飞,在轨飞行15天后,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回收。"神十"履行新使命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6月17日09时22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起飞,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启程。15时54分,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h。"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全长约9m,舱体直径2.8m,发射质量约8t。对接机构安装在轨道舱前端,  相似文献   

10.
五轩 《中国航天》2011,(11):56-61
建设地球外的村庄,远比在地球上盖房子要复杂得多。它不像地面盖房子那样要用石头砖瓦来盖,也不能用钢筋水泥来浇注,而是要事先在地面上把各个房间(舱段)组装好,再用货运飞船或航天飞机送到太空,一个一个对接起来,这就需要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09,18(2):105-105
据新华网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3月6日透露,我国计划在2011年将连续发射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船,与2010年发射的天宫一号进行太空对接,天宫一号既是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我国的第一个空间实验站。神舟八号为无人飞船,是太空交会对接的追踪飞行器。神舟九号也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并计划再次搭载航天员飞天。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6-136
2008年9月26日,“神舟”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称,从神舟-8开始,“神舟”飞船将基本定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神舟-8飞船将有2个重要使命,一是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二是实现载人运输飞船定型。“神舟”飞船定型后,不再做大的改动,将成为我国空间站至地球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也能为其他国家提供人员和货物的天地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浩瀚的宇宙遨游过程中,会周期性地经过地球阴影区,此时就会经历很长时间的黑暗,影响在轨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承担飞船舱内照明设备和交会对接照明设备研制任务,不仅为航天员提供了舱内工作、生活照明,还为载人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阴影区的交会对接提供了摄像辅助照明。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宇宙空间环境那么恶劣,咱们日常使用的照明光源不行吧?没错!如果直接采  相似文献   

14.
周建平 《航天员》2012,(4):42-43
2012年6月29日,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神舟力号飞船3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在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手控交会对接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2011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次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交会对接是空间工程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各种复杂和大型航天任务的基础。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传统2天交会模式任务周期长的问题逐渐凸显。文章结合俄罗斯近期进行的近地轨道快速交会对接任务,分析快速交会技术应用、弃用、重新启用的发展历程和原因,基于俄罗斯传统2天交会对接方案,研究了减少交会任务周期的方法和快速交会对接任务周期范围,分析快速交会对接相位特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应急方案,最后分析俄罗斯快速交会模式演化并提出改进措施。文章分析成果可为我国快速交会对接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航天》2011,(12):8-9
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美国载人航天器交会对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中国航天》1997,(2):30-33
随着航天技术尤其是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要使飞船成为天地间的有效运输工具,以及进行大型航天器的在轨装配和长期轨道运行,就必须解决交会对接技术。美国和前苏联从60年代初开始研究交会对接技术,迄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载人航天已成为世界航天的发展热点,不少国家都把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和建立永久性空间站作为本世纪内的发展目标。可以预言,随着载入航天事业的发展,交会对接技术必将向着更高水平、自动和自主的方向前进。一、美国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中的交会对接美国双子星座号飞…  相似文献   

18.
《航天》2011,(12):15-15
神舟八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分为交会对接准备段、交会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撤离段。  相似文献   

19.
诸葛炎 《航天》2011,(10):30-33
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已进入发射实施阶段,在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后,中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继续实施空间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并将在2020年建造长期载人空间站。本刊特编撰"空间交会与对接"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1,(11):4-5
11月3日凌晨01时36分,在轨运行30圈的神舟八号飞船和在轨运行541圈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离地面高度为343公里的轨道上成功地实施了交会对接,实现两航天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由目标飞行器负责控制,飞船处于停靠状态,组合体设备工作正常,各项在轨试验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