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闭式燃气轮机回热循环功率和效率新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实际循环性能 ,计入工质与高、低温热源间换热器和回热器的热阻损失和压气机、涡轮机中的不可逆压缩、膨胀损失 ,导出变温热源不可逆闭式燃气轮机回热循环的功率输出和热效率与循环压比间的解析式。给出了详细的数值算例分析各不可逆因素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计人工质与高、低温侧换热器和回热器的热阻损失、压气机和涡轮机中不可逆压缩和膨胀损失及管路系统中的压力损失,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导出了恒温热源条件下实际回热式布雷顿循环功率密度与压比间的解析式,借助于数值计算,研究了高、低温侧换热器和回热器的热导率分配对最大功率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变温热源条件下不可逆回热式布雷顿循环的功率密度特性,计人工质与高、低温测换热器的热阻损失,压气机、涡轮机的不可逆压缩和膨胀损失和管路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导出了功率密度与压比间的解析式,并通过数值计算将对应于最大功率密度时的一些参数与对应圩最大功率时的同样参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内可逆Braysson循环的性能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考虑高、低温侧换热器的热阻损失,导出了恒温热源条件下内可逆Braysson循环的功率、功率密度和效率与温比间的解析式;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出高、低温侧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与工质温比对功率,功率密度以及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计人工质与高、低温侧换热器的热阻损失,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导出了变温热源条件下内可逆布雷顿循环功率密度与压比间的解析式,借助于数值计算,研究了高、低温侧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和工质与热源间的热容率匹配对功率最大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变温热源条件下不可逆布雷顿循环的功率密度特性,计入工质与高、低温侧换热器的热阻损失及压气机,涡轮机的不可逆压缩和膨胀损失,导出了功率密度与压比间的解析式,并通过数值计算将对应于最大功率密度时的一些参数与对应于最大功率时间的同样参数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功率密度设计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变温热源条件下不可逆布雷顿循环的功率密度特性,计入工质与高、低温侧换热器的热阻损失及压气机、涡轮机的不可逆压缩和膨胀损失,导出了功率密度与压比间的解析式,并通过数值计算将对应于最大功率密度时的一些参数与对应于最大功率时的同样参数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功率密度设计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8.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优化了恒温热源条件下不可逆闭式中冷回热布雷顿循环的中间压比分配和高温侧换热器、低温侧换热器、中冷器及回热器热导率分配,得到了循环最大热效率;通过进一步优化总压比,又得到了双重最大效率。最后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一些重要参数对循环优化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在给定各换热器总热导率的情况下,对变温热源条件下等温加热过程修正的不可逆回热式Brayton循环的功率特性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该情况下全局性的优化结果并不存在.在给定CCC(收敛型燃烧室)和回热器热导率分配的情况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最佳的透平出口温度及RCC(常规燃烧室)和低温侧换热器的热...  相似文献   

10.
不可逆中冷回热布雷顿循环功率密度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在给定总热导率的情况下,以功率密度为目标,通过数值计算,对恒温热源条件下不可逆中冷回热布雷顿循环高、低温侧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和中间压比进行了优化,分析了不可逆性对循环功率密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首次研究了变温热源条件下内可逆闭式中冷回热布雷顿循环的性能。导出了无因次功率及效率的解析式,由数值计算,分析了循环最优功率和最优效率时的最佳中间压比分配。并研究了中冷度,回热度和高低温侧换热器的有效度,循环热源进口温比以及中冷源与低温侧热源进口温比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闭式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热力循环过程及其参数影响,开展系统的热力过程参数建模研究,建立系统发电功率、比功率和效率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闭式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比功率和效率随涡轮入口总温及效率、压气机入口总温、压气机压比及效率、累积总压恢复系数等的变化规律,考虑参数灵敏度及其优化潜力,提出可用灵敏度并对系统的比功率和效率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表明,闭式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的比功率和效率随涡轮入口总温及效率、压气机压比及效率、系统累积总压恢复系数等参数的增大而增高,随压气机入口总温的增大而减小。在压气机入口总温、压比与效率、涡轮入口总温及效率、累积总压恢复系数等主要热力参数中,系统比功率灵敏度最高的参数为涡轮效率,系统效率灵敏度最高的参数为压气机压比。考虑参数的实际优化潜力,在循环工质一定的条件下,系统比功率可用灵敏度最高的参数为涡轮入口总温,系统效率可用灵敏度最高的参数为压气机压比。  相似文献   

13.
间冷循环技术是大幅提升燃气轮机性能的有效手段。采用图解法分析了间冷热力循环的技术特征,并运用数学推导论证了间冷循环技术可以提高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和热效率的本质。通过搭建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进行了燃气轮机简单循环与间冷循环参数化计算分析,重点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中压比分配原则的研究,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的参数分析予以佐证。结果表明:在低压和高压压比为0.3左右时,间冷燃气轮机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