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国航天》1994年增刊出版为便于读者了解中国导弹与航天的概况,本刊出版了《中国航天)1994年增刊1期。该增刊分A、B两册,收录了介绍中国导弹武器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卫星和地面发射测控设施等的文章,介绍了中国航天重大活动,选用了100多幅照片,四...  相似文献   

2.
根据截至2006年的与中国卫星相关的中国航天发射数量的统计值,主要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了“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2010年)中国航天器的发射数量和相关的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发射数量。  相似文献   

3.
根据截至2006年的与中国卫星相关的中国航天发射数量的统计值,主要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了“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2010年)中国航天器的发射数量和相关的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发射数量。  相似文献   

4.
1990年4月7日21点30分,我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亚洲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发射亚洲一号卫星获得圆满成功。从这个时间算起,追溯到1985年10月,共历经5年。1985年10月,原航天工业部部长李绪鄂代表中国政府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向世界宣布:“中国长征系列的长征二号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正式投放国际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市场。”这个消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它是中国航天工业对外改革开放、“请进来、走出去”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航天技术从50年代创业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结…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表一周年之际,2001年11月22日,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回顾一年来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介绍中国航天“十五”发展纲要,展望中国航天美好的明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0年11月22日发表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40余年来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份航天白皮书,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向国内外介绍我国航天事业创建40余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系统地阐述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原则、方针政策和发展目标,进一步表明中国航天将更加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不断…  相似文献   

6.
举目环顾,航天界17位两院院士、许多重量级的权威专家难得地聚首一堂。这些中国航天科技领域的顶级大师坐到一起原来是在办一件将对中国航天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大事——为中国的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筹划把关。这是记者3月16日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基本型总体方案论证报告评审会上看到的情景。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中星" 6C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现300次发射,是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燕生表示,"这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由量变  相似文献   

8.
1970年4月24日,中国的第一种航天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的第一个航天器——“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此举揭开了中国航天发射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钟航 《中国航天》2005,(5):9-13
2005年4月12日,中国航天在国际市场开拓中写下了重要一笔。晚上20时整,我国的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刺破夜空,将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制造的亚太6号通信卫星送人太空。这是中国长征火箭自1999年以来首次进行国际商业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将英雄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炎黄子孙千年飞天梦想,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伟大壮举。作为托举“神舟”飞船飞天的“长二F”(CZ-2F)运载火箭,其卓著功勋举世公认。现结合该型号运载火箭的研制质量管理实践,谈点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概述了1988~1990年间的中国航天活动。1988年,中国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4颗卫星——2颗国内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和一颗试验型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1989年,中国安排了多种运载火箭和卫星型号的研制任务。1990,中国计划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5颗卫星,其中包括为国外提供的发射服务。  相似文献   

12.
国际宇航联大会举办中国专场本刊讯10月9日下午,作为国际宇航联第47届年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重要活动,中国航天技术专题报告会在北京国贸中心举行。在这个专题报告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王礼恒向国际宇航界表示,在40年的中国航天发展...  相似文献   

13.
航天总公司召开航天事业四十年庆祝大会本刊讯今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40周年纪念日。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0月5日在北京召开庆祝大会。国务院总理李鹏向大会发来贺信,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出席大会并讲话。国务委员宋健出席大会。李鹏在贺信中说,在中国航...  相似文献   

14.
一、面向21世纪,中国航天技术成就显著,空间应用效益明显, 空间科学向纵深发展 40多年来,中国的航天科技人员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精神鼓舞下,独立自主地研制成功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通信广播卫星、各类遥感卫星以及神舟号无人飞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20世纪 90年代初,我国航天发展在新形势下一度走入低谷,型号发射连续失利。航天科技管理人员顶着巨大的压力,再度发扬航天精神,采取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终于扭转了严峻形势。1996年至今卫星发射连续…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2,21(4):25-25
据中国航天网消息,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中国改进型长征-2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并准确将其送入初始轨道。飞船上的3名航天员状态稳定且良好:景海鹏再次飞天并担任本任务的指令长,  相似文献   

16.
长征四号B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由原中国航天工业部委托上海航天局负责研制,1989年2月开始方案设计,原计划1997年投入使用。长征四号B是在长征四号A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与长征四号A相比,主要作了如下改进:(1)新研制一个大直径的卫...  相似文献   

17.
50次飞行显出辉煌商业发射令人瞩目中外人士祝贺中国航天成就李鹏委员长题词3月26日晚,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庆祝长二丙改火箭第二次成功发射铱星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0次飞行成功招待会。刘华清以及百余位中外知名人士到会,向中国航天领域...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的长征系列火箭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工程师曾庆来研制运载火箭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至今已30多年了。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64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之后,我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5,(1):12-12
2004年,中国航天人以8发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箭无虚发,将10颗不同类型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的成绩,书写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的辉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4年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创纪录的年份。他用“四个之最”概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2004年成长的新轨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的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05周年。今年,我国已经发射了长征七号火箭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还将在第四季度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这将在全国掀起新一轮关注航天、关注科技创新的热潮。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央电视台的支持下,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