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7,(5):23-27
驻留载人航天器组合体的航天员执行任务时,如果发生影响驻留安全的故障,应能保证航天员安全、及时撤离。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常规飞行和飞控模式的应急撤离流程。通过对航天员应急撤离的故障模式及技术条件进行研究,面向安全状态,将应急撤离流程量化为7个撤离项目。以发生载人环境异常故障为例,对撤离流程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应急撤离流程,可以保证故障时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及时决策,实现航天员的安全撤离,能提高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信息》2007,(2):38-48
尽管在地面及“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的问题导致中断,第一个7人乘组成功证明了一项在轨为卫星补给燃料的新技术,这对于未来军用及民用都有重要意义。1984年10月5日发射的此次飞行任务的乘组首次包括2名女乘员。指令长是47岁的鲍勃·克里平,这是他第4次飞行;驾驶员是41岁的乔恩·麦克布莱德:第一任务专家是32岁的女乘员凯瑟琳·沙立文,准备执行美国首次女航天员舱外活动任务;第二任务专家是33岁的女乘员萨莉·赖德,这是她的第二次飞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黄伟芬  吴斌 《航天员》2012,(4):50-52
2011年10月,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从我国首批航天员队伍中选拔出了7名男航天员。他们和第二批航天员中的2名女航天员共同组成执行神九任务的初步人员名单。2012年3月,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确定了神九任务的飞行乘组和备份航天员,并确定了飞行乘组的岗位。  相似文献   

4.
航天短讯     
<正>神舟十六号圆满完成任务据《中国航天报》2023年11月1日报道,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是第3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5.
沈羡云 《航天员》2013,(5):50-53
2013年8月9日NASA网站发布消息,NASA航天员迈克尔·弗勒(Michael Foale)正式宣布退役,结束了他近30年的航天职业生涯.弗勒曾执行过6次航天飞机任务,并分别在“和平”号空间站及国际空间站长期工作。在飞行任务期间,他执行过4次太空行走任务,太空飞行时间总计375天,成为人类载人航天史上最有飞行经验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在NASA颇受尊敬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6.
载人航天的安全和成功不仅与硬件系统的可靠性有关,而且依赖于每名乘员的工作能力和健康程度。因此,航天医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所有的训练阶段使航天员的健康和行为表现达到最优。随着载人航天飞行时间的延长和复杂程度的增加、座舱内和舱外活动期间技术操作要求增高,此目的的重要性更突出了。 载人航天实验证明航天飞行环境能够引起人体许多功能紊乱和器官疾病,它们对航天员的工作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偶尔也会妨碍飞行任务的完成。作为预防医学一种形式的航天医学正在寻求一些方法,将航天飞行前、中、后乘员出现的功能紊乱或潜在性器官疾病的风险降到最低。 了解损害乘员健康功能紊乱的类型和起因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分析选拔和训练期间乘员的病因学因素,或者导致飞行中和飞行后疾病产生的病因。可以采用几种方式来获得可以进行分析的有用数据,其中包括估计飞行中疾病的发生率、乘员在职期间或一生中疾病的发生率,或者估计地球上类似航天飞行环境下人群疾病的发生率(例如,被禁闭在封闭的空间内、卧床、加速度或者其它情况)。本文主要介绍可以引起航天飞行和类似航天飞行环境中功能紊乱的因素,描述飞行中疾病和受伤的实例,最后强调采用全面防护措施的重要性或者至少能够减少飞行中医学问题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吴元亮 《航天员》2014,(3):28-31
飞天前后对航天员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他们遭受微生物侵扰,是各国执行航天任务时十分重要的一步。隔离措施是指将航天员限定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外出;并严格控制接触环境、接触人员和接触方式的一种健康保障制度。载人航天实施的飞行前隔离,是以保障航天员以健康的状态投入飞行为目的的一种医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于长期任务而言,营养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并且对于保持乘员健康、安全和工作能力也很重要。在长期(超过30d)飞行,工务前、叶和后监测营养状况将有助于为航天员提供最理想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9.
双语     
astronaut/cosmonaut/taikonaut航天员执行和能够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人员,美国人称为astronaut,而俄罗斯人称为cosmonaut,中国人称为taikonaut。根据具体分工,可分为指令长、航天驾驶员、任务专家、有效载荷专家等。commander指令长载人航天器上乘员组的总指挥。pilot astronaut(PA)驾驶员航天员负责操纵、控制载人航天器的职业航天员。  相似文献   

10.
对航天员心血管机能状态的研究贯穿于载人航天飞行的整个发展过程,系统地研究微重力条件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始于“礼炮-6”号空间站飞行,在“礼炮-7”号飞行中延续,而最丰富的信息来自于“和平”号空间站的飞行。在“和平”号空间站15年的飞行期间,有28个乘员组的35名俄罗斯航天员,7名美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11.
引言 对“阿波罗”计划在世航天员采访的研究小组将采集的历史数据组织汇编成访问数据库,其数据的组成包括任务、信息源、主题(分类)、医学/硬件问题、参与乘员、问题描述、总体评价、解决/再度发生。经统计,总共有655条数据记录反应了“阿波罗”飞行任务中乘员的融合和操作问题。然后,  相似文献   

12.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6,(6):138-142
正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据腾讯网2016年11月18日报道,当日14时07分左右,神舟十一号返回舱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随后,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张又侠部长宣布任务圆满成功。神舟十一号飞行3天,支持航天员太空驻留30天,创造了中国航  相似文献   

13.
NASA的首席航天员(Chief Astronaut),即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航天员办公室主任,是NASA最高的航天员职位,负责领导NASA的整个航天员队伍,同时也是NASA局长航天员训练和操作方面的主要顾问。该职位首设于1963年,阿兰&#183;谢波德(Alan Shepard)被任命为第一任首席航天员。其职责是监督有航天员参加的所有活动的协调、计划和控制。具体包括,监督航天员训练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参与载人飞行器及相关设备的设计、建造和操作的试验评价;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和工程建议以改进整个飞行任务计划、操作程序及其每次飞行任务中特定实验的选择和执行。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亚特兰蒂斯”号STS-122飞行任务中,欧洲航天局航天员汉斯&#183;施勒格尔因健康问题无法执行出舱活动,改由NASA航天员来执行,且出舱活动日期也被迫向后推迟一天。本文简述了该事件发生的经过,并对出舱活动航天员的健康情况和医保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神舟七号飞船满载3名航天员飞行乘员组发射升空,乘员组中的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身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他们中的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了近半个小时的太空行走,并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16.
航天飞行任务综合模拟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任务综合模拟训练是航天员在基础训练、职业技能训练之后进行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训练。它安排在航天员飞行任务训练阶段的后期,正式航天飞行前进行。航天员在掌握了有关航天飞行基础知识和载人航天器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完成了飞行任务训练科目的练习后就进入到...  相似文献   

17.
<正>四、利用非侵入式医学评估系统,不断提高探索任务中的医疗保健能力(ExMC)在月球和火星探索飞行任务中,航天员乘员组不仅需要有维持健康的能力,还需要具备诊断和治疗伤病的能力。探索飞行任务中的医疗保健能力主要是研发飞行任务中的医疗技术、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不同级别保健的临床措施。医疗技术不仅包括飞行中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还包括数据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9月24日下午在酒泉卫星中心与媒体见面.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飞行乘组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以下是三名航天员的个人简介:  相似文献   

19.
乘员分系统装船产品是载人飞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航天员提供工作、生活保证。本文介绍了乘员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装船产品的主要技术方案及进行各项测试的研制过程,并对飞行结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长期航天飞行任务对航天员乘组提出独特的生理、环境及心理要求,直接影响到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对长期工作在隔离、狭小环境中的团队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这些团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和绩效问题。研究还表明,虽然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许多问题仍应归因于人际摩擦,这种摩擦对每个人的影响不同。因而,作为应对机制,乘员常常会出现不适应行为(用适应不良行为来应对摩擦)。 尽管多数人缺乏更好地应对长期航天飞行的心理挑战的关键技能,但大多数这样的技能都是可以习得的;因此,可以设计训练程序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领导、协作及自我照管策略,这将有助于使适应不良行为减至最小。本报告的目的一是回顾训练文献,确定最佳的训练教育方法,并将之用于美国航天员考察队伍的心理技能训练;二是提出针对航天员乘组的心理训练程序,并详细描述训练程序的结构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