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电影《流浪地球》的故事,把有关太阳演化的话题推到了我们的面前。从恒星的演化规律上来讲,太阳是会有变成红巨星的那一天,不过是在遥远的50亿年之后。简单来讲,当太阳核心中的氢聚变殆尽,生成的氦元素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缩,释放的能量进一步升高温度,点燃核心周围的氢壳层,然后太阳迅速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  相似文献   

2.
暗物质寻踪顾名思义,暗物质就是看不见的物质。广义的暗物质包括不发可见光的行星、白矮星、黑洞等天体。这里所说的暗物质,是指除各种天体、星际气体、宇宙尘埃以外的,可能广泛地分布在宇宙空间的细小粒子。何以见得存在这种暗物质?我们知道,太阳系的质量98.68%集中在太阳身上,即集中在太阳系的中心。因此,水星、金星等离太阳近的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比海王星、冥王星等离太阳远的行星更强,它们必须以更高的速度绕太阳运行,以克服更强的引力。可是,我们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却看不到这种现象,尽管星系中心集中了更多的恒星,还有巨大的黑洞,…  相似文献   

3.
白矮星、中子星和恒星级黑洞,是由不同质量的主序星消亡后“转世”而来的。但它们的性质特点与它们的“前世”迥然不同。 让我们先来认识白矮星,它是在红巨星消亡中“转世”的。第一颗被发现的白矮星是天狼星的伴星。1834年,天文学家弗·贝塞尔在观察天空中最亮的天狼星时,发现它有周期性  相似文献   

4.
1767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麦首次证明了光速是有限的这一事实,为100多年后预言黑洞的存在创造了条件。否则,人们是无法理解引力场将对光粒子产生影响这一效应的。一般认为,英国的约翰·米歇尔是最早对黑洞的存在做出预言的人。他于1783年发表文章指出,一个有足够大质量和密度的恒星,同时也拥有强大的引力场,甚至从恒星表面发出的光线也会被这个引力场吸引回来。15年后,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也独立地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一个密度如地球,而直径为250个太阳的发光恒星,由于引力作用,将不允许它的任何光线到达我们这儿…  相似文献   

5.
地球是在太阳系早期由于岩石间相互碰撞 ,形成各个行星时诞生的。地球在形成之初是由液态岩石构成的 ,直到今天它的内部仍是液态的、流动的。而在引力极小的太空 ,液态物质会自动聚合成球形。地球就是这样在太空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圆形。太空中较小的天体由于自身引力较弱 ,所以即使形成固态星体也无法形成圆形。地球由于体积大 ,它的引力也足以使之变圆。实际上 ,如果不是因地震板块运动使山峰变高 ,引力作用会使地球越来越圆。地球为什么是圆的?@阿因  相似文献   

6.
<正>太阳的一生科学家们推测,太阳迄今大约有46亿岁了。太阳诞生于慢慢旋转的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巨大云团中,当云团中的一部分比它们周围的云团更浓密时,由于它自身的吸引力,云团会逐渐缩小成一个球,旋转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并开始发热,温度变得非常高。当中心的温度升到足够高、密度变得足够大时,核聚变开始发生,一颗恒星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7.
什么叫量子引力论 量子引力论是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结合起来的理论,它包括引力场、电磁场和其他所有与基本粒子相关的力场,实际上,量子引力论是把量子场论推广到涉及时空的引力中。量子引力论认为,在小于106厘米的最初宇宙中,引力起支配作用,时空像能量和物质一样,是由颗粒组成的,引力是量子化的,它的量子过程可使时空突然膨胀起来,这样,量子引力论准许时空自发地、没有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唯诚 《飞碟探索》2011,(10):52-54
打破宇宙的规则 在我们的太阳系里,所有的大行星都沿着太阳的自转方向绕太阳公转,而且公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赤道面基本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阳和它的所有行星都形成于同一片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分子云中的缘故。在引力的作用下,分子云发生收缩,渐渐变成了一个旋转着的扁平的盘。由于太阳和行星都由同一个行星盘中的物质所组成,而这些物质又原本都向着同一个方向旋转,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它们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且行星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9.
银河系的运转 ○刘健生   宇宙中的各种星体都在旋转,有旋转就有旋转的方向,银河系也不例外。银河系向何方 运转,这需要从星体内的引力说起。   宇宙中的星体都有引力,根据其大小或质量不同而异。如太阳的引力超过地球,吸引地 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的引力超过月亮,吸引月亮围绕地球旋转。   引力不论强弱都互有作用 (影响 )。如月亮的引力虽然比地球弱,但是也能吸引着地球 上的海水产生潮汐现象。行星的引力,也能使其周围的恒星产生振颤现象。美国天文学家利 用多普勒光谱仪器检测到,由于行星的引力使恒星的运动出现振颤现象…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空间高能天文是空间天文中最先发展起来的、至今仍然非常活跃的一门学科。它研究涉及宇宙中最极端的一类天体——致密天体(包括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的形成及其结构,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增长及其与星系的共同增长,高度相对论喷流、高能宇宙线粒子加速、宇宙中最高密度、最强压力、最强磁场、最强引力、最高真空等最极端状态下的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地球搬家记     
波特 《太空探索》2012,(8):46-47
地球本来应该是一颗冰天雪地、毫无生气的星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恒星演化的理论,在46亿年前太阳系刚刚形成时,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还不稳定,当时太阳向外辐射的热量只有目前的70%,太阳不像现在这么亮,此后,太阳辐射量才逐渐增加到现在的水平。因此当大约43亿年前地球上积累起最初的海洋时,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少,海水应该迅速冰冻,冰面会把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再反射到太空中去,这进一步加剧了地球的寒冷状况。  相似文献   

12.
79宇宙中有哪些暗物质?宇宙中有哪些暗物质?广义的暗物质是指不发可见光的物质。那么,除主序恒星外的其它天体都是暗物质,其中包括已死亡的恒星,如白矮星、中子星、黑洞;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内部不能发生核聚变反应的小恒星,如褐矮星,棕褐显以及行星、彗星等。宇宙尘埃  相似文献   

13.
杨进 《飞碟探索》2002,(3):32-34
早先,科学家把自然力分成四种,即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但当代科学家却煞费苦心地想要找到一个统一理论,把这四种力解释为是统一力的不同方面,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成功。引力至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无法识其庐山真面目。量子力学认为引力是由引力子(据称是一种虚粒子,检测不到,但人们可以知道它的存在)携带的,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是这两个天体的粒子之间交换引力子的结果,于是地球就绕太阳公转起来。经典物理学家则认为引力是一种实际存在,是一种叫引力波的东西构成的,但直到现在它还没有被观测到过。无…  相似文献   

14.
对固溶时效处理后的高强高韧钛合金初生α相的体积分数、尺寸,次生α相的体积分数和αs/β相界面密度等显微组织特征进行了定量表征和统计分析,探讨了随着固溶温度的变化,高强高韧钛合金显微组织与其力学性能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α+β两相区固溶时效处理,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初生α相的体积分数降低,相尺寸先降低后略有升高,次生α相的体积分数升高,αs/β相界面密度先升高后降低.初生α相的体积分数与伸长率、静力韧度和裂纹形成功正相关,αs/β相界面密度与合金屈服强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海王星与地球有什么不同?天文学家已经测算出海王星的质量为地球的17倍,平均密度为地球的1.5倍,体积也比地球大得多。另外,由于海王星的重力(引力)比地球稍微大一点,所以,一个体重100千克的人,如果站在海王星上,称得的体重就是112千克。  相似文献   

16.
宇宙也有逃逸速度吗?各种天体都有它的逃逸速度,就是其表面上的物体摆脱其引力束缚而逃离它所需要的运动速度。我们知道,地球的逃逸速度为11.2千米/秒。太阳的逃逸速度为620千米/秒,黑洞的逃逸速度达30万千米/秒。一般认为宇宙没有边界,说宇宙中的物质逃离到别的地方去这样的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重力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得出了考虑地球、太阳和月球引力,海平面一定高度范围内的点位在一年和一昼夜中,不同的时间点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其中太阳引力和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相关的加速度分量在一昼夜时间内影响的方向会有变化,月球引力的影响较小,但影响的方向在昼夜间也是变化的,最终确定了地球表面上加速度的最大最小值。  相似文献   

18.
航宇局计划于1983年底派航天飞机宇航员在轨道上修理早已失灵的太阳峰年卫星。这颗太阳监视卫星是1980年2月发射的,由于电子设备故障,于1981年1月停止工作。目前该卫星正在540多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以每秒0.8—0.9度绕其长轴旋转着,轨道高度逐渐降低。为使太阳峰年卫星得到及时修理使其继续执行观测任务到1986年,航  相似文献   

19.
NASA网站2020年1月9日报道,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和一种新型观测技术,发现暗物质能够形成比此前已知小得多的团块,证实了被广泛认可的冷暗物质(CDM)理论的基本预言之一。暗物质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形式,其占据了宇宙大部分质量,并基于此形成星系的骨架。可以通过测量暗物质的引力如何影响恒星和星系来间接探测其存在。由于嵌入小型暗物质团块内的恒星数量很少,因此通过搜寻恒星来探测最小暗物质团块的形成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发表了在太阳高能粒子事件中,元素氦、碳、氮、氧、氖、镁、硅、硫和铁的离子电荷态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除氦之外上述元素的电荷态分布的不同离子价的数目是随元素的质量而增大。核子能量在2—3MeV范围内,这些元素的平均粒子强度相对于碳的平均粒子强度之间的相关性能够用离子价的数目随元素质量的增加来解释,而不能用日冕温度确定的电荷态平衡模型来解释。且得出结论,太阳高能粒子的离子电荷是在太阳耀斑区而不是在星际激波区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