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压差控制器设计参数对燃油计量系统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采用数字电子控制,其执行装置仍然是机械液压式.对于液压机械装置的研究,以往主要针对调整参数,针对设计参数的研究目前还鲜有论文发表.针对上述问题,利用AMESim软件对燃油控制系统液压机械执行机构进行建模仿真,得到了设计参数,如压差活门型孔、油压作用面、弹簧刚度、节流嘴等对燃油计量系统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的影响,为液压机械装置的设计、改进改型和性能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仿真软件AMESim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AMESim软件是由法国IMAGINE公司推出一种用于机械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的软件,近年来才开始在我国机械液压行业中应用,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应用还不多见.该文首先对AMESim软件进行了介绍.然后用燃油调节器中的一个元件为例,说明了AMESim软件在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研究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步进电机驱动的燃油计量装置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开发数控燃油计量装置独立仿真平台,利用AMESet建立了基于C代码的步进电机部件模型;对建立的步进电机模型进行仿真,获得了其转角随输入脉冲的关系。建立了由计量活门、等压差活门、增压活门等组成的燃油计量装置机械液压组件AMESim模型,将开发的步进电机模型与计量装置各液压组件模型联结,实现了步进电机驱动的数控燃油计量装置面向对象的建模。仿真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范围内,仿真结果与设计参考偏差在5%以内,所开发的AMESim模型能满足该数控计量装置的稳态和动态特性的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4.
液压阻尼器是某型机旋翼研制中的关键元件。本文根据直8液压减摆器性能试验结果拟合出直8型机液压阻尼器力—速度曲线,获得直8型机液压阻尼器定压活门开启速度;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直8液压阻尼器和某型机液压阻尼器轴向速度进行了计算;采用薄壁小孔等效阻尼系数计算公式对直8液压阻尼器和某型机液压阻尼器节流片节流孔面积进行了计算;同时进行了某型机液压阻尼器补油装置油液体积的计算。上述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可为某型机液压阻尼器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液压机械装置(HMU)燃油管路的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油液静压力的传递损失和各液压元件的工作特性.为了研究燃油管路内部流动损失机理,验证相关计算方法的置信度,针对典型管路静压力损失,采用锐边节流公式和短管节流公式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进行了CFD仿真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液流的静压力损失主要出现在进口环腔与管路的交界处,管路下游液流的静压力与出口环腔内一致;锐边节流公式的计算结果相对偏大,而短管节流公式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试验值.  相似文献   

6.
燃气轮机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燃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对国内外各种常见的燃机方案进行了说明和比较,着重对燃机数控系统的总体结构,电子控制器、液压机械执行装置、控制软件的设计,系统的数字仿真和半物理模拟试验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最后,对燃机数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直升机鱼叉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对鱼叉液压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研究,运用AMESim平台建立了直升机鱼叉液压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试验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数据和试验计算数据基本吻合,较好地反映了鱼叉液压系统原理设计要求和动态特性,仿真结果可以为直升机鱼叉液压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CFD技术,重叠网格分析模块,同时采用k-ε湍流模型对变阻尼液压缓冲装置进行三维几何建模仿真计算。通过计算得到缓冲器在不同载荷下内部流场的压力、流速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曲线以及活塞的运动速度、位移变化曲线。同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换流阀底屏蔽电场分布,保证换流阀的绝缘性能和安全运行,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浮子型漏水检测装置对换流阀底屏蔽电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浮子型漏水检测装置,电场强度大小由原来的1890kV/m减小到1670kV/m,场强减小11.6%,电场分布效果更好,同时该装置已通过绝缘型式试验验证并应用于工程,提高了漏水检测装置的可靠性,优化了电场分布,确保了工程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为某型号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设计了数字电子-液压机械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控制方案、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数字电子-液压机械控制系统和冲压发动机与弹体数字仿真器等组成液体冲压发动机、弹体/发动机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系统,对数字电子-液压机械控制系统的功能及工作协调性进行了检验.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AMESim的航空发动机防喘调节器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某型航空发动机在试车过程中多次出现防喘过程发生爆燃、富油等异常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AMESim软件对航空发动机防喘切油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应用AMESim语言能较好的解决液压系统动态仿真问题,发动机防喘切油过程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切油过程油压变化过于剧烈导致发动机燃烧室燃烧不稳定,适当修正防喘调节器主、副油路节流嘴直径可以使这一现象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加力燃油计量装置的AMESim 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加力燃油系统数字化仿真与性能验证平台,采用功能划分的方法分析了典型计量装置的功能模块,确定了伺服阀-随动活塞、计量活门-等压差活门是决定计量装置动态特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了数学建模。鉴于获得的数学模型描述系统特性时缺乏相关元件特性参数的设计依据,建立了由计量活门、等压差活门、电液伺服单元等组成计量装置的AMESim模型,计算主要结构参数后仿真分析了其稳态和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基于控制系统构成的加力燃油计量装置功能划分与数学建模可为仿真研究与参数设计提供指导,AMESim可用于动态过程仿真与性能预测。  相似文献   

13.
AMESim仿真技术在高速电磁阀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某型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的高速电磁阀为研究对象,针对建模仿真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速电磁阀工作原理,运用AMESim建模仿真平台,建立了高速电磁阀较为精确的数学模型,并对所建模型的占空比-流量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与该型电磁阀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所建数学模型的精度及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建高速电磁阀数学模型的占空比-流量特性误差保持在8%以内,能够满足产品所规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起落架所承受的动载荷较大,造成系统工作环境复杂,出现故障较多,因此对起落架系统可靠性的研究显得迫切和重要。以三维辅助建模软件CATIA、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LMS Virtual.Lab和液压控制仿真软件AMESim等为工具,采用自动仿真求解策略针对某起落架典型失效模式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仿真...  相似文献   

15.
某微型涡喷发动机数控系统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某微型发动机数控系统的研制技术,以及在供油装置设计中所体现的微发数控系统的特点。对该数控系统的总体设计、供油装置设计、控制器设计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该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试验结果。该研究结果对设计数控系统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机舵驱动系统主-主力综合配置存在的力纷争现象,提出在控制通道引入跨通道力均衡算法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实际工程,在AMESim软件中,对该均衡方案在不同差异信号影响下的均衡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缓解并行驱动间的力纷争,是一种快速的力纷争缓解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采用比例-积分-微分神经网络(PIDNN)的控制算法,集合了传统PID控制及神经网络各自的优点,控制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空燃比,实现发动机在不同工况间切换时,能够快速地控制空燃比至目标值.在AMESim软件中建立发动机模型,在MATLAB软件中建立PIDNN控制算法,进行模型在环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PIDNN控制算法都能够准确地把空燃比控制在目标值,当发动机在不同工况间切换时,PIDNN能够在0.5s内把发动机空燃比控制至目标值,并且保证过量空气系数超调量在0.2之内,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提高了发动机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燃料使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在已有分级燃烧燃油分配器基础上,针对航空发动机双环腔燃烧室改进设计了1种高性能燃油分配器。简述了分级燃烧燃油分配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其AMESim模型。根据设计要求,通过仿真验证了燃油分配器的稳定性、分配比与输入信号的稳态关系,计算了燃油分配器输出与燃油分配计划表之间的误差,分析了燃油分配器的动态特性以及对外部参数变化的鲁棒性,并且针对该分配器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解决办法。仿真结果表明:与文献[4]所设计的燃油分配器相比,改进设计的燃油分配器鲁棒性更好,稳态和动态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taking two degrees of freedom on the armature–flapper assembly into account, a seventh-order model is deduced and proposed for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two-stage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from nonlinear equations. These deductions are based on fundamental laws of electromagnetism, fluid, and general mechanics.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proposed seventhorder model are derived in terms of servo valve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fluid properties explicitly.For validating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 AMESim 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physical laws and the existing low-order models validated by other researchers through experiments are used to compare with the seventh-order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venth-order model can reflect the physical behavior of the servo valve more explicitly than the existing low-order models and it could provide guidance more easily for a linear control design approach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than the AMESim simul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