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芳  杨日杰  高青伟 《航空学报》2010,31(1):151-157
利用主动吊放声纳与被动浮标组成多基地航空声纳对目标进行搜索,可节约搜索时间,有效提高搜潜效率。针对已知目标的大概航向,在有限范围内确定目标存在区的情况下,建立了多基地搜潜范围模型、单机吊放声纳和浮标的主/被动联合多基地搜潜模型、潜艇运动模型,仿真分析了潜艇初始航向、海洋环境噪声、搜索样式等因素对联合搜索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潜艇初始航向角度对单机吊放声纳和浮标的联合搜索概率影响较小,海洋环境噪声的变化对单机吊放声纳和浮标的联合搜索概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直升机反潜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概念和常用方法,并将直升机反潜分解为搜索和攻击2个主要过程。建立了直升机的搜潜模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搜潜和攻潜成功概率的实例计算,找到了吊放声纳与声纳浮标搜索时间和发现概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布放声纳浮标数量与发现概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航空反潜活动中声纳浮标搜潜的典型任务场景,建立了浮标布阵的搜潜仿真模型及计算搜潜成功概率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计算满足目标搜潜概率需用最少浮标数量的优化方法,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了该优化问题,并生成大量浮标布阵样本。构造了浮标布阵辅助决策的神经网络模块,对最优浮标布阵方式进行了训练与学习。仿真验证表明,使用该方法能有效满足搜潜辅助决策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舰载舰壳声纳搜潜原理及舰艇协同检查搜潜战术,分别建立了在潜艇初始位置、航向及航速未知条件下,舰壳声纳对潜艇目标的矩形、扩展方形及包围方形检查搜索的数学模型;基于已建搜索模型及假定的潜艇运动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得到了相同仿真条件下3种搜索算法的搜潜概率及搜到潜艇所需平均时间,三种算法的搜潜概率与潜艇初始航向角、潜艇航速、潜艇航向变化次数等潜艇运动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搜潜概率及搜潜时间进行了分析比较,获得了有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反潜巡逻机布放包围浮标阵应召搜潜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经典的浮标应召搜潜方法,结合实际搜潜过程,以某型反潜巡逻机为背景,建立了反潜巡逻机布放圆形阵、方形阵和三角形阵搜潜航路规划的数学模型。对3种阵形的搜潜效能进行分析,仿真了初始距离、潜艇初始位置散布、潜艇经济航速和海洋环境噪声级对浮标阵搜潜效能的影响。仿真结果分析表明:相同条件下,方形阵的搜潜效能要略高于圆形阵和三角形阵的搜潜效能;3种包围阵的搜潜效能均随初始距离、初始位置散布、潜艇经济航速和海洋环境噪声级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圆形声纳浮标阵搜潜效能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建立圆形声纳浮标阵搜潜效能模型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圆形声纳浮标阵作战机理的分析,使用数学方法建立了圆形声纳浮标阵搜潜效能的计算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斜距测量的浮标位置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航空搜潜浮标与飞机的相对距离和方位,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计算浮标位置的原理、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仿真算法;仿真分析了方位估计值对计算浮标位置收敛速度的影响,同时验证了文中所建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了声波穿过负跃层时的传播特性,结合潜艇利用跃变层规避主动声纳探测的战术背景,对负跃层影响主动声纳的探测距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主动声纳搜潜的数学模型,利用平滑平均声场理论估算了存在负跃层时的声传播损失,分析了负跃层深度、厚度以及声速跃变差对主动声纳探测距离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负跃层对主动声纳的探测距离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吊放声纳与声纳浮标在应召搜潜中的联合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介绍吊放声纳与声纳浮标各自在应召搜潜中的运用的基础上,针对两者在单独使用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搜潜策略,并从理论上说明了这种新的搜潜策略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面舰艇编队尾后方向的潜艇威胁,研究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纳搜潜中的警戒扇面、兵力需求、参数决策等问题。通过分析锯齿形法特点、吊放声纳搜潜过程,建立了多机舰艇编队尾后搜潜的警戒扇面定量计算模型。研究了齿形法相邻探测点间距系数、搜索速度等制约因素,探索了吊放声纳作用距离与潜艇航速的定量关系,给出了已探测区等效圆半径的计算方法。仿真计算了舰艇编队尾后搜潜中实际对潜警戒扇面、最优间距系数、不同任务要求下的兵力需求。结果表明:配置2架直升机于舰艇编队尾后15海里处,可建立80.9°的对潜警戒扇面;齿形法最佳间距系数介于1.1~1.3之间。  相似文献   

11.
在高斯白噪声下,使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融合主动站和被动站量测信息,在各类机动状态模型切换,完成对机动目标的定位跟踪。根据主动站到达目标然后到达被动站的距离和以及目标到达主被动站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信息建立量测模型;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的基础上,在常规直线机动模型基础上引入Singer模型,模拟目标机动运动;以几何关系求解得到的目标位置作为目标初始解,相较于其他初始模型,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仿真实验表明,在主被动站间距几十千米,目标与主被动站间距几百千米,到达角误差2°左右,到达时间误差20 m左右的情况下,使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跟踪目标,收敛误差在百米级别。  相似文献   

12.
结合航渡中航母编队反潜防护的特点要求以及反潜巡逻机使用声呐浮标搜索的基本方法,研究提出了反潜巡逻机使用声呐浮标为航渡中的航母编队进行前方反潜防护搜索的作战使用方法,并使用蒙特卡洛法在想定条件下对搜索效能进行了仿真评估,进而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对作战使用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吊放声纳的作战机理,建立了吊放声纳搜索效能仿真模型,并在想定条件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探测点间距对吊放声纳搜索效能的影响。给出了仿真结果,通过对仿真结果初步分析,得出了最佳探测点间距为吊放声纳有效探测距离的1.4倍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4.
变化姿态角下的相位变化率无源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源定位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现有单站无源定位方法的基础上 ,介绍了相位变化率定位法。该方法利用观测平台上两个相互正交的相位干涉仪接收目标辐射电磁波的相位获取目标的方向信息 ,利用对应的相位变化率获取目标的径向距离信息 ,从而实现对目标的实时高精度定位。提出了在空中观测平台发生飞行姿态变化情况下的定位求解思路 ,即利用姿态变化条件下的测量数据直接求出目标在姿态变化前的原始载机坐标系中的位置。文中给出了这一思路下相应的定位表达式并引入修正增益扩展卡尔曼 (MGEKF)算法对原始定位结果进行滤波处理。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一种发展前途较好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直升机主桨载荷模拟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液压伺服加载系统,该系统助力器和加载缸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耦合关系。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该系统存在的力耦合关系,发现其造成的影响在系统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因此可忽略这部分耦合因素。从而为简化系统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e most important sensors for gathering target information onboard a submarine are passive sonars. Problems concerning fusion of these passive sonars are discussed. Three typical passive sonars-passive noise sonar, passive ranging sonar and acoustic pulse surveillance sonar-constitute a passive sonar system for data fusion.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mainly with problems of significance in system development, such as tactical application background, special fusion techniques and own-ship maneuver consid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