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分析研究电传直升机的人机耦合振荡特性,将直升机操纵/响应模型与驾驶员诱发振荡(Pilot Induce Oscillation,PIO)判定准则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电传直升机的PIO预测方法。首先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飞行试验验证,然后应用该方法着重开展了PIO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得到了对降低PIO趋势有指导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机闭环耦合振荡(APC)特点,提出了预测分析APC所用的人机闭环系统数学模型,包括飞机采用的等效系统模型和驾驶员操纵模型。介绍了几种典型的APC预测准则,分析了这些准则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以现役某型飞机为算例,应用准则进行了人机闭环耦合振荡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驾驶员诱发振荡(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s,PIO)是一种恶性的人机耦合现象,严重威胁现代电传操纵系统飞机的飞行安全。为了消除PIO现象,必须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预测。关于PIO的分类以及预测方法,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PIO现象主要分为以下3类:I型PIO是线性的人-机动力学特性不匹配而引起的人-机耦合振荡现象,其发生具有代表性,是PIO研究的重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时变飞行品质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Ⅲ型驾驶员诱发振荡(PIO)是由飞机特性突变引起的人机不良耦合,具有非线性、时变等特点,对现代飞机的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研究Ⅲ型PIO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时变飞行品质准则。该准则采用小波分析方法计算驾驶员输出的能量峰值和飞机被控对象的相位滞后两个特征参数,对时变人机系统进行了飞行品质评价。驾驶员在环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准则不仅能够预测PIO的发生,尤其是Ⅲ型PIO,还能够给出估计的PIO发生时间。研究成果可为Ⅲ型PIO的分析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驾驶员模型对驾驶员诱发振荡评估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飞机设计中,应用不同的驾驶员模型来预测驾驶员诱发振荡(PIO)是避免人机系统出现不良耦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人-机闭环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某一电传飞机为例,采用Ⅱ型PIO的开环发生点OLOP评估准则,分别使用增益驾驶员模型和修正Neal-Smith驾驶员模型对人机闭环系统中的PIO易感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对比研究了不同驾驶员模型对OLOP评估准则评估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驾驶员模型对Ⅱ型PIO评估准则(OLOP)的评估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相同驾驶员模型下不同的驾驶员增益对评估结果也有影响。在使用OLOP评估准则时应充分考虑驾驶员模型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直升机人机工效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确定直升机驾驶员的位置,合适的驾驶员位置对明确驾驶员之间的分工,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高效执行所承担的任务使命至关重要。从历史上关于并列式驾驶舱直升机正驾驶位置的讨论入手,结合直升机驾驶舱布局以及直升机的飞行作业特点,对直升机正驾驶员位置进行剖析,提出分析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
颜世伟  高正红  刘艳  田福礼 《航空学报》2008,29(6):1447-1452
 驾驶员诱发振荡(PIO)是一类驾驶员不希望出现的人机耦合(APC)现象。探测器可根据飞机飞行数据识别是否有PIO发生。设计模糊逻辑探测器模型用于PIO探测关键在于模糊变量的选取与模糊推理的设计,模糊变量是由若干隶属函数描述的。根据对发生PIO时驾驶员的操纵与飞机运动特点的分析与总结,以及选取的特征参数的变化范围,对模型中的隶属函数进行设计,并对隶属函数的适应性和对识别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PIO数据的识别结果表明通过这种设计方法得到的模型可以用于PIO探测。  相似文献   

8.
由于新技术的采用,现代飞机出现驾驶员诱发振荡(PIO)现象大大增加,因此PIO已成为危及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MIL—STD—1797A规范中的PIO预测准则和美国“人机耦合对飞行安全影响委员会”提出的准则,论述了这些准则要求的背景、机理和计算方法,最后以某机为例进行了PIO预测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杨松山 《飞行力学》1995,13(2):45-50
主要阐述直或机贴地飞行时的驾驶员诱发振荡问题,导出了贴地突防和迅速停止动作、地形跟踪时的“海豚”运动和贴地飞行时滑雪运动条件下诱发振荡时操纵位移和稳定裕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了Z-8直长机的纵向试验结果,并进行了误差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方法是可行的,可推广应用于各种直升机的闭环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10.
首先建立了大气紊流下的飞机本体短周期运动方程、驾驶员模型、Dyr den大气紊流模型及人机闭环系统模型 ;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在时域内进行了数值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装有电传操纵系统的飞机来说 ,大气紊流对驾驶员诱发振荡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按照驾驶和领航条件可划分为目视飞行规则和仪表飞行规则。我国现有已取得型号合格证的直升机大都是目视飞行规则,使用受限制较多。综合分析了直升机仪表飞行规则的适航要求,提出验证方法以及在AC313型机的验证结果,对直升机申请仪表飞行规则以及目视飞行规则升级到仪表飞行规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新型号研制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倾转旋翼无人机飞行力学模型是设计飞行控制律和分析飞行特性的基础。从一款在研的新构型倾转旋翼无人机工程实际出发,建立该无人机非线性飞行力学模型;分析新构型倾转旋翼机相比常规倾转旋翼机的特点和优势,建立直升机模式、倾转过渡模式和固定翼模式下各部件飞行力学模型;并针对直升机模式,对不同飞行速度进行配平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构型倾转旋翼无人机直升机模式横航向模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直升机模式悬停状态横纵向模态基本没有耦合。  相似文献   

13.
直升机舰上起降是 1个舰、机、人、环等多因素耦合的复杂系统问题。重点分析影响直升机高海况舰上起降能力的舰、机相关装备因素,主要包括舰船的摇荡运动特性、起降平台及上层建筑主尺度,快速系留与牵引、摇荡运动预报等直升机舰面保障设备能力,直升机的抗合成甲板风、适应舰船摇荡运动、舰面开/关车等能力,以及风况监测能力等,给出装备因素影响直升机高海况起降的原理、规律、特点,总结部分国外海军相关研究和装备情况,为国内相关研究和装备研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吉洪蕾  赵辉  陈仁良  吴文韬 《航空学报》2018,39(11):122156-122167
建立了基于直升机舰面起降动态仿真的风限图(WOD)计算方法,综合计入舰船尾流、直升机运动和驾驶员操控等多因素的作用提升风限图计算的准确度。基于耦合舰船非定常尾流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发展了适于直升机多轴协同操控的驾驶员模型,建立了舰面起降轨迹的数学描述和生成方法,形成计入舰船尾流、直升机运动和驾驶员操控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直升机舰面起降动态仿真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风限图计算判据,建立风限图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某些风况下直升机在舰面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受到舰船尾流的干扰远大于在甲板上方悬停时受到的作用。本文方法能够捕捉到不同起降点和起降方式导致舰船尾流时空变化的干扰,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显著提升了风限图计算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忻志明 《航空学报》1991,12(8):345-348
 首先概述了故障的主要现象与特征。然后着重描述了直升机空中振荡故障的试验研究:包括研究途径;直升机模型的建立;两个回路振荡试验及其主要研究结果。据此提出了在设计,使用中的一些预防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直升机外挂飞行中,由于操纵方式或直升机的稳定特性及外挂形式等原因,使直升机产生飘摆,飘摆会影响任务的完成及飞行安全、从飘摆的机理出发,重点分析飘摆产生的基本条件及横向飘摆产生的原因,以及县挂点位置、吊索长度、外挂物形状等对直升机和外挂物耦合运动的影响。并给出对飘摆的处置方法和预防措施。为保证飞行安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飞行经验。  相似文献   

17.
《Air & Space Europe》2000,2(3):53-60
This survey paper intends to overview some main technical evolutions impacting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l design of rotorcraft (for vehicles, engin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helicopter and future tilt-rotor. These trends tend to achieve a better adaptation to a wide range of mission requirements with an economic aircraft optimisation and an enhanced safety leve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Whilst part I considered the whole rotorcraft technical activity, the present part II is essentially focused on market issues and the tilt-rotor concept int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直升机的非线性模型及配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和实现了定常平飞时,单旋翼涵道尾桨直升机的非线性全量飞行动力学数值模型,建立模型时,考虑了直升机各部件特别是旋翼的动力学模型,考虑了诱导速度分布的非均匀性,以一具有水平铰外伸量及约束弹簧的铰接式旋翼等效算例直升机的真实旋翼。研究了直升机在平飞时的配平,提出了一种求解直升机平飞初值问题的数值方法-最速下降法。以某直升机为算例,建模并配平,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直升机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