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美国卫星导航设备制造商天宝公司和俄罗斯空间系统联合股份公司正在组建一家合资公司,以向俄罗斯和其它独联体国家推销导航定位产品。称为俄罗斯导航地面设备公司的这家  相似文献   

2.
北斗双星定位系统改进及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北斗双星定位系统是我国自行建立起来的一种区域性定位系统(RDSS).本文论述了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利用我国现有的导航卫星资源即两颗工作卫星和第3颗卫星(备用卫星)与气压高度表组成一种区域性无源导航定位系统,并给出了定位算法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实现中等精度的导航定位,为发展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国际太空》2010,(12):53-54
<正>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hina Satellite Navigation Conference,CSNC)是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加强学术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工程建设;加强理论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理论进步;加强应用创新,促进卫星导航产业的科学发展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将特别邀请国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领导和卫星导航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25日,我国使用长征—3A火箭成功发射了第3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此次发射的第3颗“北斗”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它与前2颗“北斗”卫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确保全天时、全天候提供区域导航信息。 1 中国民用卫星导航的应用 中国民用卫星导航市场非常广阔,潜在经济效益巨大,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运行以前,中国民用卫星导航主要集中于对“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1.1 用于交通运输 卫星导航首…  相似文献   

5.
导航卫星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应用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茂良 《国际太空》2000,(10):14-17
自美国军方于 196 4年正式启用导航卫星系统以来 ,导航卫星在美国的军事战略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到 80年代中期 ,导航卫星主要为战略核潜艇等部队服务 ,发挥战略支持作用。进入 80年代后期 ,随着新导航卫星系统的建成 ,导航卫星的军事应用范围大大拓宽 ,从大型轰炸机到单兵都在使用卫星提供的导航定位信息。由于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越来越重视精确打击 ,导航定位卫星已经成为美国高技术作战中不可缺少的支柱。1 美国现役导航卫星概况1.1 “子午仪”系统“子午仪”系统 (Transit)是美国第一代导航卫星系统 ,它利用多普勒频移和标准…  相似文献   

6.
欧洲全球导航卫星计划,又称伽利略计划,是欧盟为打破美国GPS在全球的垄断地位而与欧空局联合研制的民用导航卫星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与GPS完全兼容,但独家运作.彼此互为备份,互为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于2000年10月31日凌晨零时零二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为满足国内卫星导航需求,中国将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这个系统建成后,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对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的首次发射成功,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发射北斗…  相似文献   

8.
2013年5月15-17日,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北斗应用—机遇与挑战",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领导,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和卫星导航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共2000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通过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等一系列活动,分享学术研究的最新收获,展示卫星导航应用最新成果,探讨卫星导航应用服务模式,谋划卫星导航产业  相似文献   

9.
浅谈GPS的发展与对抗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GPS的现状与发展 卫星导航综合了传统的天文导航和地面无线电导航的优点,实现了全球、全天候和高准确度的导航定位。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军事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民用上也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卫星导航系统是由卫星、地面站和用户设备组成。用户为了确定自己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位置,通常采用推航定位或称自主式定位,导航台定位亦称他备式定位,或者二者相结合的导航定位方法。卫星导航是导航台定位,导航卫星便是系统设置在空间的导航台,其空间位置是系统位置的基准点。定位过程可分为三步来实现:已知卫星在某指定坐…  相似文献   

10.
星间链路是导航卫星实现精密定轨和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导航卫星通过星间链路完成伪距测量和数据交换,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的时空基准,保证系统持续提供精准导航服务。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首先介绍星间观测和信息传输频段,并从天线特征、多址控制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射频链路的工作体制。最后,针对实际导航卫星星座,应用OPNET平台建立导航信息传输仿真模型,通过分析信息传输效率,验证了基于射频链路导航信息传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星间链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星间链路是导航卫星实现精密定轨和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导航卫星通过星间链路完成伪距测量和数据交换,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的时空基准,保证系统持续提供精准导航服务。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首先介绍星间观测和信息传输频段,并从天线特征、多址控制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射频链路的工作体制。最后,针对实际导航卫星星座,应用OPNET平台建立导航信息传输仿真模型,通过分析信息传输效率,验证了基于射频链路导航信息传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星间链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紫晓 《太空探索》2012,(11):17-17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一般是由多颗卫星组成导航卫星网,只要用户测出与4颗导航卫星之间的距离变化率,并根据导航卫星发出电波的时间、轨道参数,就可以确定自己瞬时所在经纬度位置和速度方向。卫星导航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多普勒测速导航,另一种是时间距离导航,简称时距导航。多普勒测速导航。我们知道,导航卫星上发出的无线电波的频率是不变的,但由于导航卫星在高速运动,相对地面的观测者来说,频率会发生变化(频移)。由远而近时,频率会增高,由近而远时,频率会降低,这与我们站在铁路旁听火车的汽笛声一样,由远而近时,声音越来越尖锐,由近远去时,声音越来越低沉,其实火车汽笛声的频率是不变的,这种现象被科学家称为多普勒效应。  相似文献   

13.
卫星用频率(二)按卫星业务的分类表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第8条陈道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1)“卫星用频率(一)”见本刊1994(1):68~692空间研究149.9、150.05MHz(609)接收无线电导航卫星的发射156.8M...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国外共进行3次导航卫星发射活动,均获成功,发射导航卫星3颗,均属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导航卫星,其中,2颗GLONASS-K1卫星,1颗GLONASS-M卫星;其他国家未进行导航卫星发射。截至2022年底,国外在轨导航卫星98颗;在轨运行并提供导航服务的卫星90颗,其中,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31颗,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23颗,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24颗,日本“准天顶”(QZSS)系统5颗,“印度导航星座” 1(NavIC)7颗卫星。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年底,"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这将有力促进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快速发展。2013年5月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将在武汉召开,为了配合这届年会的召开,特别策划出版了本期卫星导航专刊,介绍、分析和论述国内外卫星导航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飨读者,希望能对"北斗"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1,(9):4-5
中国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升空7月27日5点44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雨中起飞,成功将中国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本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为我国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机会。为了详细报道本次年会,本刊在北斗网的大力支持下特别制作了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空间扫描1     
《国际太空》2005,(2):9-9
阿莱尼亚航天公司获得7.75亿欧元的卫星合同,波音公司获得1.44亿美元的导航卫星合同据2004年12月28日报道,“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于2005年1月12日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被动式定位算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卫星共有2或3颗,无法单独满足被动导航定位的要求.针对这种卫星稀少的情况提出了3种被动式定位算法: 2星定位算法、 3星3参数定位算法和3星4参数定位算法, 这些算法分别采用气压测高方法增加观测数据和采用数学模型描述接收机钟差的方法减少定位方程求解的未知数;探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备份星的可用性和对导航定位精度的贡献;还提出了准差分修正技术,提高了定位精度.实验证明, 3种算法都取得了100m以内的定位结果,可以满足一般用户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20.
徐菁 《国际太空》2012,(6):54-59
2012年5月16-19日,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走向应用的北斗",重点强调学术性和国际性,以学术为本,走向国际。来自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和卫星导航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通过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等一系列活动,分享了卫星导航领域的最新成果,共商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共谋卫星导航应用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