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YJ-3 42遥测地面设备的校验信号源只能提供固定电平的模拟校验信号 ,不能提供动态仿真遥测信号 ,故不利于遥测设备操作手训练。从图 1中看出 ,欲使设备具备仿真训练功能 ,必须对校验信号源进行技术改造。我们按照遥测数据的格式和产品飞行时的各种动作程序 ,设计和研制了一台“遥测信号动态仿真装置”,并改造 YJ-3 42遥测地面设备有关部件 ,产生仿真遥测信号。1 装置的硬件在该装置研制过程中 ,对原校验信号源硬件电路要尽可能少改动 ,最好只改动 PPK单片机系统模板 ,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硬件电路改动后 ,不得影响原系统的技术状态和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动态高码率解扩接收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频技术首次应用于空间遥测系统,其地面接收站的关键设备──解扩接收机完成扩频遥测信号的数据解调.本文简要介绍一种新型数字化高动态高码率解扩接收机,该接收机应用ASIC电路并按PC模块化设计,采用串并组合的伪码快捕方式、自适应捕获门限测量、逐次逼近的载波多卜勒扫描以及自适应伪码销定判决和重捕技术等,这些技术通过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软件算法灵活地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基本型实时计算机遥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遥测解调分系统,它由码同步器、帧同步器和各种副帧同步器组成,完成对遥测数据的同步、解调,为系统提供码同步、字同步、帧同步和副帧同步信号。在设计中采用了数模混合锁相技术、AGC及基线恢复技术、匹配滤波技术、全数字相关判决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遥测解调设各的小型化、模块化和总线化.  相似文献   

4.
当PCM遥测信号出现较长时间的全“1”、全“0”状态时,将破坏直接自数据流中提取同步信号的码同步器的工作,从而破坏了系统的正常工作。文章分析了用m序列产生器构成的自同步的数据扰乱和解扰原理。PCM遥测信号经过数据扰乱后在信道传输中将大大改善同步性能,应该在遥测系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健 《航天控制》2023,(4):54-58
为满足运载火箭轨道作业段遥测全帧码流中有效载荷姿态、冲击、速率等关键信息参数的挑路、帧重构及传输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臂螺旋天线的箭载天基遥测系统设计。本文在通过COMSOL仿真软件对系统双臂螺旋天线在轴向工作模式下的散射参数(Scatter参数,S参数)和远场辐射方向图进行电磁波、频域及重力场耦合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385 MHz、4.77 GHz频段作为主、备份频段进行天基遥测数据的传输,最后在整箭模拟飞行测试中进行了天基遥测系统空间衰减等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地面天基检测站“捕获”、“载波”、“帧同步”、“符号同步”功能正确,精准完成了箭载天基遥测系统状态锁定,近地轨道处遥测数据传输速率稳定保持在1.2 Mbps,系统链路余量充裕,与现有系统相比同等条件下的箭地通信速率提升比至少达到了76%。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就八十年代可编程遥测系统的特点作了说明,指出:八十年代遥测地面站的一个重要技术标志是全实时处理数据,具有接受多数据流的能力。在弹上,则发展智能化的弹上系统。不断提高码速率是一个发展趋势。要不断提高遥测产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然后对先进的并行处理数据流结构全实时可编程遥测地面站、ADS—100遥测前端机、LDF—100专用数据处理计算机等作了较细的介绍。最后,就发展我国遥测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一个采用零阶固定窗口预测器和具有单独缓存器的自适应服务器的自适应遥测系统,浅析了系统消息传输速率与系统诸多数之间的关系,以最小传输速率为准则给出了系统传输速率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简易遥测站重要组成部分 PC机遥测数据处理系统 ,阐述了利用高密度、高速度的在系统可编程器件 isp L SI及其仿真软件 SYNARIO设计系统中码同步器的方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旋转件遥测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及抗能力强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及改进密勒(Miller)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抗干扰能力强的密勒码解码方法。工程实践表明,利用此方法改进遥测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该码同步器是 PCM 遥测系统的核心,用于从遥测数据流中提取码同步时钟信号并对码子进行判决。该器在10bps~2.5Mbps 范围内可任意设置,并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它由输入板、输入控制板、峰值检测板、码判决、同步指示及输出板、相位跟踪板、频率跟踪板、微机板、接口板等部分组成。本文介绍其工作原理、各主要环节的组成及工作状态、整体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等。该器除可配置于Y9系统外,还可推广至 PCM 通信、遥控、遥讯等多种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小卫星星务系统的遥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小卫星采用的“可控式遥测”和“统一遥测”两种实现技术,即通过遥控、程控和自主控制实施对遥测的状态设置,控制遥测处理流向,改变遥测内容,构成智能化遥测,以增强遥测能力和灵活性。首次提出“二维帧”概念,将卫星的两种遥测标准:PCM遥测和分包遥测统一,实现两者的兼容和平滑过渡,有可能形成新的统一遥测系统标准。在设备级上,统一遥测与PCM遥测一致。在功能层面上,它与分包遥测一致。文章还提出“软件遥测”概念,企望于提升遥测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一种简易的全数字环码同步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PCM数据序列中直接提取码同步是目前遥测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同步方法。介绍一种在实验教学遥测系统中采用的简易的全数字锁相环码同步器 ,对这种码同步器的设计思想、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工程战斗弹上所用的频分制遥测系统,对该系统的遥测参数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六个主要参数可以对导弹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并对遥测系统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最后对研制中所出现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靶度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为战斗弹的靶试提供了重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遥测系统中的码同步器正常工作,采用了数据扰乱技术.分析了用序列产生器构成的自同步的数据的扰乱和解扰原理,并给出了原理图和具有数据扰乱的遥测系统方框图.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子计算机行业“资源共享”的概念,提出了遥测资源及其共享问题。文中对遥测的资源:遥测数据、信道和跟踪数据的共享现状等作了回顾,并就这些资源今后的共享前景提出了看法:今后我国应发展可以实现遥测资源共享、性能/价格指标优良的,以遥测为主、兼顾遥控、测距、测角功能的“精密跟踪遥测系统”.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结合我们自己的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重新,审查了 J.L.Maurry.Jr.和 F.J.Stylcs 为《美国 IRIG 遥测标准》提供的那组“n=7~30位的最佳帧同步码”,指明其中的不妥之处;并且进而为《中国军用遥测标准》推荐了“n=7~32位的新的最佳群同步码”。本文的成果,完全可推广应用于遥控、遥感、数字通讯等 PCM 信息传输系统,也可部分应用于雷达和光学系统。  相似文献   

17.
90系统是一介最新设计的遥测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它由8000系列数据采集硬件和8715预处理硬件组成。遥测前端使用8320码同步、8330帧同步、码同步可达32兆码/秒;帧同步可达20兆码/秒。该文对其结构概况和性能指标作较详细的介绍,从多处理模块、双总线输出服务、总线利用率等6个方面对该系统的设计思想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世纪过去了,新世纪来了。作为一名航天测控通信专业的科技工作者,面对未来,有一种想说又说不清的感觉。不妨先回顾一下二十年前业内人士中一个探讨未来的有趣话题——“遥测正在消亡”。搞遥测的似乎要“下岗”,“未来”自不堪言及了。担心“消亡”的理由大体有三:其一,集成电路与微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遥测系统面目全非,由通信技术主宰遥测逐渐转化到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主宰遥测,遥测计算机系统取代了传统模式的遥测系统,遥测系统似乎要变成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其二,微波统一测控系统以及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出现,使遥测遥控都变成…  相似文献   

19.
用软件实现遥测数据事后帧同步和定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目标遥测系统中 ,实时对每个目标的视频遥测数据进行帧同步、定时处理 ,其硬件成本高 ,且定时延迟不确定。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提高 ,可以将经过码同步处理的数据和遥测定时信息实时记录 ,事后用软件对实时记录的遥测数据、定时信息进行处理。提出一种多目标遥测系统实时记录数据帧同步处理、B0 0 0码解码、插入遥测定时的软件实现方法 ,该方法降低了遥测系统的硬件成本 ,提高了遥测定时精度  相似文献   

20.
介绍基于10Mbps弹(箭、星等)载分布式遥测系统结构及其中心控制器的设计。基于串行总线的分布式遥测系统具有电缆网少、组成灵活、就近采集参数等优点,适于大型飞行器的测量要求。随看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拓扑结构的遥测系统已逐渐显示出它的优势。我们已经把分布式遥测系统作为弹上设备的基本型进行研制,并已完成原理性实验和联试,系统最高码速率可达到5Mb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