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针对军事计量的现状,分析了开展实验室间能力比对的重要性,并结合多年来全军实验室间能力比对的情况,提出了做好实验室能力比对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研究适用于军队特点的量值传递方法,建立综合、机动、快速的装备测量标淮及设备,目的是提高军事计量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 9月在四个校准实验室对AH2 5 0 0A电容电桥进行了比对实验 ,取得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提出成组稳定性考核和间接溯源的设想 ,并用实例说明。实验数据由 4家单位共享。  相似文献   

3.
1μF以上电容量值的溯源难度较大,为保证国防系统内高值电容(10μF~10mF)参数的量值统一、准确可靠。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组织国防系统内四家计量单位首次开展了(10μF~10mF)/100Hz高值电容标准的比对实验,取得了宝贵的实验数据。本文公布了比对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本次比对以各参加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加权算术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其中权重与各实验室声称的不确定度平方的倒数成比例。实验数据由4家单位共享。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参加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开展的高阻1 MΩ;10 MΩ实验间比对的方法,对一种用参考电压测量高阻的方法进行了描述,解决了其中的技术问题,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为测量1MΩ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10-6,测量10 MΩ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5.10-6,APLAC公布的比对中期报告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朱陵凤  唐波  李超  刘利  赵阳 《宇航计测技术》2008,28(5):34-37,56
基于站间双向时间比对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时标偏差对站间双向时间比对精度的影响,并利用实测的站间双向测距值,计算比较了存在不同时标偏差情况下站间双向时间比对的结果和精度。结果表明:时标偏差影响体现的是伪距变率项和伪距径向加速度项;当时标偏差不大于1 s时,时标偏差影响主要体现的是伪距变率项;时标偏差符号相反时,对站间双向时间比对结果的影响大小一致,符号相反;时标偏差越大,对站间双向时间比对结果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6.
远地时钟比对是利用不同实验室的原子钟建立综合原子时尺度的必要条件,因而实现远地时钟比对的高精度时间传递技术的噪声水平,成为影响原子时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EMD的低通滤波方法,及其在远地时钟比对数据消噪中的应用,并将该方法与Vondrak平滑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EMD的低通滤波结果明显优于Vondrak平滑结果。  相似文献   

7.
远地时钟比对是利用不同实验室的原子钟建立综合原子时尺度的必要条件,因而实现远地时钟比对的高精度时间传递技术的噪声水平,成为影响原子时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EMD的低通滤波方法,及其在远地时钟比对数据消噪中的应用,并将该方法与Vondrak平滑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EMD的低通滤波结果明显优于Vondrak平滑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GPS共视时间比对的性能,本文介绍了利用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和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TB)两个守时实验室的多台接收机,基于多接收机组合技术原理,构建了NTSC和PTB各自的多接收机组合系统,采用数据融合技术,计算得出两个多接收机系统的观测数据并进行了时间比对试验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多接收机组合不仅提高了GPS共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且提高了时间比对链路的精度。多接收机链路共视时间比对结果的标准偏差STDEV为1.36ns,比单接收机链路时间比对结果的STDEV值平均提高了19.4%,日稳可达3.2×10-14。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频标比对实现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实现高精度频标比对的新方法,通过控制正反相切换电路来达到消除鉴相中的“死区”和非线性问题,通过对两个比对信号经过鉴相器输出的矩形脉冲进行填充,并对填充脉冲在给定时间内进行计数可以将计数值进行曲线拟合,得到高精度的相位比对曲线并计算出两比对信号的频差。  相似文献   

10.
GPS时间比对数据的Vondrak平滑和三次样条插值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Vondrak平滑方法和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利用国家授时中心时间频率基准重点实验室的GPS时间比对数据,先进行预处理和规范化处理,再采用Vondrak平滑方法和三次样条插值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表明:在实际中利用Vondrak平滑方法和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对GPS时间比对数据处理是可行的,减弱了随机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Cirrus Logic公司的ARM芯片和TI公司的TMS320V DSP为例,研究了ARM与DSP的数据接口———HPI接口的相关技术,并给出了在HPI接口非复用模式下,CS89712与C5510的信号连接图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下驱动程序的部分关键源代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伺服控制系统设计需要,提出了一种利用dSPACE系统对被测对象进行频率特性测试与模型辨识的方法,对该方法所使用的激励信号与响应数据处理进行了研究。利用dSPACE硬件平台产生离散正弦扫频信号,利用软件合成的方法实现相关分析运算,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处理,完成被测对象频率特性曲线绘制,采用Levy方法进行了模型辨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方便,对传递函数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可以为控制算法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自动测试系统集中互连信号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自动测试系统被测设备的信号种类及数量的分析,构建了被测对象测试信号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测试模式下的测试资源需求情况,并从提高测试系统性价比这一基本原则出发,提出了自动测试系统硬件平台测试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计算方法,对自动测试系统的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的有限元仿真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ll 2D/3D计算电磁阀的动态响应特性,仿真出其工作电流曲线和磁化曲线,并进行变参数化设计,由此可实现对电磁阀设计方案的评估和优化。通过对比仿真结果和产品实测数据,证明了这种有限元设计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在导航定位时,不同的情况下需要的参数不同,而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一直是导航算法的基石。讨论了地球坐标系内,大地坐标与直角坐标之间进行相互变换的算法和精度,及其对实现高效的组合导航算法的意义。给出了两种坐标变换算法及其推导过程,通过实例数据进行了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分析了两种坐标变换方法的特点和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卫星推进及控制装置准直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两种新的测量方法,即小角度准直测量法和三维坐标准直测量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所提出的方法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无需转台整平,也不必对转台上的定位销进行精确准直。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长波BPL授时传播误差,设计了一个定点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传播误差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对误差模型进行了系统辨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点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误差基本属于平稳随机过程。并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BPL长波传播中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进行研究,取得初步模型数据,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为获得的模型数据为进行ASF误差的预测及扣除其对长波BPL授时影响,提高授时精度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HBL520型全自动落锤式弯沉仪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描述了其测速快、准确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通过与贝克曼梁的对比试验表明: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公式进行转换,为FWD在公路工程检测中的普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