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肝内胆管癌是仅次于肝细胞肝癌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肝内胆管癌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目前,肝内胆管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由于肝内胆管癌在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患者常在确诊时即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转化治疗是近些年被提出的新概念,其认为初始无法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可以通过多种治疗方式进行降期,从而使患者得到手术的机会,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各种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以及疗效的验证,肝内胆管癌的转化治疗也迎来了曙光。本文即围绕肝内胆管癌转化治疗的现状以及本团队在该领域的实践经验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使用山莨菪碱辅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Du)的观察 ,分析山莨菪碱对溃疡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使用山莨菪碱辅助治疗的Du患者 3 1例与未使用山莨菪碱的对照组比较 ,胃镜下观察两组分别在治疗后 2周、4周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第 2周的溃疡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山莨菪碱在治疗Du时不仅对于溃汤患者疼痛症状起到缓解作用 ,用时对于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代理风险是导致投资高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投资过程中的代理风险,是确保投资成功的重要环节。对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之间关系进行了模型化,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投资过程中所面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通过模型化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产生这两类代理风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规避和降低这类风险的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探讨窦性心动过缓简便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临床筛选了氨茶碱作为主要药物 ,将患者通过随机法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3 0 % ,对照组为 69 5 6%。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有效 ,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试飞员操纵特性的试飞科目风险定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试飞员-飞机-环境"系统仿真,对飞行试验科目中的高风险动作科目进行风险定量评估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飞员操纵特性的风险定量评估方法。研究了试飞员操纵行为参数的随机性模型,对其进行分布假设检验后得到操纵特征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运用仿真计算安全操纵裕度,求取试飞员的操纵风险概率。以GJB 626A-2006中的自动驾驶仪低限高度自动拉起科目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特情处置方案、提出试飞员操纵建议和飞行安全改进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航空公司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而同时低回报的行业。对多种风险暴露性强的特征决定了航空公司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乃至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的重要性。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航空运输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多家航空企业已在国内外股票市场上市,一些企业也已开始尝试发行企业债券,这在使我国航空企业获益的同时也更加对它们的财务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航空业如何从财务和风险管理的角度去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本期特别关注刊发的一组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从整个飞行循环出发并基于全局的限寿件等效应力转化方法,将转化后的等效应力作为概率失效风险评估的输入条件,从而获得更为精确的失效风险结果。首先通过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获得限寿件在整个飞行循环的瞬态应力,然后基于雨流计数法及线性累计损伤理论编制转换程序,将限寿件模型全部节点上的瞬态应力转化为等效应力,最后作为概率失效风险分析流程的输入条件确定寿命期内的概率失效风险。相同飞行循环条件下,与基于局部最大应力的转化方法相比,全局等效应力转化方法获得的失效风险更低。该方法的提出,为我国民机型号概率失效风险评估时作为关键输入数据应力的确定给出了定量参考,有力支撑了适航取证。  相似文献   

8.
针对R0110燃气轮机低排放试验内容的要求,提出了对试验平台的测试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该试验平台测试系统与控制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结构和功能的实现,其中通过利用混合总线方式将原测试系统与新测试系统相结合,扩展了试验器的测试能力.根据试验中多路燃料供给规律的要求,提出燃料供给手动、自动2种控制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试验控制上的智能性.在自动控制程序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燃料供应的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方案,保障了试验的顺利完成,而且提高了该试验器的智能化水平和整体测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考核成败型装备的性能指标,合理确定鉴定试验统计方案,利用Bayes理论对试验风险进行了重点研究。在选取先验分布为Beta分布的条件下,给出了工程中常用两种风险(平均风险和后验风险)的表达式,并详细解释了两种风险的研究思路和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从鉴定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出发,建立了最大后验风险模型,给出了其相关性质,并对比后验风险、经典统计风险,说明了其保守性和适用性的优点,更能保护使用方的利益。利用数值分析,说明基于最大后验风险确定的试验统计方案符合工程认识,相对经典统计风险,其减少试验总数18%~63%,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分析三种风险与先验信息、区间估计的数值关系,对最大后验风险的性质进行了验证,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铝合金产品化学转化膜表面在进行高温涂料聚氟乙烯(PVF)涂装时,出现流挂、露底现象,以及涂装后在仓储过程中,漆膜出现气泡、开裂现象;或在温度、潮湿交变试验后出现起泡、起白粉现象,结合涂料的成膜过程和铝合金化学转化膜高温脱水的机理,进行了试验和研究,确定了化学转化膜在涂装前未进行烘烤脱去分子结合水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找到了工艺优化的方案,并对其它类似性质材料的涂装,提出了提高产品漆膜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孔圆  黄晓军 《飞机设计》2020,1(1):21-25
造血功能不良是骨髓衰竭性疾病的共同特征,但是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是亟待解决的重要临床科学问题。 生理情况下,造血干细胞受到骨髓微环境的严格调控。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研究造血调控的理想模型。移植后造血重建不良是研究骨髓衰竭性疾病的良好疾病模型。总之,积极探索造血调控的新机制,对于建立骨髓衰竭性疾病的新型干预策略具有重要临床转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病理性心脏重塑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在病理性心脏重塑中心脏代谢的改变。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时心脏代谢紊乱,心肌从脂肪酸为主的代谢特征转变为葡萄糖为主的代谢特征,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本文综述了病理性心脏重塑中脂肪酸、葡萄糖和氨基酸不同底物代谢变化特征及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基于病理性重塑的代谢改变分析潜在干预靶点,从代谢调节的角度为药物研发提供新路径和理论依据,以改善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前,医学超声技术正逐渐从传统的基于波动效应的组织器官结构成像,以及基于热效应和空化效应的病变组织毁损等治疗方式,逐步向多功能诊疗技术融合的方向发展。超声力学效应 (即声辐射力),作为其最重要的生物学效应之一,越来越受到科研和医疗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受益于对超声力学效应理论和机制的不断深入了解,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涌现出多种基于声辐射力的超声诊疗新技术,如能够对组织力学参数进行定量测量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以及能够对脑部等神经细胞的活动抑制状态进行无创调节的超声神经调控技术,极大地拓展了超声在医学临床领域的应用,为肝硬化、乳腺癌等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以及脑疾病治疗和脑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方法和工具。本文将对这些基于超声力学效应的医学超声新技术近年来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介绍,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进行性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在国际上广受学者关注,较为密集的发表了多篇高质量临床指南和研究。该疾病目前发病率逐年增加,病因和机制复杂,临床病程多变,早期诊断困难,临床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患者生活质量较低,未来仍有诸多问题有待攻克,基础与临床研究空间大。本文就近年来针对慢性胰腺炎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做一回顾,以期为国内胰腺炎研究领域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舒  杜军保 《飞机设计》2020,1(1):61-65
川崎病多发病于 5岁以下的儿童,静脉免疫球蛋白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 无反应的川崎病患儿罹患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明显增高,而早期识别IVIG无反应的川崎病患儿并予以积极治疗可有效改善其预后。本综述结合文献,对IVIG无反应川崎病的预测单项指标及预测模型进行总结,为川崎病患儿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崔国辉  胡海 《飞机设计》2020,1(1):79-85
转化医学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发展,改变了医学模式。其目的是将医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快速有效的转化为用于临床的技术和药物,为医学知识服务临床铺平道路。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被发现并用于肺癌的诊断、治疗、预后和疗效监测。本文将肺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在转化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王红梅 《飞机设计》2020,1(1):35-42
早期胚胎发育关乎生命健康本源。解析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调控机制可从源头提升人口健康,提高人口素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然而,受限于技术和伦理,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调控机制尚未得到全面解析。近年来,随着哺乳动物胚胎体外培养和“类胚胎”等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解开自身早期胚胎发育之谜的最好时代,同时也迎来了新一轮伦理挑战。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以啮齿类和灵长类为主的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人类胚胎研究相关的伦理争议,展望了早期胚胎发育研究的发展方向,希冀为人类认知早期胚胎发育事件和出生缺陷及多种发育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18.
张英  李青峰 《飞机设计》2020,1(1):90-95
组织间隙内镜外科 (Tissue Interspace Endoscopic Surgery,TIES) 是应用于体表软组织、肌间隙、脂肪筋膜间隙、面部器官等部位的内镜手术。相关探索已有近40余年历史,但一直没有提出明确的概念,缺乏针对性系统性技术研发, 发展较缓慢。当代微创精准医疗引领着外科前沿技术,本文结合内镜技术进展,对组织间隙内镜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梳理,并首次提出组织间隙内镜外科TIES概念,对其在临床的应用、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回顾和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19.
Power electronics has emerged as a distinct field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recent years. This emergence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control and conversion equipment for space application over the last 20 years. Development of switched-mode power conversion techniques has been the dominant activity in this field, spurred by both the improvements in solid-state power devices and the needs of space systems for light weight, highly efficient techniques for dc power regulation. This history is reviewed and projections are made in the four key areas of circuit fundamentals, components, circuit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